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败毒汤治疗掌跖脓疱病10例

上官育波(译)陆雁(编辑)

掌跖脓疱病(PPP)是一种局限于掌跖部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又叫掌跖脓疱型银屑病,以在红斑和结垢的基础上出现周期性的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鳞屑为临床特征。虽然在日本掌跖脓胞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PPP患者的常规治疗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维生素D3及类似物,口服环孢素A、补骨脂素和紫外线疗法(PUVA)以及窄带紫外线(UV)B疗法。然而,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这些治疗手段对掌跖脓胞病很多时候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但是,在应用汉方医学治疗的过程中,已有许多组方被报道用于治疗PPP有效,如黄连解毒汤、温清饮、桂枝茯苓丸等。十味败毒汤(JHT)是一种由10味草本药物组成的传统方剂,包括柴胡、川芎、荆芥、茯苓、桔梗、樱皮、独活、防风、生姜、甘草。根据汉方药材的来源,可以用栎皮来代替樱皮。JHT常用于治疗湿疹、牛皮癣、痤疮等皮肤病。桧垣等人此前报道称,JHT能有效抑制痤疮皮疹。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JHT治疗PPP的临床效果。

这项研究共纳入10例掌跖脓胞病患者(男性4名、女性6名,最小年龄59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66岁)。这些人均为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临床症状确诊的掌跖脓胞病患者,并且无其他伴随疾病。这项研究是一个前瞻性的自我对照试验。除了常规的处方药物,如外用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外,每天给予这些PPP患者JHT6克,分两次饭前服用,共服用4至8周。在研究期间,患者不允许服用任何其他药物。临床评估分别在0周和4或8周进行。

结果发现,共有10个PPP患者接受了4到8周的JHT治疗。其中有7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这些患者手掌和脚掌的脓包数量明显减少(图1(a))。此外,也有一些患者表现为角化病变消失(图1(b))。在采用JHT治疗前,所有患者的PPPASI平均评分为8.34±9.00,在采用JHT治疗4或8周后,PPPASI平均评分明显下降(5.46±7.02,P0.01)。在研究期间未见不良事件。

图1:(a)案例1.患者在治疗6周后,左手伴有结垢和红斑的多个脓包明显改善。(b)案例7.患者在治疗4周后,右脚脚掌角化病变消失。

传统的中草药,在日本也被称为汉方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各种炎症性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汉方药偶可被用作治疗PPP,而且,已经明确一些汉方草本药物对PPP有明显疗效,甚至对那些常规治疗无法取效的症状也有改善。比如,黄连解毒汤对改善PPP患者的红斑病变有效;温清饮和桂枝茯苓丸可改善PPP患者的角化病变。此外,我们最近还报道了一个应用JHT显著降低PPP患者手掌和脚掌的脓疱数量的案例。目前的研究表明,根据PPPASI评分判断,JHT可显著降低PPP患者疾病活动性。虽然一直没有关于汉方治疗PPP英文文献报道,但是我们找到两篇日文文献的临床研究,描述了汉方药对PPP患者的疗效。其中一项研究称,JHT治疗PPP有效率达64.9%,另一项研究报道经过JHT治疗12周后,PPP患者中有49.9%的患者症状有平稳改善。这些报告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一致。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有三例患者的PPPASI评分没有改善,这可能是因为在应用JHT治疗之前,这三例患者的PPPASI评分和其他病人相比太低了。此外,已知JHT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和肌病等副作用,虽然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并没有发现不良事件。

十味败毒汤由10种药用植物组成,其中,柴胡和甘草具有抗化脓与抗炎的作用。此外,已知桔梗具有排脓的作用。在本研究中使用的十味败毒汤中用的是樱皮而非栎皮。栎皮被认为对“Okestu”有效,而“Okestu”似乎符合血瘀证。相比之下,樱皮具有类似于柴胡、甘草的抗化脓和抗炎的效果以及脓液引流的作用。此外,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樱皮提取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雌激素可以作为雄激素的拮抗剂;通过雌激素类似的功能,可以减少皮脂分泌,这种假说或可解释为JHT治疗寻常型痤疮的功效。综上所述,柴胡、甘草、樱皮的医用功能包括了抗化脓、抗炎和脓液引流的作用,这或可对PPP患者的症状产生良性的作用。

评论:十味败毒汤是日本汉方家华冈青洲的经验方,与中医常用的荆防败毒散相似。大队风药,因此一般用于(头面部,至少上半身)化脓性疾病(如痈疖,乳腺炎,淋巴结炎,鼻窦炎,痤疮,中耳炎,麦粒肿,外耳炎),也用于过敏体质的改善(湿疹、荨麻疹),发病数日内,有红肿热痛为佳。本项研究结果提示,症状越明显,效果越明显,这一点是临床使用时要注意的。

小广告一则:大家看了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cw/6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