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就有泡脚的传统,在民间有“天天泡脚,胜吃补药”的说法。乾隆、慈禧等人也热衷泡脚保健。相传乾隆将足部保健法总结为“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其中“一盆汤”就是泡脚。慈禧还会根据季节不同,调整泡脚的方子。
那么足部对人体到底有多么重要呢?
从中医理论来说,足部也是人体经络循行和穴位分布的重要部位,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三条经脉走向止于脚部,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条经脉走向起于足部,与头面部和胸腹部相关内脏器官密切联系。
足部的传统经穴有33个,占全身穴位的1/10,还有很多的经外奇穴,以及足部反射区。它们有一定的诊断查病、治病和保健效果。
常用热水或者根据自身病情,采用中药进行足浴,可加快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凉,甚至能起到改善心脏供血的作用,有利于消除腿脚酸困麻木、胀痛不适等疲劳症状。
此外,福建的湿气很重,秋冬季又是多雨天气,因此,中医认为泡脚还有祛湿效果。
那应该如何泡脚养生呢?
畏寒怕冷:用橘皮泡脚柑橘皮气味芳香,有祛风寒、助眠的功效,尤其适合体质偏寒、怕冷的人。
具体做法:
鲜橘皮不能直接用,要先用清水冲洗掉表面的污物,并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干燥1周。
泡脚前,把柑橘皮装入棉布袋里,再放入热水中浸泡。
手脚冰冷:用生姜泡脚生姜祛寒解表,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尤其适合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经常感冒头痛的人。
具体做法:
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
脚臭:盐茶水泡脚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脾胃湿困,湿热下注所为,当以清热利湿为治,采用中药泡脚可有效地解除汗腳、足臭之忧。
茶叶本身有收敛和吸附异味的作用,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消毒、杀菌、除臭功能;食盐的水溶液,可以让脚部细菌失水失活。
具体做法:
在洗脚水中加入25克茶叶和少量食盐,有助于缓解轻度脚臭。
水量以刚好没过双脚为宜,浸泡并用双脚互相搓洗5~10分钟。
用粗盐抹在脚尖、脚趾之间及脚底部分,并用手搓揉5~6次,休息5分钟后用水冲净即可。
改善肺功能:用艾草泡脚艾草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等功效。用艾汤泡脚,艾之温性借水之热气,更有助“药性”循经脉而行,更能发挥药效,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很有益处。
具体做法:
取一小把干艾草,约30~50克,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
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
防冻疮:用红花泡脚红花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可用红花泡泡脚。
具体做法:
取红花10~15克,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
温馨提醒泡脚前要注意这几件事:水温别超过40℃;时间不超半小时。木桶泡脚更佳;早上和晚上泡脚更养生;还有一些人不适合泡脚,可在白癜风抗复发白癜风手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