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丨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每日一练3

法规

16.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不包括()

A.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B.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

C.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

D.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

17.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不包括()

A.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范围、程序

B.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工作方案

C.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D.制定国家基本药物指导价

18.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不包括()

A.临床首选

B.基层能够配备

C.无不良反应

D.基本保障

19.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不包括()

A.防治必需

B.中西药并重

C.价格便宜

D.安全有效

20.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原则上几年调整一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16.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不包括(B)

A.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B.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

C.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

D.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各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国家基本药物遴选调整工作。

17.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不包括(D)

A.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范围、程序

B.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工作方案

C.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D.制定国家基本药物指导价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职能:①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②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③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④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故选D。

18.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不包括(C)

A.临床首选

B.基层能够配备

C.无不良反应

D.基本保障

基本药物遴选原则

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应当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

19.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不包括(C)

A.防治必需

B.中西药并重

C.价格便宜

D.安全有效

基本药物遴选原则

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应当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

20.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原则上几年调整一次(C)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可适时组织调整。

中药

1.茵陈的采收期有几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全年均可采挖

2.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为()

A.秋、冬两季采收

B.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C.春末夏初采收

D.果实成熟时采收

E.花完全盛开后采收

3.《中国药典》规定,低温干燥的温度一般不超过()

A.20℃

B.30℃

C.50℃

D.60℃

E.70℃

4.含浆汁、淀粉粒、糖多的药材,为利于干燥,产地加工时应()

A.发汗

B.熏硫

C.切片

D.蒸、煮、烫

E.揉搓

5.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的产地加工方法是()

A.发汗

B.熏硫

C.揉搓

D.曝晒

E.蒸煮烫

1.茵陈的采收期有几个(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全年均可采挖

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幼苗高6~10cm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

2.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为(C)

A.秋、冬两季采收

B.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C.春末夏初采收

D.果实成熟时采收

E.花完全盛开后采收

皮类药材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等。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如川楝皮、肉桂等。根皮通常在挖根后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

3.《中国药典》规定,低温干燥的温度一般不超过(D)

A.20℃

B.30℃

C.50℃

D.60℃

E.70℃

《中国药典》对药材干燥的表述方法如下:

(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

(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

(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

(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4.含浆汁、淀粉粒、糖多的药材,为利于干燥,产地加工时应(D)

A.发汗

B.熏硫

C.切片

D.蒸、煮、烫

E.揉搓

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5.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

A.发汗

B.熏硫

C.揉搓

D.曝晒

E.蒸煮烫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6.治疗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宜选()

A.黄柏

B.黄芩

C.牡丹皮

D.牛黄

E.苦参

7.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的药对宜选()

A.夏枯草、生姜

B.芦根、桑叶

C.黄连、吴茱萸

D.黄连、龙胆草

E.玄参、栀子

8.治疗胎热胎动不安宜选()

A.紫苏

B.白术

C.白茅根

D.黄芩

E.泽泻

9.治疗肝火犯胃呕吐吞酸宜选()

A.夏枯草

B.栀子

C.柴胡

D.龙胆草

E.黄连

10.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功效的药物是()

A.龙胆草

B.黄连

C.黄芩

D.苦参

E.黄柏

6.治疗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宜选(A)

A.黄柏

B.黄芩

C.牡丹皮

D.牛黄

E.苦参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1)湿热下注之带下、淋浊、脚气、足膝红肿。2)湿热黄疸,湿热泻痢,湿疹,湿疮。3)热毒疮肿,口舌生疮,血热出血。4)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

7.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的药对宜选(C)

A.夏枯草、生姜

B.芦根、桑叶

C.黄连、吴茱萸

D.黄连、龙胆草

E.玄参、栀子

黄连配吴茱萸: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吴茱萸辛苦而热,功能燥湿疏肝下气。两药相合,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8.治疗胎热胎动不安宜选(D)

A.紫苏

B.白术

C.白茅根

D.黄芩

E.泽泻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3)血热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4)胎热胎动不安。

9.治疗肝火犯胃呕吐吞酸宜选(E)

A.夏枯草

B.栀子

C.柴胡

D.龙胆草

E.黄连

黄连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燥湿,药力颇强,主入心、胃经,兼入肝与大肠。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4)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

10.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功效的药物是(D)

A.龙胆草

B.黄连

C.黄芩

D.苦参

E.黄柏

苦参

本品苦寒清燥,沉降下行。既善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而止痒,又能利尿导湿热之邪从小便出,为治湿热之疮疹、带下、黄疸、泻痢、便血及淋痛等所常用。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11.头痛在额部,病变多在()

A.少阳经

B.少阴经

C.厥阴经

D.阳明经

E.太阳经

12.循行于躯干正中线的经脉是()

A.任脉

B.冲脉

C.足太阴脾经

D.手少阴心经

E.足阳明胃经

13.经络在躯干部分的分布规律,足三阳经的阳明经行于()

A.上肢

B.背面

C.头面

D.手足

E.胸腹

14.具有“主胞胎”作用的是()

A.络脉

B.带脉

C.任脉

D.冲脉

E.督脉

15.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

A.可变性

B.稳定性

C.全面性

D.普遍性

E.复杂性

11.头痛在额部,病变多在(D)

A.少阳经

B.少阴经

C.厥阴经

D.阳明经

E.太阳经

本题解题技巧是:头痛即病变位于头面部位,而头面部位只有阳经的分布,没有阴经的分布,所以排除BC。少阳经在四肢。

12.循行于躯干正中线的经脉是(A)

A.任脉

B.冲脉

C.足太阴脾经

D.手少阴心经

E.足阳明胃经

奇经共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此八条经脉同十二经脉的循行有所不同,虽然大部分自下而上纵行,但也有横行者(如带脉)和循行于躯干正中线者(如督脉、任脉),故称其为“别道奇行”。故本题答案选A。

13.经络在躯干部分的分布规律,足三阳经的阳明经行于(E)

A.上肢

B.背面

C.头面

D.手足

E.胸腹

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是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14.具有“主胞胎”作用的是(C)

A.络脉

B.带脉

C.任脉

D.冲脉

E.督脉

任脉主持妊养胞胎由于任脉起于胞中,能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与妇女妊娠有关,故曰“任主胞胎”,为生养之本。

15.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A)

A.可变性

B.稳定性

C.全面性

D.普遍性

E.复杂性

本题考查对后天因素影响体质的认识。

体质得养于后天,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均可对体质形成影响,使体质具有可变性。

西药

1.一般药物的有效期是()

A.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50%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70%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80%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0%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5%所需要的时间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速试验可以预测药物的有效期

B.留样观察试验可用于确定药物的有效期

C.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

D.留样观察试验的条件应与商品包装、密封和贮存条件一致

E.留样观察在取得12个月的数据后可不必继续进行

3.关于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是()

A.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时,应该避免一切配伍变化

B.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

C.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方面配伍变化

D.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

E.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4.常见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是()

A.溶解度改变

B.分散状态改变

C.粒径变化

D.颜色变化

E.潮解

5.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是()

A.含酚羟基的药物遇铁盐后颜色变深

B.离锰酸钾与甘油混合研磨发生爆炸

C.乌洛托品与酸类药物配伍产生甲醛

D.氯霉素注射液与少量葡萄糖输液混合产生沉淀

E.生物碱盐溶液遇鞣酸产生沉淀

1.一般药物的有效期是(D)

A.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50%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70%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80%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0%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5%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药物的有效期是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0%所需要的时间。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E)

A.加速试验可以预测药物的有效期

B.留样观察试验可用于确定药物的有效期

C.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

D.留样观察试验的条件应与商品包装、密封和贮存条件一致

E.留样观察在取得12个月的数据后可不必继续进行

长期试验(留样观察法)将样品在接近实际贮存条件下贮藏,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按规定的考察项目,观察测试样品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根据考察结果,确定样品的有效期。试验费时较长,未明确规定12个月后不再进行试验,也不能及时掌握制剂质量变化的速度和规律,不利于产品开发。

3.关于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是(A)

A.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时,应该避免一切配伍变化

B.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

C.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方面配伍变化

D.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

E.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本题考查配伍使用与配伍变化。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药理三方面。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疗效的配伍变化;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药物配合使用应避免药效出现不符临床药物的配伍变化。但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可以有目的地对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以加强临床效果。故选A。

4.常见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是(D)

A.溶解度改变

B.分散状态改变

C.粒径变化

D.颜色变化

E.潮解

本题考查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包括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发生爆炸、产生有毒物质、分解破坏、疗效降低。溶解度、潮解、分散状态改变和粒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5.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是(D)

A.含酚羟基的药物遇铁盐后颜色变深

B.离锰酸钾与甘油混合研磨发生爆炸

C.乌洛托品与酸类药物配伍产生甲醛

D.氯霉素注射液与少量葡萄糖输液混合产生沉淀

E.生物碱盐溶液遇鞣酸产生沉淀

氯霉素注射液与葡萄糖输液混合产生沉淀是由于溶解度的改变而产生的,是属于物理变化。化学配伍变化包括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发生爆炸、产生有毒物质、分解破坏、疗效降低。

6.下列药物中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是()

A.吡拉西坦

B.多奈哌齐

C.茴拉西坦

D.银杏叶提取物

E.尼莫地平

7.可降低多奈哌齐血浆药物浓度的是()

A.酮康唑

B.苯妥英钠

C.伊曲康唑

D.红霉素

E.氟西汀

8.不属于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的是()

A.吡拉西坦

B.多奈哌齐

C.石杉碱甲

D.银杏叶提取物

E.尼莫地平

9.关于羟考酮说法错误的是()

A.服药期间不影响操作机械

B.用于缓解持续的中、重度疼痛

C.颅内高压慎用

D.10mg相当于口服20mg吗啡

E.控释片不得掰开服用

10.布桂嗪的适应证不包括()

A.心绞痛

B.三叉神经痛

C.偏头痛

D.癌痛

E.手术后疼痛

6.下列药物中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是(B)

A.吡拉西坦

B.多奈哌齐

C.茴拉西坦

D.银杏叶提取物

E.尼莫地平

多奈哌齐是一种长效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对症治疗药,是第二代胆碱酯酶(ChE)抑制剂,其治疗作用是可逆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引起的乙酰胆酰水解而增加受体部位的乙酰胆碱含量。

7.可降低多奈哌齐血浆药物浓度的是(B)

A.酮康唑

B.苯妥英钠

C.伊曲康唑

D.红霉素

E.氟西汀

本题考查多奈哌齐药物相互作用。多奈哌齐与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等抑制CYP3A4的药物,或与氟西汀、奎尼丁等可抑制CYP2D6的药物合用,可增加前者的血浆药物浓度;与利福平、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合同,可减低前者的血浆药物浓度;与洋地黄、华法林合用可改变凝血功能,需注意剂量。

8.不属于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的是(E)

A.吡拉西坦

B.多奈哌齐

C.石杉碱甲

D.银杏叶提取物

E.尼莫地平

尼莫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脑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病。

9.关于羟考酮说法错误的是(A)

A.服药期间不影响操作机械

B.用于缓解持续的中、重度疼痛

C.颅内高压慎用

D.10mg相当于口服20mg吗啡

E.控释片不得掰开服用

羟考酮在中国已将其列入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羟考酮服药后偶见血管扩张,可出现低血压(包括直立性低血压),罕见面红、心悸、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头晕、头痛、嗜睡、乏力;偶见紧张、失眠、意识模糊、感觉异常、焦虑、欣快、抑郁、恶梦、思维异常;罕见眩晕、抽搐、定向障碍、情绪改变、幻觉、激动、遗忘、感觉过敏、不适、言语障碍、震颤、晕厥等不良反应,故服药期间不得从事驾驶或操作机械。

10.布桂嗪的适应证不包括(A)

A.心绞痛

B.三叉神经痛

C.偏头痛

D.癌痛

E.手术后疼痛

布桂嗪临床上用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炎症性及外伤性疼痛、关节痛、痛经、癌症引起的疼痛等。

11.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利用计算机开、传递处方;但是应该只限于()

A.普通处方

B.儿科处方

C.急诊处方

D.病区用药医嘱单

E.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

12.下列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中,不具备处方审核资质的是()

A.药士

B.药师

C.执业药师

D.主管药师

E.主任药师

13.处方审核后,告知处方医师审核结果,需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的处方属于()

A.不合格处方

B.不合法处方

C.用药错误处方

D.用药适宜处方

E.用药不适宜处方

14.以下所述“处方调配规范‘四查十对”’中的“四查”内容,不正确的是()

A.查处方

B.查药品

C.查适应症

D.查配伍禁忌

E.查用药合理性

15.以下对“调配处方‘四查十对”’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

A.查处方,对临床诊断

B.查临床诊断,对用药合理性

C.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D.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规格、数量

E.查用药合理性,对科别、姓名、年龄

11.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利用计算机开、传递处方;但是应该只限于(A)

A.普通处方

B.儿科处方

C.急诊处方

D.病区用药医嘱单

E.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

本题考查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处方的限制。本题的‘陷阱”是专用处方的类别。《处方管理办去》规定了急诊处方、儿科处方、特殊管理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颜色及其特殊标识,其目的是警示相关负责医务人员与患者。计算机无法开具、传递这些处方,因此,其只限于普通处方,以保证用药安全。

12.下列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中,不具备处方审核资质的是(A)

A.药士

B.药师

C.执业药师

D.主管药师

E.主任药师

处方审核资质:执业药师或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未取得相应资格者应在药师指导下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13.处方审核后,告知处方医师审核结果,需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的处方属于(E)

A.不合格处方

B.不合法处方

C.用药错误处方

D.用药适宜处方

E.用药不适宜处方

本题考查处方审核后审核结果的处理方式。本题的“内涵”有3点:①药师无处方修改权,审核处方药师也无例外,只能依据处方审核结果进行分别处置。②处方合法性审核寸,已经将“不合法处方”排除,B不能作为正确选项。③处方审核结果分为合理处方与不合理处方;“用药适宜处方”为合理处方,是干扰答案,D不能作为正确选项;“不合格处方”称谓不规范,A不能作为正确选项。而“用药错误处方”与“用药不适宜处方”均归属于不合理处方。处置“用药错误处方”应该“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且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报告”,故C不能作为正确选项。本题正确答案只有E。

14.以下所述“处方调配规范‘四查十对”’中的“四查”内容,不正确的是(C)

A.查处方

B.查药品

C.查适应症

D.查配伍禁忌

E.查用药合理性

处方调配规范“四查十对”的“四查”包括: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

15.以下对“调配处方‘四查十对”’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C)

A.查处方,对临床诊断

B.查临床诊断,对用药合理性

C.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D.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规格、数量

E.查用药合理性,对科别、姓名、年龄

处方调配规范“四查十对”:包括: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疯病能治好吗
怎样才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zz/1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