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枣丸,我们看到配料有干姜、红枣、花生衣、炼蜜制作而成。但是对于姜枣丸原料的加工工艺,我们很少介绍,大家也就不得而知了。
为什么有的客户说自己做的姜枣丸,和外面买的姜枣丸和我们鲍氏的口感、效用不太一样呢?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您或许就明白了。
看点
01
干姜——云南小黄姜
我们先来说一下干姜,我们选用的是云南的小黄姜,云南独特的气候特征,造就了小黄姜特殊的应用。陶弘景谓:“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乱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这是鲜姜制成干姜的流程。
古来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姜不仅对脾阳虚弱有一定的作用,对肾中阳气不足也有着很好的作用。这里提到对男性助阳,同样,女性的阴寒体质,也需要黄姜的阳性特质,来助阳升发。
姜,不仅可以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温肺化痰、通心气、助阳等,更重要的是开五脏六腑、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也就是说干姜可以祛除陈寒,也就是寒到骨子里的那种寒气,干姜为首选之品。
当然大家也别看到我说干姜祛除陈寒,就拼命用干姜,干姜虽烈为祛寒首选,但是对于阴虚之人,阴阳俱虚之人,是不完全适合的。
我见过一个客户,人家说干姜好,天天十几克的用,一个月后猛烈地脱发,而且剩下的头发都是竖着刚直的往上长。睡眠也不好,面红耳赤的,口气也大,火气也大。
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过度的升阳造成的津液的灼伤从而出现的现象。
宇宙空间讲究的是阴阳平衡,阴平阳秘才是健康的生存之道。所有的偏执都会令身体出现阴阳偏颇,所以中医学说,讲究的是辨证论治。需要什么用什么,总要通因通用。不可偏执一法。
看点
02
红枣——若羌灰枣和山西板枣
说完干姜我们再来谈谈红枣,红枣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我们姜枣丸中的红枣产地,一个是来自于新疆若羌的灰枣,另一种是山西的板枣。
为什么选用两种产地的红枣进行加工呢?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功效自然有着天壤之别。我们也是根据古籍记载进行选材加工,承用古人的智慧对物材进行甄别精选,以用其精华。
根据季节,我们由原产地进行采购,采购后首先对红枣进行加工。筛选为第一道工序,比重筛选过后,进行分拣,人工分拣可以去除不好的红枣。留下好的原材料进行清洗,直至杂志尽除,才开始正式加工。
将加工好的红枣、配以合适比例的酸枣仁、枸杞、茯苓等大几种物料与其中和浸泡。浸泡不得低于二十四小时,待到所有原材料汁液浸出,彼此充分融合后,即可进行烘干,浸泡当中的汁液大部分被吸收,剩余的也会在烘干过程中佐以淋浸。直到完全烘干为止。烘干过后即可入原材料库进行封存,等待备用。
说到红枣,大家都知道红枣补气补血,对于补气血那是功不可没,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一年四季吃大枣,气血没补多少,身体越来越胖?
这里不能不提的是红枣味甘,甜度比较大,有些湿气比较重的人,长时间用,就会出现身体发胖,并且出现热像,中医叫做郁郁发热,主要的原因是红枣的湿气会困住脾胃的运化,甜吃多了也会出现热像,本来郁阻不通,又加肥甘厚腻,必然不通,从而愈加身体肥胖,且火气变大。
以上我们看到两个吃或者不吃,大家可能会问如何吃才是最好的?
其实很简单。需要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不用。就像我们吃饭一样,饿了就吃,吃到七八分饱刚刚好,就不要再吃。如果我们非得一次吃得过饱,吃到撑,一次两次没事,天长日久的积累身体的问题也就来了。
明明一天三顿饭,两顿饭也行,但是我们看到什么都想吃,什么都馋,一天非得四顿五顿的去吃,那就过度了。
一旦过度,问题的因就开始积累了。再就是流行什么吃什么,也不能因为大家都去吃,我们也不管自己的体质如何也跟着去吃,这都是不合理的,对症还好,若不对症,最后遭罪的还是自己啊。
看点
03
使臣——花生衣
我们再来说说花生衣。
花生衣用料不多,因其具有养血补血、止血、散瘀、消肿之功效。所用之功效乃为画龙点睛之势。就像我们平时做菜中使用的提鲜品一样,加一点就可以令其口感更加鲜美。更好的中和其他配料的作用,所以也是必不可少之原料。中医配伍当中我们称为使臣。
我们将所有原材料根据姜枣丸成品的功效的体现,我们逐一进行加工。
看点
04
蜂蜜——槐花蜜
原材料全部准备完毕之后,开始进入加工车间,首先是打粉,打粉之后佐以合适比例的蜂蜜进行和面,顺便提一下蜂蜜,蜂蜜不可全部为生用,需要适当的加热,温度最大化的短时间提升到三十八度,即可停止加热,一边加热一边进行搅拌。
一来祛除多余的水分,如果蜂蜜的水分含量过大,容易发酵变质,不容易保存;
二来适当预热用,对脾胃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蜂蜜的品种也很重要,我们一般的用的是槐花蜜,槐花蜜清热补中、解毒润燥之功用,与其他君臣食料配伍在一起,更能彰显其主要功用。
看点
05
姜枣面——历经“春夏秋冬”四季
面都和好了,我们称之为半成品。整个冬天加工的所有的半成品入驻无菌车间,开始进行放置。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其经历春夏四季的更迭变化,以符合天时之势。放置过程不进行任何人工干预,自自然然的生长收藏。这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加工环节。
放置期间的半成品,经过一年四季的应时变化,又到冬藏春生之时,半成品即可做成丸状,包装后面向大众。
这是我们整个的加工工艺的简述。
看点
06
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所以有的人质疑,一点姜,几个大枣,搞点花生皮,弄点蜂蜜搅拌搅拌,这才几个钱呢?其实很多事物隔行如隔山,凡是做长远事的人,或者团队,没有人会去以次充好,或者偷工减料。
降低生产质量标准,其实就是降低了整个产品的功用。所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段出自年的《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的序言,一直对我们影响着我们。也被很多的企业引用。
老祖宗说,“骗人等于骗己”,如果人生中任何一份行业,大家都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去做,就不会想到如何如何的去走捷径。捷径好走,简单容易,但是不会长远。
做匠工的团队和个体,其实最钟爱的是自己的手艺所能给大众创造的价值,对于物质的要求可能并不多,也不重要。不重要不代表不需要,但是真正的给大家提供了优质的理念或者大众所需的东西,物质跟着就来了,也无需到处去追求。
就像我们修车一样,车坏了得找专业的,找技术好的,技术好的,把我们的爱车修好了,我们就要给予相应的报酬。
如果匠工老想着以次充好,不能从客户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时间久点,口碑就坏了。
都说口碑是最好的广告,好的广告也是口碑,不好的广告也是通过口碑。口碑不好了,慢慢地物质也就跟着下来了。以上都是题外话。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我们人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做人有了准则,做事情就有了准则。
我们谈完了配料以及加工工艺,下一章我们再谈谈配料的配伍。谈谈何为君臣佐使。一起分享一下为什么有的人做饭好吃?有的人做饭不好吃。同为姜枣丸区别的地方。
感恩分享阅读。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