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讲中药每日一药生姜

编者按:本文是正德堂中医馆馆长周水金在中医筑基班中所讲课内容,接上篇周老师讲中药

每日一药

紫苏内容,今将老师所讲内容进行从新编辑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这节课中,周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解表药第四个药生姜的性味归经,四个临床运用以及生活应用。????

01

性味归经

生姜大家都非常熟悉,在菜市场也买得到,很多家在农村的也种过生姜,外形我就不描述了。生姜临床使用最好是小黄姜。小黄姜比较道地的产区是在云南。当然我们平时用本地产的姜也是一样的。以后我们还要讲到一个药,干姜。干姜跟生姜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大家要注意的。后面我们会讲到干姜的作用。生姜后面还附了两个药,一个是生姜汁,另一个是生姜皮。生姜汁和生姜皮跟我们讲的生姜稍微有一些区别。

生姜具有辛温的作用,归肺、胃、脾经,它的功效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大家记住一类的药物像我们现在讲的风寒解表药,都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这个第一功效就不用记了,要记的就是跟其他药物不一样的功效。比如生姜还有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的作用,这是需要记住的。

生姜被誉为“呕家圣药”,呕吐的病人用生姜是非常好的,是一个圣药。这是强调生姜的止呕作用。这种呕吐是胃虚寒性的呕吐,用生姜是最好。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有这样的描述“早行山中,宜含生姜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什么意思?就是早上很早进入到山里面去,应该含一块姜在口里面,就不会被露水、山里的湿气侵犯我们的身体。这里描述的就是生姜的一个散寒作用。

经常上山采药或者经常到山上工作的人员,为了防止寒湿之气进入身体,可以试一试、用一用。

02

临床运用

1

能解表散寒

当然就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这和前面的几种药物是一样的。生姜作为解表散寒药,功效相对于麻黄、桂枝的力度是稍差一些的。在症状比较轻的情况下,可以用生姜、紫苏叶煮点水喝就可以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就要加一些其他的辛温解表药,比如桂枝、羌活一类的药物一起使用,就可以达到更好的发汗解表的作用。这是生姜在临床上对于风寒感冒的应用。现在药房一般都不备生姜,需要自己去购买。一般医生开了生姜会告诉你回家煎药时加几片生姜,而不是几克生姜。

2

温中止呕。

临床应用当中会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性的疾病,包括脾阳虚,出现胃部冷痛,吃东西不行,呕吐这种情况,这个时候用生姜再配伍一些其他的温理的药物,就可以到达到一个温养脾胃,散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达到止呕的作用。

3

生姜具有温肺止咳的作用。

对于寒性的咳嗽,生姜可以把肺部的寒气散出去,以达到止咳的作用。比较出名的处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三拗汤,这个三拗汤其实就是麻黄汤去掉了桂枝这个药,对于治疗寒性的咳嗽是一个非常好的处方。

临床上使用生姜主要靠的就是它的散和温的作用。生姜除了温散的作用以外,还有止呕,止咳的作用,这是大家要注意的,它之所以可以止呕止咳是它可以散胃寒、散肺寒,温胃散寒,能够温胃,所以说他可以止咳止呕。它可以止呕,它是呕家圣药。生姜在临床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药物,这是我们经常容易忽视的。

4

生姜能够解半夏和南星药物的毒性。

也有解鱼蟹中毒的作用,所以在使用生半夏或生南星时(生半夏我们一般加工成了制半夏或者法半夏,生南星一般也会加工成法南星),为了防止中毒的情况,一般在处方中要配伍一些生姜来制约它的毒性,以防止出现中毒的情况。

临床上如果碰到误食半夏、南星中毒的,我们可用生姜来解,可以打生姜汁来喝。至于解鱼蟹的毒,生姜跟紫苏的作用是相似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煮鱼或者是煮虾煮蟹的时候会切一些生姜在里面,是蕴含着一定的中医道理的。就是说,生姜本身就具有防止进食鱼蟹之后的一些中毒反应,出现皮肤过敏的反应,所以烹饪鱼蟹时一定不要忘了加生姜。

03

生活运用

我再跟大家介绍两个生姜治疗疾病的方法:一个是姜枣茶,即生姜和大枣一起煮,煮出来当茶喝,这对女孩子痛经的效果是比较好的。生姜能温中散寒,兼大枣补益气血,所以对女性的痛经效果会比较好;再一个就是生姜泥,即生姜捣成乳泥状,直接外敷,可以治疗日常生活中的热水、火的烫伤,好的很快,而且不留疤痕。

生姜既然是一个温性的药,那我们就要注意,在热性的疾病,或阴虚内热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使用生姜。比如病人是热性的、或者是湿热燥性的脾胃不适引起的上吐下泻,就不要使用生姜。如果这个时候使用生姜,不但症状不会减轻,而且还会加重。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用药要注意病人的病机、证型,我们是辨证用药,不是根据症状用药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的。

生姜榨成汁就叫生姜汁。生姜汁和生姜的功效是差不多的,但是它主要是用来止呕和化痰。临床上遇见急性的情况多用生姜汁,比如天南星、生半夏中毒的,用生姜汁冲服,兑服,还有就是昏迷的病人,用姜汁配上竹沥水,通过鼻伺也好,口服也好,可使中风昏迷的病人在短时间内醒过来。

生姜汁经常做为辅料在食用,比如冬病夏治时,一般是用到白芥子,把白芥子打成粉,然后做成药品敷在穴位上,用生姜汁把白芥子搅拌,然后把它做成小药品,然后贴在穴位上。再一个对于关节疼痛性的疾病,作为药物的辅料使用的搅拌汁液可以用到生姜汁。比如膝关节疼痛,如果是寒性的,那么配好的外用的药物可以用生姜汁来拌,然后外敷。

再说生姜皮,生姜皮的性味与生姜是不一样的,它的性味是辛凉,而不是温性,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生姜皮虽然也有辛的作用,但它是偏凉的,主要是用于水肿,有利水的作用。非常出名的处方就是五皮饮,即五种药物的皮来治疗水肿,治疗水肿用皮利水的效果会比用整个药物更好。临床上,生姜皮用在水肿的情况比较多。

今天就讲这几味药,大家跟上进度,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大家记得我们中医整个学习都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我们一定要把中医的思维建立起来,把整体的思维、辩证思维建立起来,使用药物不是按症状来的,按病机辩证来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yo/9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