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地土壤处理方案之三零星发病并伴有癞皮严

生姜癞皮病多发生在地下姜块上,一般自生姜三股杈期开始,根结线虫危害姜块表皮内肉质及根系,使生姜须根和肉质根变粗变短,出现瘤状物,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造成地上姜苗生长受到影响。根结线虫危害前期影响生姜根系吸收,造成生姜卷叶、黄苗和矮化,后期姜苗黄化越来越严重,地下姜块表面形成癞泡。

根结线虫不仅导致生姜植株生长受阻,姜块及根毛中的线虫还能刺破姜块及根毛形成伤口,这些伤口成为土壤中其它病原菌的侵入口,导致多种病害发生危害。

生姜根系分泌物对线虫有很强的吸引能力,所以在生姜生长季节,根结线虫一般存活在10-30厘米的土层中。生姜收获之后,土壤耕层中的食物减少,线虫的活动范围下移可到达地表下30厘米左右,以卵或雌虫越冬。第二年春天地温达到10℃以上,根结线虫卵开始孵化,雌虫开始产卵在姜块表面的土中或者姜缝里面孵化产生一代幼虫。

癞皮病发生严重的姜地,土壤残留根结线虫卵和雌虫量大,应在生姜收获后及时选用对根结线虫杀伤力强的熏蒸剂进行土壤处理。处理不及时,根结线虫卵及雌虫会下移到土壤深层,将增加处理难度,影响杀灭效果。

熏地处理

熏地前需要深翻姜地,若生姜收获后翻耕熏地,一般翻耕深度30厘米左右;春节后翻耕熏地,翻耕深度35-40厘米。

亩用棉隆微粒剂30-40公斤,或1、3-二氯丙烯10-15公斤熏蒸后立即覆膜,使土壤处于密闭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熏蒸剂的作用。

底肥处理

采用棉隆或二氯丙烯熏地后,土壤有害和有益微生物绝大多数都被杀灭,需要人为补充有益微生物,重新构建以有益微生物为主导的土壤微生物新平衡。

熏地后整地时,亩撒施生物有机肥公斤,或撒施腐熟有机肥公斤、配施微生物菌剂30-50公斤。肥料撒匀后随整地翻耕到土壤耕层。

摆姜处理

摆姜时,亩用姜兀忧3-4瓶、兀忧伴侣3-4瓶,兑水公斤,喷淋到姜母上及周围土壤中。这样就在姜母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断病原菌侵染途径,土壤中的病原菌不能通过伤口浸染姜母,同时菌悬液渗透到姜母周围土壤,直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确保姜母到小培土期不受致病菌浸染正常生长。

参考方案

1、熏地:棉隆30-40公斤或1、3-二氯丙烯10-15公斤。

2、底肥:生物有机肥公斤,或腐熟有机肥公斤+微生物菌剂30-50公斤。

3、摆姜:姜兀忧3-4瓶、兀忧伴侣3-4瓶,兑水公斤,喷淋到姜母上及周围土壤中。

特别提示

以上方案是我们根据今年山东生姜烂脖子病等病害发生情况总结出的土壤处理方案。这些方案只是一家之言,仅供朋友们参考。具体操作时,朋友们应选择适合自身姜地实际情况的土壤处理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yo/5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