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南开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娜课题组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许瑞明、范组森课题组展开联合研究,揭示了致癌融合蛋白MLL1-AF10招募组蛋白甲基化酶DOT1L并形成寡聚体的分子机制,这也是引发急性白血病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这一发现为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摘自《科技日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分析年一项调查结果后得出上述结论。调查针对名有意在年至年怀孕的女性,让她们报告咖啡因、酒精摄入量以及吸烟情况。这些女性接受血液中咖啡因水平检测。研究人员审视调查对象流产情况,发现摄入咖啡因关联流产风险,即使摄入量低于医生推荐量也有这种关联。研究人员因而认定,远离咖啡因对考虑怀孕的女性更有利。▲摘自《科技日报》
鲜姜泡酒精去雀斑
取鲜姜50克,切片,加入毫升浓度为50%的酒精,浸泡15天后,每天早中晚洗净脸后,将此溶液涂于患处,半小时后洗掉。一般半月即可见效,一个月左右即可除掉雀斑。中医认为,雀斑多因先天肾水不足、阴虚火旺、日晒热毒内蕴所致,治疗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为主。
方中,生姜辛温发散,能畅通血脉,促进气血运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姜中富含的天然活性成分姜辣素,能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使黑色素排出。它也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可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其作用比目前应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更有效,因而具有抗衰老的功用。50%的酒精溶剂具有脱脂、消毒、清洁多重作用。用生姜泡酒精制成的酊剂,可以促进皮肤对姜辣素的吸收,故对雀斑有一定的淡化和去除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日光暴晒,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由于酒精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过敏体质和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者不宜使用。▲摘自《生命时报》
不同年龄的人运动易受伤部位不同
专家介绍,不同年龄的患者,受伤部位也不一样。比如,膝关节从弯腿到伸直,最上面的是股四头肌、中间是髌骨、髌腱,最下面是胫骨结节,通过肌肉收缩拉动髌骨,延续到髌腱再拉动小腿抬起来。(见左图)一般来讲,年龄小的孩子,容易发生骨骺撕脱。强壮一些的青年,会发生髌腱断裂,因为这个年龄段骨头比较强壮,骨骺已经闭合,肌肉比较有力,肌腱就相对薄弱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开始下降,容易发生髌骨骨折。到了老年阶段,肌肉开始退化,股四头肌肌腱易发生断裂。▲摘自《人民健康网》
三类调料要远离灶台
不少人喜欢把调料放在灶台边,做菜时随手取用非常方便,却不知这么做会有不少健康隐患。有三类调料,不建议长期放在温度很高的灶台边。
1.油、酱油、醋、料酒、辣椒油等液态调料。在高温的灶台旁,油脂的氧化反应会变快,很容易变质。酱油含有氨基酸,天热时,开封后不放冰箱可能长虫子。这类液体调料最好用玻璃容器装,用过之后密封好,放在远离灶台、阴凉通风的地方。
2.花椒、大料、干辣椒、香叶、茴香、桂皮等干货调料。这类调料要防水,创造干燥的环境。水分越多、温度越高,越易霉变,而厨房灶台正是“危险地带”,容易沾水、油而变质。应该用密封器皿装好,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3.辣酱、面酱、黄豆酱、花生酱、番茄酱等酱类调味品。其中含有油脂,要远离灶火和高温,以防油脂酸败。酱类调料一般含60%水分,包装后经过灭菌,如要保存较长时间,应将盖旋紧密闭后放冰箱。如果每次需求量不大,建议购买小包装。▲摘自《生命时报》
小儿风寒感冒喝紫苏生姜汤
天气转凉,外感风寒导致感冒咳嗽的孩子也多了。孩子不愿意吃药,若能通过喝汤治病,不但简单易行,而且方便有效。
推荐一款治疗外感咳嗽的汤方:取鲜紫苏叶3克、生姜6克、瘦肉克;猪肉洗净,切薄片,用适量盐、酱油、糖、生粉腌制;紫苏叶洗净,切细丝;生姜去皮,切细丝。锅里放入适量水,沸腾后放肉片煮熟,加紫苏叶丝、生姜丝,再稍煮,调味成汤,佐膳。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常用于风寒表证,治疗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配生姜同用,效果更佳。
家中孩子有咳嗽带痰,且痰多、易咳出、色稀白、呈泡沫状,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舌淡红等症状者,皆可服用此方。▲摘自《生命时报》
三类人服用六味地黄丸,服用它会出现上火现象
首先是身体正常,平时并无肾虚症状者,只是为了保健而服用该药,这类人身体原本处于阴阳平衡状态,服药后导致阴阳失调,补阴药阻碍正常的气机运行,气有余便是火,于是出现上火的症状。
其次是身体虽有不适,但并不属于肾虚,尤其是体内有湿气或湿热的患者,原本应该用祛湿药,但这类患者,往往道听途说或者自认为自己是肾虚,六味地黄丸毕竟属于滋阴药,只会加重体内的湿气,湿气久郁于里必然化火。
还有一类是肾阳虚的患者,一有肾虚就服用六味地黄丸,根本不管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阳虚的患者原本体内就偏寒,用上滋阴的六味地黄丸,会导致体内更寒,体内寒气过重往往又会导致虚火上浮,引起口燥咽干等上火的症状。
来源:人民健康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