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活记(ID:lokwooo)、最爱大北京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三伏天潮湿闷热
是逼出体内湿气的绝佳好时节
能够把一年的病气全排光
这些大招要开始注意了哦
第一招:食疗祛湿
夏养三伏
在饮食上应注意清热祛暑
常吃三豆、三花、三叶、三瓜
在日常生活上要做好三件事
少生病,更健康
三豆红豆、绿豆、黑豆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
黑豆则健脾补肾
一同煮汤食用
实为解暑、清热、祛湿、
防病的消暑佳品
推荐吃法:三豆汤材料:
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
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
3.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
三豆汤虽好
但不宜天天饮用
一周可以喝两次
从入伏开始喝
最晚可以喝到处暑
对于老人、小孩,肠胃不好的人
可以用红糖代替冰糖
对于消化功能特别弱的人
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
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
三花金银花、菊花、玫瑰花金银花有“中药抗生素”、“绿色抗菌素”之称
70%以上的感冒中成药中都含有金银花
可清热解毒、疏利咽喉、疏散风热
菊花可疏风、清热、名目、解毒
玫瑰花调和气血,疏肝解郁,养心安神
在闷热、烦躁的三伏天
喝一杯三花茶
令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
推荐吃法:三花茶金银花、菊花、玫瑰花各3~5克
用开水冲泡
放置常温代茶饮
三叶薄荷叶、藿香叶、荷叶1薄荷叶
清凉解暑
(图源:图虫)
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
气味清香宜人、滋味鲜爽清凉
三伏天适当吃点薄荷叶
可疏风散热、清利头目、消暑提神
推荐吃法●最好的食用方法就是薄荷茶,用热水冲泡即可,是天然的解暑饮品。
●在煮绿豆汤或三豆汤时加点薄荷叶,这样熬出来的汤,喝起来沁人心脾。
2藿香叶
预防中暑
说到藿香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藿香正气水了
不太好喝
其实藿香不仅能入药
还可以泡茶、煮粥、做菜
能清凉解暑、芳香化湿、和胃止呕
推荐吃法三伏天用藿香叶煮粥或泡茶饮服
清香爽口,可有效预防中暑
3荷叶
清暑利湿
传统医学认为
荷叶有清暑利湿、健脾退肿之效
能够很好地解决大部分人担心的水肿问题
现代营养学研究也证实
荷叶中提取的荷叶碱能够扩张血管
有辅助降血压的作用
荷叶的清香也非常诱人
三伏天食用可增加食欲
推荐吃法:荷叶粳米粥材料:
粳米50克,鲜荷叶适量
做法:
●荷叶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捞出荷叶留汁备用。
●粳米洗净,放入荷叶水中,小火煮至熟。
●可清热解暑,调理脾胃。
三瓜黄瓜、苦瓜、丝瓜夏天要多吃水果蔬菜
补充充足的营养
这样对身体才是最好的
一说到蔬菜
夏季最好的蔬菜就是三瓜
1黄瓜
清热解暑
(图源:图虫)
黄瓜就是一条水瓜,爽口又补水
它的水分含量为96.7%
是所有食物中最高的
可以说
吃黄瓜基本等同于
喝加了点维生素的矿泉水
推荐吃法黄瓜可以直接生吃
也可以凉拌
2苦瓜
清凉降火
(图源:图虫)
三伏天吃点苦瓜
有利于清凉降火
其中含有的苦瓜甙和苦味素
会刺激大量胃液分泌
有利于消化和增进食欲
需要注意的是
苦瓜籽,含有一些成分
可能会引起人的不适造成中毒
在食用苦瓜时
需要将苦瓜籽剔除干净
推荐吃法:凉拌苦瓜●将苦瓜切片、焯水,再用凉水冲洗几遍。
●然后将苦瓜放进冰箱冷藏,吃的时候拿出来调味即可。
●低温可以掩盖一部分苦味,凉拌的吃法能保留大量的营养成分。
3丝瓜
解暑防燥
三伏天暑气重、温度高
身体水分流失快
而丝瓜含有
植物粘液、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可维持角质层正常含水量
减慢脱水与延长水合作用
能为人体补充水分,解暑防燥
需要注意的是
发苦的丝瓜不能吃,有毒
苦丝瓜中含有一种碱糖苷毒素
加热后很难去除,如果不小心吃了
通常半小时至数小时内
就可出现中毒症状
严重者有性命之忧
推荐吃法新买来的丝瓜
无论是清炒还是做汤
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
第二招:泡脚祛湿
泡脚是三伏天必备之选。寒从脚起,脚也是全身穴位最密集的地方,用泡脚的方式逼出寒气,会事半功倍。
/艾叶泡脚/
艾叶的好处有很多,泡脚的时候加一点艾叶,艾叶能够帮助毛细血管扩张,加大血液循环,祛除体内的寒气。
做法:水烧开后,将艾叶放进去,高温泡5分钟以后,就可以捞出来晾干下次用,不捞也可以的。然后临睡前泡脚二十分钟左右。
/花椒泡脚/
厨房里常用的花椒也是泡脚的好选择。花椒性温,用花椒泡泡脚,能够帮助调理腹泻,祛除体内的寒气。而且花椒还有杀菌的功效,能够帮助治疗顽固脚气。
做法:煮热水的时候,加入10克的花椒,让花椒跟随冷水一起煮沸。等到水开以后,泡上二十分钟的脚。注意,有些人喜欢直接将花椒丢进热水中,这样的方式效果稍差,花椒的热性会散发比较慢。
/姜片泡脚/
生姜不仅可以用来泡茶饮用,也可以用来泡脚祛湿哦。当然了,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也可以将生姜和花椒一起放入水中。
做法:将生姜切成片状,煮热水时,加入生姜一起蒸煮。等到水沸以后,稍微放凉,泡上二十分钟左右,直到身体微微出汗。
第三招:穴位祛湿
/足三里穴/
祛除体内的湿气,还可以借助中医上的学问。人体上有一个穴位叫做足三里穴,它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足三里穴的位置很好找哦。在膝盖下方一尺的地方,有一个突起点,在这个突起点往外开一个大拇指的距离,就是足三里穴的位置。每晚按压十分钟,能够驱寒强胃,试试吧。
/三交阴穴/
除了足三里穴以外,还有一个穴位叫做三交阴穴。有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
在我们的脚踝上,有一个突起的骨关节,将手指并拢放在这个关节的上方,在大拇指的位置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寸,也就是三阴交穴。按摩这个部位五分钟,身体会感觉微微出汗,驱寒的效果就达到了。
动图来源:《一分钟谈健康》
/承山穴/
还有一个部位叫做承山穴,当小腿伸直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面的凹陷处就是承山穴的位置。按承山穴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就是体内的湿气太重所致。
晚上睡觉前,可以让家人帮助用手指按压十分钟,可以起到固化脾经的功效。
第四招:运动祛湿
夏季虽然炎热,但确是适合运动的季节。想要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微动四极”,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
跑步、散步、行走都可以,不需要大幅度的出汗,只需要微微出汗,体内的湿气就可以随汗逐渐消散。
而且,夏季运动还有利于减肥。想要减肉肉的同学们,可不要放过这个最佳时节哦。
夏养三伏,做好三件事1中午要有一个“养心觉”夏天,日长夜短
加之暑热袭人
夜间入睡迟,早上醒得早
不仅睡眠时间短
而且睡眠质量也不高
这就更需要通过午睡
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
午睡以15~30分钟为宜
研究发现,一周午睡3次以上
每次午睡时间小于30分钟的人
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37%
午睡后可以轻微活动
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
心脏疾病的发生
2三伏天运动悠着点三伏天本来就出汗多、消耗大
如果过度运动,很容易中暑
尤其是老年人
出汗多会导致血液黏稠
再加上天气炎热
还可能导致心脏病、脑梗的发生
因此,三伏天运动最好悠着点
最好进行一些“轻运动”
如
游泳
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
游泳时人的体温能够保持恒定,不宜中暑
太极拳
打太极拳能够增大肺活量
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间的流动
有助于振奋精神
3静坐除烦医学研究表明
夏天当气温超过35℃
日照超过12小时
湿度高于80%的时候
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
人也容易心烦意乱
老人尤为明显
端坐闭目吞津
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
还能活血通络
具体方法:●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眼和嘴巴微闭,调匀呼吸。
●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缓缓吞咽。
●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最后,再附上一张今年的三伏天时程表:
初伏:年7月12日——年7月21日
中伏:年7月22日——年8月10日
末伏:年8月11日——年8月20日
无论是想要祛除体内湿气,还是冬病夏治的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天气良机,一定不要错过哟。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小编:灰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