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姜的收获期,时常会发生生姜“花皮”的现象,部分人会认为是生姜癞皮病,往往分不清生姜的“花皮”和“癞皮”。实际上“癞皮”主要由线虫引起,导致根系变短产生瘤状物,进而表皮破裂,根系腐烂。而“花皮”主要影响生姜的表皮,致使姜块表皮变得粗糙不光滑,发生严重时会出现表皮发红的现象,导致生姜品质下降,价格低廉。那生姜“花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又该如何采取措施预防呢?
“花皮”导致姜皮表面粗糙
“花皮”导致姜表皮发红,商品性降低
生姜的“花皮”是由多种病菌侵染所致,多为细菌,但是其发生主要与种植地块有关。
生姜“花皮”的原因:
1、重茬连作。连年种植,在重茬严重的地块中病菌的积累多,容易发病。
2、土壤酸化。土壤酸化影响了钙、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地上部生长不良,植株抗病性差,易感染病菌进而出现“花皮”。
3、土壤板结。在土壤板结地块或者是黏性土壤中,土壤的透气性差,容易发生“花皮”的现象。
4、地势低洼。地势低洼的地块或易积水区域容易发生“花皮”,主要原因是湿度过大,透气性差,植株抗病性,病菌易侵染。
生姜“花皮”的预防措施:
1、优选姜种。剔除烂姜、花皮姜以及病姜,选择无病健壮的姜种进行种植。
2、合理轮作。重茬严重地块建议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如小麦、玉米等。
3、地块选择。选择不重茬、地势平坦利于排灌的地块进行种植,在阴雨天注意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避免田间积水。
4、合理施肥。适当的减少复合肥的用量,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以及土壤的透气性。可以在施用底肥时,使用国光松达生物有机肥6-8袋/亩,在小培土和大培土时期各使用国光松达生物有机肥4-6袋/亩配合复合肥一起施入。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抑制土传病菌的滋生,减少“花皮”的发生。
5、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在生姜生长过程中,除了大量元素的补充,同时也要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可以在中后期使用国光络佳-倍、国光朋倍叶面喷施,硼参与细胞壁物质的合成和糖运输,是促进细胞壁完整所必须的元素;钙可以提高植株细胞的稳定性,增强细胞壁的硬度,提高植株抗病性,减少病菌的侵入,同时能够提升生姜的品质,增加生姜耐贮藏性。
综上所述,生姜的“花皮”是由多种病菌侵染所致,其发病主要与种植地块有关。我们在生姜的种植中,要优选姜种;选择适宜的地块种植;合理轮作;合理排灌;并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这样才能减轻和预防大姜“花皮”的发生。
温馨提示:
以上介绍的生姜“花皮”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仅供参考,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国光致力于服务广大生姜种植者,如有疑问欢迎来电交流探讨。
国光“把质量和品牌建在用户心中”作为企业的行动指南,“助种植者实现愿望”作为我们的企业使命。-
生姜组王守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