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寒是冬季的主气,寒邪伤人容易引发各种寒证表现,尤其对于平时就怕冷、手足冰凉等阳虚体质的人,更容易感受冬令的寒邪而致病。说到驱寒,很多人第一想法都是喝碗热姜汤,毕竟生姜是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的食品和佐料,也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辛温散寒类中药。但是,是药都是有其偏性的,生姜也并不是适合所有需要驱寒的人群食用的。
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因其可治疗外寒表证,御百邪入内,有防卫边疆之意,故名。详细记载生姜功效的药学著作可追溯到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编著的《本草经集注》。
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本草经集注》
冬季的寒邪容易伤害体表的阳气,引起恶寒,寒邪收引凝滞,导致体表气血不和,不通则痛,发为头痛体痛。对于平时就怕冷、容易感冒、手足冰凉的阳气不足的人,冬寒更易伤阳而致病。邪气在表,应当选用辛温药物从表散邪,而简便易得、药食同源的生姜正是首选。
对于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等脾胃虚寒型消化系疾病的患者,到了冬季经常感到胃中寒冷,泛吐清水,嘈杂不可名状,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此时也可选食生姜的。生姜能够温胃止呕,有“呕家圣药”的美誉。有报道称,每天1克生姜即可改善消化功能。
此外,生姜还有温肺化饮的功效,对于寒性老慢支、哮喘、慢性咳嗽等表现为冬季受寒后即咳嗽气喘、咯稀白痰液的寒证患者也是适用的。
生姜服法简便多样,可以少量佐菜,切片熬汤或单独煮姜汤,捣汁和磨粉等。一般每天6-10克即可,不可过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生姜驱寒时应该去掉生姜皮,因为生姜皮性凉,功在利水,对水肿和小便不利有效,与生姜相反,“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不可不察。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体质的人都适合冬季吃姜。体型偏于消瘦,时常觉得燥热,即使在冬季也不添加衣物,口干舌燥,或是口有异味,易生溃疡,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夜寐不安,舌质红,苔黄而干,这是阴虚有内火的体质。此类人群如食用生姜,则会助火伤阴,应谨慎选用。对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肝炎、胆囊炎、肾盂肾炎、痔疮等病症,大多表现阴虚火热,也是不宜使用生姜的。
?长按后识别底部北京著名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