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全程种管收储技术管理汇总

本文作者:石永亮董志江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于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地,其中河北近几年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本文经多位技术专家汇编及姜农智慧,涵盖种植技术要点、水肥应用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及采收技术、和储藏技术等、供大家参考。一、年前或者年后整地开沟1、施足底肥,亩用有机肥或粪肥半吨到一吨,也可分次施用。2、深翻土壤至少30公分(如果有深耕机械,可以开到40公分)。3、镇压整地,便于后面浇水利于姜田浇水。4、浇水,根据土壤墒情也可泼水(抓土成团,松手散开),新茬地建议冲施毒死蜱防治地下害虫,否则定植以后容易咬姜芽。5、使用开沟机开沟开沟深30公分(深开姜沟浅种姜),宽67到69公分,沟底宽12到16公分,株距20公分(芽到芽的距离);年前没做这个步骤的也可放到年后(最好年前翻地,年后开沟,年前翻地可以冻死部分越冬虫卵和有害菌)。6、压实高垄;便于田间管理及姜垄塑形。二、选种1、惊蛰前10天从姜井出姜(清明前10天定植)。2、掰芽约克一个,即鸡蛋大小,选短胖种,一个姜种上面留一个姜芽即可;注意保留子芽。子芽是最下面的姜芽,子芽最小,但是子芽是纤维最多水分最少的姜芽,是最好的姜种。3、根据天气和姜种湿度晾晒一到两天,保证姜芽上带的泥块都成白皮。气温在15°以上晒种,晒完一侧后上下翻翻再晒另外一侧。晾晒主要是杀菌、除湿、提温、打破休眠。4、浸种或者喷雾使用1.8%阿维菌素50ml+先正达宝路10毫升或用甲霜.恶霉灵20毫升(防真菌)+中生菌素或者加收米春雷霉素(防细菌)30ml+苄氨.赤霉素或芸苔素内酯10毫升+海优根50毫升喷一遍,晾晒后,翻一遍姜种,再喷一次,充分给姜种提供一层保护膜。5、选育原则;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三要:姜块短胖、色泽良好、无病虫口。三不要:井口姜不要、花皮赖皮不要、烂姜把的不要。三、催芽;1、装框芽朝框的内侧,防止在姜芽生长和搬运过程中损伤姜芽。2、进催芽室;第一周主要排湿,室内姜种温度保持在28到30度,湿度大的催芽室中午可以适当开窗,5—7天后倒框,促使姜块排潮、受热均匀;第二、三周保持在22到25度,湿度控制在70%—80%。8—10天(姜芽破皮)盖被。这两周是催芽关键时期,注意上下翻动姜芽框,保持恒温恒湿,用风扇吹动空气流通使下部湿度大的姜芽能够排湿,否则容易滋生细菌,长毛等;第四周:炼芽,室温逐渐降低到18摄氏度—20摄氏度,炼芽是为了避免催出大芽或者空心芽,同时提高姜芽的抗低温能力,但是注意不能低于18摄氏度,防止姜芽二次休眠;也不能关火,否则回芽。催芽室使用火炉、地暖、电暖或者催芽床等加温催芽;催芽室要求通风透气、前期排湿、后期保湿;姜芽长到1.5公分左右的短胖芽最好,有花生粒大小即可;各种用具用多菌灵消毒使用;姜种只有在黑暗环境才能发芽,所以催芽室要求避光,门窗用被子遮严。炉子不能距离姜芽框太近,防止烤芽;姜床距离地面至少50公分,用地暖的可以20公分,促进下部湿度大的姜芽周围空气流通,便于排湿。优质姜芽:子芽粗壮、色泽鲜亮、无裂口、无气生根、无畸形、无黑头、1.5公分长。注意无芽、畸形(营养缺失的姜芽)、黑头(生长点坏死,定植以后重新生芽,形成弱苗)、裂口(湿度低,干燥裂口,种上以后会在土壤里面重新生芽,形成弱苗)、皱缩(姜块带菌腐烂或催芽温度太低造成营养回流)等必须剔除。3、分芽分拣姜芽,为定植做准备,一般分三级;一级为大姜种大芽;二级为大姜种小芽;三级的为小姜种大芽。对于一个姜种生出多个姜芽的情况,应该抹芽,抹芽原则:留上不留下,留壮不留弱,留外不留内。四、播种1、开沟:年前没有开沟的抓紧时间开沟,同时注意开春温度开始上升,蛰伏害虫开始活动,所以应该在开沟同时随水冲施杀虫剂如毒死蜱辛硫磷+噻虫嗪等,防治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同时可预防出苗后蓟马等害虫危害,开沟尺度同上所述。2、播种时间:根据天气、温度等确定播种时间;2米拱棚一般最早在清明前10天即可播种,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或者倒春寒等延后播种。6米大棚比小拱棚提早半个月左右。测量地温在16°以上即可播种。(测量地温的方法:地表以上10公分的温度)3、姜芽摆放:姜芽的朝向南偏西2点钟方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最好,可以使大姜斜向生长,节约用地。4、播种方法:先施用沟底肥,沟底肥应该包括钙肥等+中微量元素肥(硼铁锌等),微生物菌肥或菌剂5袋*40公斤左右,控释肥或者缓释肥25公斤,菌剂及防治根结线虫的药剂(阿维菌素或者噻唑膦等颗粒剂)等;撒施控释肥注意:控释肥外表已经覆膜,撒进土壤以后不要用铁耙等农具勾耙肥料以防破坏覆膜;播种:用吲哚乙酸或者芸苔素内酯、噻虫胺、宝路浸种或者喷雾以后再播种;覆土:深度3—4公分。覆土深度非常关键,必须严格执行操作,低于3公分的覆土深度,姜芽生长迅速,长出来的姜芽为细长型,不利于后期大姜膨大;高于4公分的厚度大姜生长缓慢,容易造成沤根懒姜;浇水:主要是为了使土壤和姜芽紧密接触,不留空隙,防止冷空气吹伤姜芽;定植水一定要浇大浇透;喷施除草剂:一般使用二甲戊灵加乙氧氟草醚即割地草,注意浇完水再喷除草剂的时候一定等水渗完再喷施除草剂,否则除草剂随水下渗容易伤害姜芽,还不能发挥除草封地面效果;喷过除草剂的地方不能再在上面踩踏,否则降低除草封地效果盖膜,当天完成,不要让姜芽露天过夜,便于迅速提升地温,促进姜芽生长。对于2米拱棚适合使用2.2米的薄膜,厚度为0.mm。支撑薄膜的竹皮或者冷拔筋一般间隔1米远,间隔太远了后期刮风容易吹开薄膜;垄沟内两个薄膜交叉的地方盖膜的时候挖一个三角形深坑。压实:否则浇水的时候容易被水冲开。五、苗期管理1、四月底搭遮阳网网拉松点可以增加使用年限同时增强遮阴效果,但是需要固定结实防止大风吹网;最好地块四周都搭上遮阳网,在遮阳的同时也可减少后期飞蛾的入侵;西侧一定要搭上遮阳网,防止下午强光照射;2米棚遮阳网一般用2.8米到3米的遮阳网,实际宽度为2.6米,正好可以遮4沟2棚生姜;搭遮阳网宜早不宜晚。2、前期气温低,如果棚内温度过高,开顶孔放风,防止形成对流导致夜间温度过低,不利于大姜生长。3、随着气温升高,夜间最低温度也能保持大姜正常生长的时候(一般要求棚内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20℃),可开侧孔或在棚室两头开孔形成对流,使棚内温度下降到适合大姜生长温度区间。4、生长适温:出苗前棚内温度不超过35℃,出苗后棚内温度不超过30℃为宜,正常生长适温为22到28℃。5、浇水及施肥定植上以后根据墒情15天左右第一次浇水;以后10到15天浇一次水;随着温度上升7天左右浇一次水。前期随水冲施生根剂或者生物菌剂促进大姜迅速生根,中后期冲施生物菌肥等疏松土壤,冲施大中量元素水溶肥补充营养物质。注意:控温控湿非常关键,否则容易烤苗。同时可以安装喷灌降温,安装滴灌冲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6、大姜生长是先姜芽分化生成仔姜孙姜,然后再提苗。所以在前期提苗过快影响姜芽分化六、中后期管理1、5月25日以后病虫害管理措施防治钻心虫、甜菜夜蛾(依力克王炸,黄浦);防治蓟马,小麦成熟期,转移到大姜田;小麦田成熟的时候冲施噻虫嗪,一亩地1到2瓶,吸收传导叶片,蓟马喜欢阴暗,趋避强光;浇水快要完成的时候加药效果更好;防治根结线虫(使用5%阿维菌素1—2L(B2效果更好)。现在冲施一遍,小培土后冲施一遍,大培土前冲施一遍;此时慎用噻唑膦,操作不当容易伤根;建议使用乳油类,易溶解吸收、并且速效性好,不建议使用悬浮剂或者微囊悬浮剂,因为成本高、药效慢、容易产生抗性;同时防治腐霉根腐病烂脖子(盖唯哚+势克)根腐病等病害。平膜姜3叶1芯期、拱棚姜4叶1芯期开始分化仔姜;分化仔姜越多越粗壮产量越高;分化元宝姜、双片姜;加大放风,使白天夜晚温差变大,夜间温度低,促使养分回流;夜温高的话生长点直立,生长点下部的两片叶也是直立的,说明夜间温度高,大姜营养充足,此时可以加大放风,降低夜温,促使光合营养回流;如果生长点折弯,下部叶片折弯,说明需要继续补充营养;在二芽叶片展开之前不要冲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否则N元素过量可能会造成病害严重发生;齐苗组合用地欢或海优根,持续生根,控制长势(营养控旺,催生仔姜),不宜过高;冲施含中微量元素的营养液体肥。2、盖膜的地块不容易产卵,虫害较少;盖膜地块湿度大,姜叶旺盛。4、随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sj/7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