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药材会”→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很多人特别是女性、老人,还有平时就体虚的人很容易有一种情况:手脚冰凉,从内往外的透着凉气,怎么捂也捂不过来,穿多少都不管用。此时吃姜容易上火。
善于进行体质调理的河南医院康复科主任胡斌说:“手脚冰凉者多是阳虚体质。”“手脚发凉大多有两个原因,一是先天体质虚弱,如脾阳虚;二是后天生活方式不当,如贪吃寒凉的食物、吹空调过度、穿衣服少受寒等。”如果任由手脚发凉,则脾阳更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减弱,影响营养吸收,进一步发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黄、全身怕冷等。
一碗汤
补脾生血,让手脚暖起来
既然是阳虚,除了远离寒凉的食物,注意保暖,补阳是一个关键,还有就是活养血液。这碗加减三红汤就是很好用的方子,方中都是寻常的食物:红枣、红豆、红糖,不用花什么大价钱。红枣性温、味甘,有益气补血、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的功效,可改善血虚萎黄。红豆性平,味甘酸,可利尿、消肿、健脾,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含铁质、维生素B12,有补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加减三红汤?
红豆克、红枣15~20枚,红糖适量。把红豆洗净,浸泡两个小时,红枣洗净去核。锅中放入红枣、红豆,加入毫升水,倒入红糖,待枣和红豆熟烂即可饮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代金刚博士介绍:三红汤原方由红枣7枚、红豆50克、花生红衣适量组成。三味共同熬汤,连汤共食之,可治疗贫血,月经不调等气血不足的症状。这个加减后的三红汤,有补脾生血之功,可改善气血不通,缓解手脚冰凉的现象。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单纯的寒性的气血不通,或气血不足,此方有效;若是情绪烦躁易怒,宜加玫瑰花、绿萼梅;若是血瘀型,宜加红花、当归等。一个点
健脾温中,增益阳气
胡斌还推荐手脚冰凉者每天按揉冲门穴,也可拍打。冲门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它具有健脾化湿、理气解痉的作用。根据“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的理论,经常用搓热的手按揉冲门穴,可以健脾温中。如果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以增强其健脾益气温阳的效果。冲门穴位于人体的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在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每个穴位要按揉5分钟,有酸麻胀痛感则疗效更佳。这两个方法配合着用,用过的都说好,还不用花什么大价钱,因为对症,也更有效。此方现在开始服用,到了深冬手脚就不会怕冷了,这个方子一定记好了,自己可以用,更应该发送给所有的朋友们,朋友们看到这个方子一定会非常感谢您的!手脚冰凉最有效方子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主要有两种原因。中医学把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讲究的是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手脚冰凉常见原因是身体阳气虚衰,不能温煦机体,特别是处于四肢末端的手脚就更得不到阳气的温煦,因此会出现全身怕冷,手脚尤为严重的现象。另外手脚冰凉亦与其血运密切相关。人体阳气缺乏或者气血虚弱,体内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相对减退,气血运行变缓,所以比别人会更怕冷。还有一种情况是身体本身的阳气、气血并不虚衰,但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阳气瘀滞在体内,不能达到手脚,出现发凉的情况。气滞、血瘀、痰湿等体质的人血运受阻,阳气不达四肢,所以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方1.》↓
冬虫夏草怀山鸭汤
材料与用法:冬虫夏草15克,怀山20克,鸭1只。将鸭和冬虫夏草怀山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加点调味料即可。每星期可食用一两次。此中医老偏方的功效为滋阴补肾,适用于因肾阴不足而导致的失眠、耳鸣、腰膝酸痛、口干咽燥等。
↓《方2.》↓
“脐疗”又称神阙穴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吴茱萸30克,花椒、小茴香、肉桂、附子各20克,炮姜10克,陈皮5克,均研末后密封备用。敷药前先将肚脐周围洗干净,取少量药末撒在肚脐內,然后用医用胶布贴上盖住即可,保留6~18个小时,可治手脚冰凉。
↓《方3.》↓
桂枝汤
桂枝汤是一个经典药方,在中医古籍《伤寒论》就有记载过,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和风寒,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等等,可以有效发汗解表,养血健脾益气。其实,和风寒感冒类似,恶寒、怕冷,只会流一点儿汗。凡是腿走路比较困难的患者腿也不爱出汗。这正是由于阳气不足,卫外的功能就会减弱。桂枝汤可以很好地发汗、解表、温经、通阳,让我们下肢的血管也进行开通、布散,起到濡养推动的作用。
↓《方4.》↓
治疗手脚冰凉有效小偏方:取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1克、通草6克、大枣8枚、炙甘草6克,3碗水煎成1碗饮用。5天为一疗程。
↓《方5.》↓
大枣枸杞羊肉汤
材料与用法:羊肉切八分大块,在开水锅中汆出血水备用。大枣5枚、枸杞15克洗净备用。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大料同煮。煮至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盐,煮熟即可。放大枣时加入1~2片橘子皮可减轻膻味。
↓《方6.》↓
鹿茸枸杞猪腰子汤
材料与用法:鹿茸10克,枸杞25克,猪腰2个(去内膜,切碎),然后将猪腰放入锅中,加生姜小炒至熟,与鹿茸、枸杞放入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即成(进食时可加半匙白酒)。每星期可食用一两次。功效为补肾阳,适用于因肾阳亏损而造成的头晕、耳鸣、疲倦无力、怕冷等。
↓《方7.》↓
人参枸杞汤
材料与用法:人参、枸杞各25克,加入毫升的水,用大火煮滚后,再用小火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
↓《方8.》↓
中医认为,海带味咸性寒,生于寒冷海水中而禀抗寒之性,入肾经而有温补肾气之功,所以常食可抗冷御寒,被誉为“长寿食品”。海带富含钙、铁、碘。每克海带中含钙高达毫克,含铁高达毫克,充足的钙与铁可直接提高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提升产热量。每克海带中含碘毫克,高出成年人需碘量的许多倍。碘能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从而加速体内组织细胞的氧化,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增加产热能力,有效缓解手脚冰凉的状况。
↓《方9.》↓
当归补血汤
除了桂枝温经通阳,还得有血来支持运转。这里,要给大家推荐当归补血汤。主要成分是当归和黄芪。当归补血活血,黄芪健脾益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的推动,血液才能运行;血液的运行,又需要气的不断鼓动。二者必须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方10.》↓
泡洗老偏方:生姜水泡脚
生姜50克,热水适量。
将生姜切片,放入盆中,加热水漫泡5-10分钟后泡脚,热水以浸至膝盖处为最住。
驱寒祛风,舒筋活络。适用于腿脚酸痛、手脚冰凉等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