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人们做菜时常常要加入陈皮,这是因为广东地处岭南,气候潮湿。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容易感受环境中“湿邪”而造成脾胃运化功能的损伤。
民间有言“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你对陈皮又了解多少呢?
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是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其中,广陈皮在陈皮中堪称精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广陈皮”这一名称,出自于广陈皮世家的宋代先祖源深公黄广汉及其夫人米氏。相传源深公讳名广汉,宋代宋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出身。他的夫人米氏也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就饱读诗书,长大后在药理方面尤其擅长。南宋宋理宗年间,米氏贴身陪伴在杨太后身边四年。期间,杨太后得了乳疾,御医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束手无策。黄广汉听闻这件事后,采用在新会特定地区栽培的柑橘,用自己研究出来的特别方法将其制成药材陈皮,并交给米氏。黄广汉交代米氏用陈皮做为药材为杨太后医治,结果竟慢慢治愈了杨太后的乳疾。
于是,因为这桩奇事,米氏被封为了一品夫人。当杨太后问及这种药材的由来时,米氏想到这种制作陈皮的原料特别,且制作方法来自他的丈夫黄广汉,于是便从其丈夫名字“广汉”两字中取“广”字作为这种药材的名字,称之为“广陈皮”,以与其它陈皮进行区别,“广陈皮”即由此而来。
现代人的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产生湿热、气郁、痰浊的机会则增多,疏理肝气、养肝柔肝是一个好方法,比如可以经常嚼嚼陈皮,或者喝茶的时候加几片陈皮,有疏肝和养胃的效果。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陈皮加一味,健脾暖胃刮油好。
陈皮用法多,日常有妙招1.陈皮+普洱陈皮中含有的大量挥发油和维生素能够很好的帮助健脾理气,化解油腻;而普洱茶中也含有众多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如黑曲霉、棒曲霉以及酵母等,这使得普洱茶在消脂解腻、养胃益气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2.烹饪肉类+陈皮:芳香醒脾,解腥味对于脾胃虚弱和痰湿较盛的人群,最好厨房里常备陈皮。在烹调荤腥膳食时适量加入陈皮,既可以借助陈皮的芳香之气除去肉食的腥膻气味,增加菜肴的香味以增进食欲,又可充分发挥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祛湿化痰的作用,减少痰湿和肥甘厚腻对脾胃的伤害。《舌尖上的中国》曾详细讲解了美食的五味——酸、甜、苦、辣、咸,而这五味的调味品则分别是醋、糖、陈皮、辣椒、盐。在介绍苦味时,片中这样说道:“中国人在品尝生活的甘甜之时,似乎也很善于欣赏苦。中国人善于吃‘苦’,是因为苦的背后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味觉感受。这种味道不只在食材,还存在与各种各样的调味品中,比如陈皮。”
将陈皮作为调料烹调菜肴时,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口味和烹调方法的差异,决定陈皮的用量和用法。
《舌尖上的中国》还专门拍摄了一桌陈皮宴,有陈皮蒸鱼、陈皮骨、陈皮糕点等美食……当时小固就看饿了。
陈皮中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出肠管内积气。而生姜能开胃驱寒,对于很多不思饮食还感觉腹部寒凉的人群而言。喝杯陈皮生姜水,比较有益。而对于因饮食过量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人,在吃白米粥等清淡食物的同时,可以用3片生姜、3颗大枣和1~2片陈皮煮汤或泡水服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调理作用,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青柑、二红柑、大红柑是新会柑果成熟的三个阶段,每逢年底就有很多朋友会到新会购买当年产出的柑皮进行收藏。到底收藏哪种皮好呢?根据新会柑果的三个阶段,皮也会分成青皮、二红皮、大红皮三款,近来很多朋友到底收藏哪种皮好呢?那么下面就分析一下几款皮的不同。青皮的性状与功效
性味:苦、辛、温归经:肝经、胆经、脾经、肺经、心经功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消炎散结。主治:肝气滞之胁肋痛(胸骨肋骨处疼痛);乳房胀痛;乳核(乳房结块);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癥瘕积聚(症瘕,指各种妇科结块、良性肿瘤、胀满、出血等);久疟(蚊虫叮咬所致恶寒发热的急病)癖块(五脏气血痰积聚)。红皮(包括二红皮、大红皮):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脾胃不好、湿气重的人,可以选择红皮。红皮能日常中广泛使用:煮水、泡茶、煲汤、烹饪,养生保健效果显著,使用时没有太多章法和禁忌,男女老少均可适量使用。三款陈皮的特征
立秋至寒露,采摘柑青皮
青皮呈纯青绿色,生理未成熟。陈化后外皮呈青褐色至青黑色,有无数微凹入的油室,不显皱缩。橘白部分雪白,紧密光洁,无浮松,橘白陈化后呈淡米白色至淡黄色。成皮片张较小,质硬,皮薄。不易蛀虫,容易储存,较好打理。性状较烈,味辛、苦,气芳香。寒露至小雪,采摘二红皮二红柑开始着色,但未完全着色,二红皮外皮呈黄绿相交或黄中带绿,生理仍未充分成熟。陈化后外皮呈褐黄色至棕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较明显。橘白部分雪白,呈海绵浮松状,但不明显,橘白陈化后呈淡黄色至棕黄色。成皮片张适中,质较硬,皮较厚。有蛀虫的可能,但不及大红严重,比较耐存,较好打理。性状温和,味辛微苦略甜,气味芳香。
小雪至小寒,采摘大红皮大红柑已基本完成着色,外皮呈金黄色或橘红色,不带青色,生理已基本成熟。陈化后外皮呈棕红色至棕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橘白部分雪白,海绵浮松状明显,橘白陈化后呈淡黄色至棕黄色。成皮片张大,质软、皮厚。糖分高,容易蛀虫,不易储存,需要较为精心打理。性状温补,味辛较甜,带比较浓郁的甜香。从上述可知,越往后采摘的新会柑晒成的皮,会越甜香,更符合当下人的品味,但储存的风险也越大。另外,选皮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功效。毕竟“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作为一块“橘子皮”能有如此高的赞誉,功效当然是最重要的。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严峻,在多方发出的中医诊疗处方中,经常出现陈皮的身影:
无论是在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