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增产的种植新技术,很实用,你一定要掌

生姜。是我们厨房必备的调味佐料。既能和鱼肉搭配又能和蔬菜为伍。堪称美食多面手。性辛温,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是得汗而解。

◆生姜的生长特征:

种植生姜是直接用姜块无性繁殖。不需要用种子。所以没有主根。是属于浅根性农作物。姜块种植后,从幼芽的径部萌生出多条不定根系。在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又从姜母和仔姜上长出肉质根系。这些肉质根系都有很好的吸肥水能力,生姜的径主要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种。

(1)地上径说的是生姜的地上部分。高约60到cm左右。因为品种的不同,有的径杆较多较细密。有的品种茎杆较少较粗壮。

(2)地下茎指的是生姜的根径,是生姜的生繁殖器官。我们把种下的姜块发芽出苗后,就是主径。随着主茎的生长。茎土下部会逐渐膨大。长出一个小根径,我们把它叫做姜母。姜母两侧的腋芽又继续萌生出姜苗,就是分枝,待分枝苗的根径部膨大后,就是我们叫的子姜。如此循环。地上部分的姜苗越多,越大,产量也就越高。

◆生姜喜欢的生长环境

(1)温度:生姜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要求温度在16℃以上及30℃以下发芽快,生长好。白天可把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保持在18℃左右。有一定的昼夜温差,可有利于吸收物质的积累和转化。

(2)土壤:要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肥沃,排水浇水方便的沙质微酸性土壤栽培。生姜发苗快,长势好。但是生姜是浅根作物,吸水力差,日常管理需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栽姜前准备

(1)选种:选择无潮湿无发汗的老姜块作种。剔除有腐烂、发霉点和太过小的姜块。为再进一步鉴定好坏。需要对选好的姜种。选择晴朗的天气晒2~3天。然后再做一次剔除工作。姜块晒后出现松软的说明受过冻害。发黑的受过涝害。紫黑色受过热。表皮无光皱缩的说明是病姜。把这些不正常的姜块剔除后,保留饱满表皮发亮的姜块作种。

晒种

(2)浸种:为了防止病菌感染。可用药剂对姜种进行消毒杀菌。方法如下:

浸种

①用40%的福尔马林倍液浸泡姜块3小时后,闷12小时。闷过的姜块用清水洗净。即可栽种。

②用1:1:倍波尔多液或20%的草木灰液浸泡20分钟。

③用0.1%的抗菌剂浸泡1小时。浸种液的重量相当于姜块重量的两倍。

④许多农户也喜欢用传统的方法催芽。比如炕上催芽法。篓席催芽。冷床,温床,塑料大棚等催芽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掌握好20~28℃的变温方法。催芽初期要求温度20~22℃。中期25~28度。后期22~25℃。

◆催芽选芽

(1)种姜消毒后,摊放在室内阴凉处,让表皮的药液风干。在堆放催芽约30天左右。当大部分姜块露出花生米大小的顶芽时,即可掰种分批栽种。

出芽后

(2)由于姜块的大小对后期生长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经验表明,姜块越大,姜苗生长越旺盛,产量也越高。要求姜块的大小在70克~克为宜。每块保留1个壮芽。栽种时每亩需要约~公斤种姜。

(3)因为种姜和马铃薯有所不同,栽种后直到采收,也不会腐烂,重量只比栽时减低3%左右。是还可回的。而且香味比之前更浓郁,价格也要贵出许多。所以不需要心疼用种哦!

◆整地

生姜的生长期比较长。要结合深翻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公斤+钾肥25公斤作为基肥。跟土壤充分拌匀后,整细整平,作高龚栽种。

整地

2.栽种的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决定

①肥沃的丰产土壤,要求行距53㎝,株距18-20㎝,每亩可栽约~6株。

种植

②中等肥土壤,行距50㎝,株距18㎝-20㎝。每亩可栽约~株。

③贫瘠的土壤,行距53㎝,株距16㎝,每亩约栽7株。

◆栽种

1、龚面开好排种沟,一次性在沟内先浇足底水,等水渗透后再排种,排种时有的农户为了便于(偷娘姜)。栽姜排种时把姜芽向下摆放,让芽苗从下向上生长,在后期(偷娘姜)时,只需要把姜种向下一按即可脱离,也不会伤到根系。

排姜种

2、排好种姜后随即用细土覆盖4-5㎝。在覆盖地膜保温保湿。栽后约15天左右,看到有幼苗出土时,要赶紧破膜出苗,防止日光灼伤。

覆盖地膜

3、在栽种后出苗前不可在浇水,也快速提高地温,加快出苗速度。

◆种姜采收

种姜发芽后,营养物质不会完全消耗掉,也不会腐烂。还可以把它收回来。这个做法有的地方叫(收娘姜)或偷姜。也可等新姜成熟时一并采收。提前单独先采收时。可在姜苗高15~18cm时采挖,方法是先把种姜上土挖开一些。一手把主径和分径压住不让姜块晃动。另一手把种姜掘出。要注意尽量少挖土,以免伤到根系。种姜采收后要立即培土追肥,促进新姜生长。

采收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xz/5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