李宏说养生02夏吃姜,真好吗

自古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夏季为啥要吃姜,吃姜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中医认为,夏季阳气蒸腾,向上向外散发,故天气表现得十分炎热。与此同时,在里的阳热反而虚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故腹内表现得相当阴冷。相应于人就是"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心烦口渴,容易腹泻,这时吃生姜可以温胃健脾。夏季人们贪食寒凉,更容易造成寒邪直中脏腑,或吹空调外受寒气,易受风寒.

夏季四种寒病用生姜腹痛、吐泻:夏季腹泻发病率高,因为过量食用西瓜、冷饮等寒凉食物及变质、不干净的食物等,有些是着凉引起的。这些都可使用生姜来治疗,生姜既能温胃散寒,治疗受寒引起的腹痛吐泻,又能抑制某些细菌的滋生,具有抗菌素样作用。空调病:夏季空调病都因降温过度后受寒着凉引起,喝点姜汤可以有效防治。颈肩腰痛:很多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空调房里待久了就会出现颈肩腰腿部位酸痛。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喝些热姜汤,或者用热姜汤来泡脚、擦洗酸痛部位来缓解。风寒感冒:因纳凉消暑不当引起的风寒感冒,早期用红糖姜汤发汗解表,或者用姜汤加盐、醋泡脚也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作为治病良药,夏吃姜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也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不适合食用生姜的人

阴虚体质的人:阴虚体质的人绝对不能吃姜,因为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内热较重的人:内热较重的人如患有肺热燥咳、胃热呕吐、口臭、痔疮出血、痛疮溃烂等内热疾病的人不宜服食生姜。如果必须食用,一定要配伍寒凉食物以中和生姜的热性。

肝炎病人: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要忌吃姜,因为常吃姜会引起肝火旺。想要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时选配一些可舒肝、理气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

脱发患者:很多人都把姜外用来治疗脱发,的确,姜性温味辛,确实能够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毛囊打开,促使毛发再生。但要注意脱发属热性疾病,姜用久了会生热,用热性药治热性病,和中医讲究的“热病用凉药”原则是相冲突的,所以尽量少用。

夏季养生吃姜小妙方

含姜的方法

将生姜刮去皮(姜皮属凉性),每天切四五片生姜(切得像厚纸一样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内。每天早上起来,先饮一杯开水,再用开水冲到盛有姜片的碗中消毒处理,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含10~30分钟,将姜片咬烂,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醋泡姜的做法

1、生姜切片

2、把切好的姜片放到一个罐子里,倒入米醋或陈醋。

3、醋倒满,没过生姜。

4、取一小块保鲜膜,折迭成一小块。

5、把迭好的保鲜膜包裹在罐子口上。

6、盖上盖子,密封结实。放到冰箱里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吃了。

食用方法:中医的养生经验,每天三片醋泡姜,每天2-4片,早晨吃最好,长期食用效果最好。 

姜糖水

生姜有解表化湿功效,可将其带皮切下五六片,放入滚开的水中,待几分钟后就可饮用了;如果觉得生姜水味道难以下咽,还可加入一些红糖调味。

功效:对于畏寒痛经的人尤其有好处。仅在做菜中放入生姜调味,是无法起到化湿作用的。

姜汁牛奶

姜汁1汤匙、鲜牛奶毫升、红糖适量,将姜汁、牛奶和红糖混匀,隔水炖熟饮用。

功效:夏天受凉引起风寒感冒,可趁热喝上一碗红糖姜汤或可乐姜汤,有助于散寒解表。

生姜治病小验方

1.治胃病发作

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适量煎汤服下,一日2次。

2.治晕车晕船

生姜1片贴于肚脐,外贴1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治伤风咳嗽、虚寒久咳

生姜5片,加适量核桃肉、红糖捣烂食之。

4.治脚汗太多

生姜15克,枯矾15克,熬水洗泡脚,每日1次。

5.治妇女虚寒腹疼

生姜、红糖适量煎水服用。

6.治中暑昏厥

生姜、韭菜各适量,大蒜1头,共捣烂取汁灌服。

7.治产后腹疼

生姜、当归各克,羊肉克,加水适量炖汤,分次服下。

8.治跌打损伤、腰扭伤

生姜、芋头各半捣成泥状,加面粉适量调匀,贴敷患处,每日更换2次。

9.发汗解表、温肺止咳

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水趁热饮服。

10.治冻疮、冻伤

生姜捣烂,泡在适量白酒中,取汁液加温擦拭患处,每日3次。

姜最大的功效就是扶阳气,人体阳气足了,病自然就消了,大家一定要活学活用,如果不懂得自己的体质,可以咨询专业中医,通过舌苔脉象辨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cw/4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