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大红南山货

炎陵大红南山货

在我们炎陵人的记忆中,总有一些山货难以忘怀,无比亲切。哪怕现在走南闯北全世界各地跑尝遍各地美食,哪怕现在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水果,甚至不乏名贵的进口水果,但怎么也比不上小时候在山间吃到的山货美味。作为一个炎陵人,我们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山货,更是往昔的快乐时光和那一份暖心的记忆……

1.茶萢

茶树上一种变异果子。不要被变异二字吓到,这个果子却是稀罕物。在新春来临时,尤其是清明前后,茶树上会长出各种各样的茶萢,茶萢中空而果内为纤维状,有花柱连接果实根部和顶部,果肉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2.茶耳

茶耳应该山茶树或油茶树的变态叶片。跟茶萢是一对兄妹。色白,有的微红,形状像树叶,但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3.山茶花

山茶树开的花,白花瓣,黄花蕊,花蕊中央往往一滴蜜露,儿时与小伙伴们常拿根铁芒箕的茎去芯当吸管来吸蜜,甘甜可口啊!

4.厝籽

这个大部分小伙伴应该不知道是什么,小深照片百度也没看到相关记录。是不是要跑图书馆了?!

反正是黑黑的,小指头般大小。很甜。以前小深叔叔会从屋后的树上锯下来树枝,我和堂哥堂姐他们就站在旁边吃。额,估计他们都不记得了……

图片自然是缺的。O(∩_∩)O~

5.杨梅

杨梅大家都很熟悉了,望梅止渴,光看图片都出口水了!野生杨梅到处都是。端午一到,就是吃杨梅的好季节。

6.水杨梅

又名水石榴、野荔枝,农历八月成熟,味酸甜,有点特别的味道,感觉比较好。学名是细叶水团花。

7.刺萢

通常为有刺的灌木,主要长在山上,相对干一些。

8.覆盆子

小深发现很多人被鲁迅先生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给误导了,或者说被你的小学语文老师给误导了--以为金樱子是覆盆子。No,覆盆子是萢类(berry),类似刺萢,颗粒更饱满。从名字可以看出来,三月正是采摘三月萢的大好季节,漫山遍野很多!

9.乌萢

黑紫色,颜色跟成熟的桑葚很像,小时候常常用来染指甲或者当做墨汁来写字……

10.茅莓

一种茅莓,客家话叫做文田萢,一般长在田埂上或池塘边;有些黄色的常有酒味,又称之为酒浸萢。

11.蛇萢

传说中的蛇萢,据说爬过,会有毒,所以不敢接近,其实是可以放心大胆地吃的!

12.八月瓜

客家话“拿包”,又名八月炸、羊开口,学名叫木通。果肉像香蕉,很甜,口感软绵。

13.猕猴桃

也叫“奇异果”(由英文单词Kiwi直接音译过来,其实猕猴桃和奇异果年前是一家),野生的个头比较小;大红南到处都是野生猕猴桃,如今形成一定的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十都红南村猕猴桃个头较大,果香怡人。有红心的也有黄心的,味道鲜美极了……

14.毛冬瓜

又叫猫卵子,和猕猴桃类似,但是皮上有长长的白毛,个长像冬瓜,所以叫毛冬瓜。

15.羊奶子

也叫鸡腊子、鸡公蛋、牛奶挤,学名胡颓子,味道很酸,熟透带甜味。

16.牛奶子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和羊奶子类似,但果较小,沿枝条单果排成一串。

17.栗子

壳斗科的一类植物果实,按大小可分为板栗、尖栗、毛栗三种。果实外包众多针刺的是花的总苞,内有一到三粒栗子(果实)。当你在挂满板栗的树下时,要格外小心,因为很有可能风一吹你就被这种天然带刺武器给“偷袭”了---噗通一下砸你身上,那滋味会很酸爽的。O(∩_∩)O哈哈~

板栗一般一个包里有两三粒,……经过改良的品种颗粒很大,有鸽子蛋大。

而尖栗又叫锥栗,形状饱满,类似榛子(iceage里面每集开头那只松鼠用生命在追逐的东东),约中指大,用铁砂炒着当零嘴而,可香了……

18.野葡萄

又名山葡萄、猪婆藤,客家话牛黄子,葡萄籽粒大概有黄豆大,但成熟变黑时,味道很好。

19.乌饭果

客家话叫做沙果子,霜降之后成熟。是一种美味的野果,除了食用外,还能入药,是乌饭树所结的果实,与蓝莓同科同属,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树枝多刺,木质坚硬。为常绿植物树种。

20.荆棘笋

顾名思义,就是荆棘的嫩芽,剥皮吃其中的嫩茎。味道有点甜。小河边到处都是。春天开花很香,种在菜园子、果园外围可以当作天然的篱笆用。

21.丝茅草芯

小时候,我们在田头玩耍或在田间插秧、扯草间隙时,就在田埂边用手挖丝茅根吃。洗净后的丝茅根,白白的,有甜味。

查查百科,发现丝茅草根还有很多功效的: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22.菝葜(báqiā)

客家话糯饭团

菝葜是木兰科南五味子属冷饭藤的果实,和五味子有点类似。熟了后,颜色为红,吃起来青涩酸甜,皮薄汁多,但吃多了会涩口。

23.毛桃

也就是野桃,子个小,皮上附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如果是熟得很好的,大部分野桃子都不是很好吃,有点酸苦味。小时候大人都说:“一个毛桃三把火”,吃多了会喉咙不舒服。

24.野李子

现代李的野生品种,种类很多。味苦。老人常讲聪明人的故事:一伙少年看见路边有一棵野李子树,结满了李子,一涌而上,只有一个聪明的少年动也不动,别人觉得奇怪,你为何不去摘呢?少年答道:路边有李无人摘,一定是苦李。果不其然。

25.野梨

现代梨的野生种。种类也有很多,多数见的是肖梨,个不大,水分中等,多麻点,常长得歪歪扭扭,味道还不错;还有东瓜胖,个子很大,成熟后水分也多,品质比较好。

26.渣梨

渣梨,又叫棠梨子、狗屎梨。学名杜梨、棠梨。秋季成熟。看上去有点像梨子,不过果实很小,成熟的果子吃起来软而甜,没成熟的果子是又酸又涩的,但可以泡在糖水中或者泡成果酒,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煮熟了吃,又是另一种风味。

27.地稔

客家话叫“地雷子”。看外形,像不像一颗颗地雷,很cute地说。小深记得以前去外婆家的路上,经过那光溜溜的山坡,一路都是这些黑果子,一路摘过去吃过去。地稔果含鞣质,味道不过是甜酸甜酸的,只不过吃完之后舌头、嘴唇全是黑的……以前脑洞大开觉得电视里面演的那些武侠们中毒之后就是这样的症状。

28.火柴子

果多但小、汁液不太多,味酸甜。那一簇簇红色的点点,像不像火柴头那一点点红硝?

29.野柿子

味道其实很甜,跟现在的柿子差不多,但个小,成熟了就不涩了

30.竹笋

这个不用小深用过多笔墨来着色了,它就是客家人做艾叶米果的首推馅料的一中。话说竹子全身是个宝,春天给你长春笋,冬天的时候它给你长冬笋。挖冬笋可是技术+体力活。而冬笋腊肉却是《舌尖上的大红南》首推的经典菜。

竹枝可以用来做笤帚,竹竿可以用来做各种竹制品,比如我们中国人每天三餐用到的筷子、牙签、水果签等等;大的灯笼、竹笼、竹席、竹垫。

(晒谷子三件套,相信你一定不陌生。O(∩_∩)O~)

31.艾叶

又叫蒿草。如果说听到名字你不知道小深所云,那么用它做成的艾叶米果相信你们都吃过吧?春天开的时候,满山都是新鲜脆嫩的艾叶,摘下其中的嫩茎,洗净焯水,然后跟糯米粉搓成面团,包入各种馅儿。就成了一道美味。小深最喜欢的就是竹笋油豆腐和腊肉馅儿,这馅儿唯有客家人推崇。

32.大艾草

这种植物相信居住在南方的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挂着那些植物其中的一中就是大艾草。用于祛邪消菌。小深还记得小时候母上大人用大艾草和石菖蒲熬成水给小深洗澡。如果遇到从集市买回来的阿猫阿狗,小鸡小鸭也会用这种大艾草水给它们洗澡,意在消毒。

33.金疮小草

开紫色小花,可药用。金疮小草为一、二年生草本,平卧或上升,具匍匐茎,被白色长柔毛,幼嫩部分尤多,老茎有时紫绿色。叶片纸质,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花轮具多花,排列成间断的穗状轮伞花序顶生,顶端的花轮密聚;花冠管状,淡蓝色或淡红紫色;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花期3—7月,果期5—11月。全草用于治痈疽疔疮、火眼、乳痈、鼻衄、咽喉炎、肠胃炎等。难怪邻居阿伯在医生的指导下,经常拔点这个草熬制成汤喝下治疗肠胃不适。

34.拐枣

各地叫法不一,例如鸡脚爪、拐枣、鸡距子、鸡爪梨、万字果、金钩子、甜半夜等,小深家乡那边的客家话叫做鸡扭子。学名为鼠李科植物枳椇HoveniaacerbaLindl.,可食用部分是果柄,果实反而不能食用。果柄(花序轴)成熟时黄褐色或棕褐、紫红色,膨大呈肉质状,扭曲不规则棒状,有分枝,形似鸡爪。其味甘甜而略带涩,经霜之后,涩味尽去,其味尤其甘美。

35.金樱子

或叫鸡咬陀、鸡鸭陀,蔷薇科植物金樱子植物的果实。有刺,需把外面的刺刮掉,剖开,再把里面的籽和毛抠干净来吃。秋季成熟,味甜。可以泡酒,也可以制药。

36.桑葚

桑树的果实。味道酸酸甜甜,水分多,吃桑果会弄得嘴巴、舌头和手面上黑红黑红的,用水都很难洗干净,其实有种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桑叶搓洗,非常容易去掉!小深外婆家院子里有一颗桑葚树,小时候直接爬到树上坐在树干上捋着吃,一直吃到舌头和手指都变成紫色了才罢。

37.野樱桃

野樱桃,也名车厘子。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樱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营养丰富。

38.野山楂

又叫野石榴,蔷薇科植物山楂(或变种山里红)的果实。冰糖葫芦就是用它做的,不过野山楂果小皮薄一些,味道酸甜……

39.吊茄子

成熟时成黑紫色,有点像迷你茄子,有淡淡的甜味和一股清苦味。

40.山棯

味酸甜,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

41.火棘

火棘又名救兵粮、救命粮、火把果、赤阳子,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味道甘甜苦涩,灾荒年间用来充饥,因为也叫着救命粮。

42.铁皮石斛

生于海拔达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

最近很火的,其实在我们大红南有野生的,野生的产量有限,目前已经有人在进行人工种植了。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圆柱形,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花期3~6月。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城里人用它来泡水喝降三高。真会玩。

43.夏枯草

夏枯草(学名:Prunellavulgaris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茎高达30厘米,基部多分枝,浅紫色。花萼钟形,花丝略扁平,花柱纤细,先端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小坚果黄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夏枯草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夏枯草适应性强,整个生长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

44.酸筒杆

也叫着虎杖,长在山上的水沟里的,摘嫩的酸筒杆,就嚼它茎里面的汁,酸酸的,味道不错。等它长粗壮了,里面就会贮存很多汁,香。

45.映山红

又叫杜鹃花,花瓣可吃,味道酸酸甜甜的。或者可以插在花瓶里观赏用。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小学老师说那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

46.灯笼萢

酸酸甜甜,种子小而多。又名红姑娘、挂金灯、戈力、灯笼草、洛神珠、泡泡草等,北方称为菇蔫儿、姑娘儿,其果实供食用。

47.南酸枣

俗称“流涕枣”,土话叫“比弄(鼻脓)”。果核与果皮间有较薄白色果肉可食用,果肉酸中带甜,靠果核处酸,感黏滑粘稠状(鼻涕果)。果核的顶端有五小孔(五眼果、四眼果),核坚硬。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成熟时黄色,味道酸甜可口,勤劳的人们做成酸枣糕,那滋味~~~谁吃谁知道。

南酸枣的核

48.香椿芽

又叫椿木巅,家里屋边椿树很多,发的芽可以采下来,炒着吃,经典的香椿炒鸡蛋。

49.山胡椒

山胡椒是樟科植物。分布范围广泛,国内除长江以南各省区之外,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均有生长,多见于海拔米以下之林地山坡。印度、朝鲜、日本也有生长。山胡椒又称木姜子,既是香料又是保健品,将之用于料理,有股独特香气,特别适用于烹鱼。干皮灰白平滑,叶表深绿光亮,冬季叶片干枯在枝上呈棕褐色而迟迟不落,别具一格,故有“假死柴”之称。花黄果黑,微有香气,可用作园林点缀树种配植于草坪、花坛和假山隙缝。果及叶可提取芳香油,作食品及化妆品香精;种子含脂肪油,可制肥皂及机械润滑油;根、枝、叶、果实供药用,有祛风湿、消肿、解毒、止痛之效。大家吃到的山胡椒油就是从这个植物里面来的,配上高山茶油,烹饪牛肉、羊肉、鸭肉的时候放一点,味道超赞哦。

再来看看凉拌山胡椒。重口味的湖南人好这口,据小深的老豆讲小深的二爷爷就是山胡椒的资深粉丝,每餐必吃,无它不欢。

50.油茶

这个就不多说什么了,大家都想吃的健康茶油产自油茶树结的油茶籽。但是有一种食物来自油茶籽,就是那些吃油茶长大的虫虫,味道嘛,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嘿嘿,小深表示味道深藏记忆中。跟当时在灰洲吃的palmtreeworm(棕榈树虫)有得一拼,通体透黄,吃货你懂的哈。

51.蒲公英

又名婆婆丁。英文名Dandelion(lion在里面是因为成熟之后那个绒状的小球像狮子头吗?)ICEAge里面那只憨态可掬的树懒Sid最爱吃的那个~

熟了之后一个个小绒球,吹一下,就有无数降落伞飘在天空中了。

52.折耳根

也叫鱼腥草,相信这个味道会让绝大部分人敬而远之吧。在我大红南处处都有此神物,而现在由于其不可小觑的药用价值,引来人们纷纷种植。制成凉拌菜或者榨成鱼腥草汁。配以其他甜性饮料,可以起到败火的功效。偷偷说一句,小深怎么也没办法接受鱼腥草的味道。实在是太销魂了。

53.黑老虎

别名冷饭团(KadsuracoccineaA.C.Smith)。常绿攀援灌木,多生于山地、山谷、水旁疏林中,常缠绕树上.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本植物的根皮或根(饭团根)亦供药用,常用于治疗:接骨,散瘀,消肿,解毒。治跌打骨折,风湿骨痛,疮疖,伤口感染等病症。有“福星果”“益寿仙果”“天下第一奇果”等美誉。又叫布福娜果,集菠萝、葡萄、荔枝的优点于一身,风味独特,故又名菠萝葡萄。

54.蕨菜

俗称蕨薹,又名如意菜、龙头菜、猫爪子菜;大红南山区生长的野生蕨菜,无污染、无化肥,真正绿色。

55.山竹笋

大红南漫山遍坡生长着一种野生竹,每至春天,山竹笋破土而出,适时采食,可谓一件美事。

56.地木耳

又名地耳、地衣、地皮菌、雷公菌、地软儿、地瓜皮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其实长得有点瘆人地说,小深不敢吃。(⊙﹏⊙)b!!!

57.魔芋

蒟蒻(jǔruò)(学名Amorphophalluskonjac),俗称魔芋,又作磨芋,天南星科磨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古代又称妖芋。自古以来魔芋就有“去肠砂”之称。

魔芋生长在疏林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其主要成分为甘聚糖、蛋白质、果糖、果胶、魔芋淀粉等。此外,魔芋还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

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不可生吃,需加工后方可食用。中毒后舌、喉灼热、痒痛、肿大。民间用醋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含嗽,可以解救。

小深最喜欢的就是舅妈亲手磨的粉制成魔芋豆腐块,然后配上客家浸醠和朝天椒炒同炒的魔芋,那滋味想想都流口水。在外求学和工作,小深从来不吃魔芋豆腐的,只认舅妈牌。^O^

58.荠菜

又名地菜、小鸡草、地米菜、地菜子、菱闸菜、花紫菜等,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在湖南地区流行三月三煮地菜子鸡蛋的传统,它不仅是营养丰富,而且荠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民间有“三月三(农历),荠菜赛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

59.红军菜

红军菜,罗霄山脉下尤其是井冈山地区著名的野菜。即紫背天葵(学名:Begoniafimbristipula)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为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中国的江西、海南、香港、广东、湖南、广西、福建、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米至1,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悬崖石缝中、山地山顶疏林下石上、山顶林下潮湿岩石上及山坡林下。因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又有清热解毒作用、抗恶性细胞增长等药用价值。小深舅舅家前坪的土坎上就长了很多红军菜和木耳菜,随手摘一把就可制成美味。

60.绿蓟草

紫色艳丽,在众多花花草草中,让人一眼就看到。

61.苦菜

这个菜,据小深的麻麻讲以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吃过,很苦。小深各种不吃,反正一切带苦味的蔬菜小深是拒绝的。可见那时候的红军叔叔多能吃苦。

62.胡葱

胡葱在小深我们那边的客家话里叫做野生藠苗,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细长,纺锤形,外被赤色小鳞膜。冬季生叶,夏季枯萎。用来炒鸡蛋特香。在小深的自有评估体系当中,它是和《狼图腾》里面的野山韭是一个级别的。躺在被窝看小说的时候,陈阵他们在野外烤羊肉配上野山韭和盐巴当时可是看得小深我口水直流啊。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电影了,总觉得狼性的张力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很显然吕克贝松不是吃货,电影里并没有还原小说中他们用野山韭烤羊肉这一幕。

63.碧慈

这个小深也不知道学名叫什么,问了老豆才想起有这么一中这样的香料。感觉一不小心就会脑补成bitch~~~(中文名字还挺衬的说)^_^反正小时候吃着老豆做的田螺、青蛙肉等等都要放这个香料,味道很特别。自打小深去了Thailand尝了萨瓦迪卡人民的九层塔之后,我就在怀疑,这两样是一个东东,待考证。对于香料,小深有种难解的兴趣。

64.洋荷

又名白蘘荷、野姜、野良姜等,属芭蕉目,姜科植物。

65.洋姜

植株开花,像雏菊。根部样子长得像生姜,但是完全没有生姜的辛辣味,味道甘甜,用来制作泡菜炒肉吃是极好的。

66.鸭脚板

一种生长在大红南山里的野菜,因为它的叶片每一枝桠形状是分三瓣状,有些像鸭子的脚掌,所以才有了这个称呼。呱呱~~呱呱~~

67.野芹菜

又水芹别名水芹菜、沟芹菜、刀芹、野芹菜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

所谓“水芹菜”,就是市场上的南方“小芹菜”。这种芹菜的茎大多有些发白,且比较细,形状短小。这种芹菜本身就有很浓的芹菜香味,可以用于去除其他食品中邪的腥的味道。所以,常在料理中起提味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zz/9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