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冬天手足干燥和裂开中药渗透疗法来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
皲裂疮(手足皲裂)

皲裂疮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秋冬季的手足干燥和裂开的常见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掌、足跖部皮肤增厚、干燥、粗糙、皲裂等。中医学又称之为“皴裂疮”“裂口疮”“干裂疮”等。相当于西医的手足皲裂。

本病主要是由于素体肌热,而骤被风寒燥冷所伤,导致血脉阻滞,肌肤失于濡养,燥胜枯槁而成;或素体血虚,复因局部经常摩擦,致肌肤破裂,或水湿、外毒浸渍而成。

中药靶向雾化治疗

血虚风燥证

主症

可发于冬季及其他季节,病程较长,个别患者迁延数年。表现为手足部,甚至掌部及掌缘细小丝形开裂,裂隙较深,表面粗糙,肤色淡黄,失去光泽,触之较硬无柔软感,疼痛,有麻辣热感。面色少华,肢体倦怠乏力,纳差。舌淡,苔薄,脉细。

治则

养血滋阴,润燥止痛。

处方

养血润肤饮加减。

常用药物如:当归、熟地、天麦冬、黄芪、升麻、黄芩、桃仁、红花、红藤、火麻仁、郁李仁、川芎等。

操作要点

外用中药水煎剂以四层纱布过滤,取中药滤过液,装好药液后拧好盖。选择低压强模式(0~kPa),设定工作时间10~20分钟,连接好气路部分,打开启动按钮,液体顺利喷出后即可操作。治疗头对准皮损,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治疗头与皮肤的距离,初次可距离5~8cm,待患者适应后缩短距离至3~5cm。治疗过程中同一皮损可反复雾化多次。

营卫失和证

主症

冬季多发,好发于拇指、食指伸侧及足跟两侧,肤温降低,皮肤发硬、发紧,表皮粗糙、肥厚、裂纹、出血,可自觉疼痛,下水或接触刺激性物质时加重,伴畏寒,天热一般可转愈。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则

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处方

桂枝汤加减。

常用药物如:桂枝、白芍、甘草、苍术、生姜、大枣、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麻黄、熟地黄等。

操作要点

外用中药水煎剂以四层纱布过滤,取中药滤过液,装好药液后拧好盖。选择低压强模式(0~kPa),设定工作时间10~20分钟,连接好气路部分,打开启动按钮,液体顺利喷出后即可操作。治疗头对准皮损,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治疗头与皮肤的距离,初次可距离5~8cm,待患者适应后缩短距离至3~5cm。治疗过程中同一皮损可反复雾化多次。

按语

皲裂疮,西医称为手足皲裂,因经常受机械性或化学性物质的刺激,加之冬季气候干燥,皮下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皮肤角质增厚,失去弹性,故当手足运动时极易发生皲裂。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脾肾不足、气虚血燥、肌肤失养所致。如《诸病源候论·虚荣手足皮剥候》云:“血行通荣五脏,五脏之气,滋养肌肤。虚劳内伤,血气衰弱,不能外荣于皮,故皮剥也。”治疗以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为主。

本病血虚风燥证的外用方以养血润肤饮加减为主。治疗此证型常选用当归、熟地、黄芪、升麻、红藤、川芎等。其中当归、川芎均是具有促进透皮吸收作用的中药。方中当归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温虐寒热洗洗在皮肤中……诸恶疮疡、金疮,煮汁饮之。”外用当归可促进皲裂之处愈合。而红藤一药在《饮片新参》中记载可“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但“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所以在方中加入黄芪一味以补中益气,而升麻又可加强黄芪补气之效。火麻仁、郁李仁等油脂丰富的果仁打碎外用,可油润肌肤,促进皲裂修复。

营卫失和证的外用方以疏风散寒方和调和营卫方加减为主。治疗此证型常选用桂枝、白芍、苍术、生姜、大枣、防风、当归、川芎、麻黄、熟地黄等。其中苍术、生姜、防风、当归均是具有促进透皮吸收作用的中药。方中桂枝解肌发表、外散风寒,芍药益阴敛营,两药相伍,以达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效。

本病传统治疗方法较为局限,不论西医、中医,均以外治法为主。常用药品种类有保湿剂、封包剂、角质剥脱剂等,如尿素乳膏、维A酸乳膏、凡士林等。每每使用常需要涂抹大量药膏,肤感较差;严重者需要封包疗法,即在涂抹药膏后使用保鲜膜封包患处15~20分钟以增强疗效。但因皲裂处皮肤常伴有角质增厚,因此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率相对较差。中药雾化治疗可以提高药物的接触面积,而细密的喷雾可以渗透进膏剂、糊剂所无法到达的裂隙之中,从而提高药效。在每次治疗前,虽然要避免刺激患处,但若角质层过厚,也可适当修剪掉一些以增强疗效。

注意事项

●嘱患者保持规律生活、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之物或发物。

●平素注意患处保湿,在洗手后及时涂抹护手霜等保湿产品,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

●治疗当天不涂抹护手霜、化妆品等,也不要刺激治疗部位,但可适当去除较厚的角质层。

●治疗后不要立即清洗治疗部位,以延长药物停留时间,加强疗效。

●采用本方法治疗前需知悉患者药物过敏史。

●若在治疗过程中治疗部位出现发红、瘙痒难忍,甚则出现水疱,及时停止,并对症处理。

●皮肤破损处尽量避免使用。

来源/《皮肤病中药渗透疗法》(谭城,闵仲生,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订阅《中国医药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sj/9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