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 http://m.39.net/pf/a_5777828.html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来到了7月份。老话常言,热在三伏天,7月到来,也意味着离伏天不远了。今年三伏的时间表已经出来了,7月16日正式入伏,一直到8月25日结束,整整持续40天。
作为一年之中最闷热的时间段,相信这特殊的气候特点,对我们每个人的身心都是一场考验。在千百年来传承下的饮食智慧里,一直有饮食要应季而食的说法。入伏后,在饮食方面更是要注意,只有吃好了,才能有足够的精气神去面对苦夏。
7月入伏,建议大家:要学会忌嘴,少食“3样”,多吃“3宝”,安稳过三伏。
少食“3样”1、少食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的口感,总是跟“香”、“酥”、“脆”联系在一起,因此深受很多人的喜欢,常见的有油条、油饼、油糕、炸串等等。
有些人的早餐甚至习惯了每天吃上几根油条,殊不知,食物在高温烹饪的环境下,营养会大量流失,并且吸附了满满的油脂后,热量也很高。因此,油炸食物一定要少吃。
2、少食麻辣食物
夏天撸串、吃夜宵,不知什么时候起,就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标配。在吃夜宵时,不少人追求的是无辣不欢,无论吃什么,都希望带点辣味。麻辣食物,通常都重油、重盐、重口味,并且容易导致人大量出汗。入伏后,麻辣食物还是少吃点为好,别图一时口腹之快。
3、少食寒凉食物
入伏后,气温日渐升高,在高温的环境下,人会觉得烦闷,还大量出汗。于是,不少人就习惯通过吃寒凉食物的方式来解暑降温,如冰镇汽水、冰镇啤酒、雪糕等等。一冷一热,虽说能带来一时的凉爽,但过后容易引起人的各种不适,夏天还是老老实实地喝开水比较好。
多吃“3宝”1、生姜
俗话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伏天气候炎热,人们在大量出汗后,习惯通过吹冷气的方式降温,如此一来,自然容易导致寒气入侵。生姜中含有大量的姜辣素,夏天吃姜的好处不言而喻。
食材准备:生姜2斤、冰糖克、白砂糖克
1、尽量选择嫩一点的生姜,将生姜皮去掉后清洗干净,切成薄片状,如果怕辣的话,可以多用清水浸泡几遍,这样可以减轻生姜中的辣味;
2、处理好的生姜沥干水分,放入冰糖和白砂糖,抓匀后腌制2个小时,也可以放入冰箱中冷藏腌制过夜;
3、腌制过的生姜片,会出来大量的姜水,将它们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不断熬煮,期间要用勺子不断翻搅下,避免糊锅,待熬到姜片越来越干、糖浆全部翻沙后,即可关火晾凉,然后放在瓶子里密封保存即可。
2、丝瓜
入伏后,也是吃丝瓜的好时节,民间还有“夏天吃丝瓜,不将药来抓”的说法。热天人容易出汗,会导致体内钾元素的流失,丝瓜中含有丰富的钾,可以说是“补钾高手”。此外,丝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食材准备:丝瓜1根、鸡蛋2个、大蒜3瓣、食盐适量
1、丝瓜削皮后清洗干净,切成滚刀状;鸡蛋敲入碗中打散,大蒜切末备用;
2、热锅加油,先倒入鸡蛋液,煎至半凝固后,用铲子铲碎,盛出来备用;
3、另起锅加油,放入蒜末炒香,再倒入丝瓜,大火翻炒至丝瓜断生后,倒入鸡蛋,翻炒均匀后,加适量食盐,炒匀即可出锅。这可是一道非常适合在三伏天食用的清爽下饭菜。
3、羊汤
在大家的惯有印象中,羊肉总是跟“冬季”、“大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很难想到跟三伏天有什么关系。其实,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都有“喝伏羊”的习惯,即三伏天要喝羊汤,有些地方在入伏的时候还会举办“伏羊节”,这也正应了“以热制热”。
食材准备:肥羊卷克、大蒜3瓣、生姜1小块、黄灯笼辣椒酱2勺、米醋1勺
1、锅中水烧开后,放入肥羊,焯烫至肥羊片变色后,捞出来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大蒜和生姜切末备用;
2、热锅加油,放入姜蒜末炒香,加2勺黄灯笼辣椒酱,炒匀后往锅中加入足量热水,大火将水煮开后,倒入肥羊,继续煮2分钟,出锅前加1勺米醋即可。辣椒酱本身带有咸味,就不需要再额外放盐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