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驱寒温肾从ldquo足r

程少为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703.html

本文整理自12月14日《吃喝玩乐大搜索》当期王波大夫直播内容。

大雪节气后我们生活中要注意关节保暖,膝关节、踝关节。另外肚脐和颈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因为后肩颈部的大椎穴,和前颈锁骨附近的天突穴如果保护不好,寒气容易从中侵入身体,直接影响胃肠功能。

特别专题:冬季泡脚

一年四季是否都适合泡脚

一年四季都适合泡脚。春天泡脚可以帮助阳气升发同时防止阳气生散太过;夏天泡脚可以祛暑湿;秋天泡脚可起到润肺、润肠;冬天则有温煦作用。

不仅每个季节适合足浴的药材不同,根据每年的气候特点不同,足浴的药材也不一样。今年从下半年开始临床上胃、肠道不适;脾、胃不合的患者与往年相比有大量增加。这是因为今年天气与往年相比冷得早,寒气更胜,对脾胃的压力大。往年冬季泡脚主要以温肾为主,今年要再加上补脾阳的药物。

泡脚适不适合老人、孩子、

成年人,所有的人?

三岁以上的人群都可以泡脚。但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糖尿病病人对末梢神经不敏感,要注意控制水温不要太高,以防伤害皮肤。

二,局部有皮肤病的人群要因人而异,因药而异。一些药物足浴针对某一种皮肤病有治疗的作用。

三,心血管患者以及岁数大的人群,泡脚时间不要太长,控制在15-20分钟即可。太长容易造成血液循环往身体末梢存积,会造成中心供血下降,造成心慌等不适感。

四,3岁以内的孩子,如果以足浴作为治疗纳药的方式,可以遵医嘱进行。3岁以上的孩子平时泡脚要注意泡脚时间不要过长,水温不要过高。

中医认为22~28分钟是一个身体循环。因此泡一次脚在半小时左右比较合适。孩子的泡脚时间减半15分钟左右即可

泡脚分为几种,只用热水水温有温热的体感程度即可。如果是药物足浴,发散性的药物如生姜、紫苏、荆芥。这时泡的时候人体感受的热量是在人的头部、颈部。微微有汗时效果刚好,如果汗出的比较多,要注意补水防止出现脱水的情况。

活血的药物、暖胃的药物、温中的药物,泡这几种药物时如果臀部八髎穴微微出汗,说明药物达到作用效果。如果泡脚时间过长容易耗伤身体内的正气。

泡脚水面的高度应该做到因人而异。如果关节痛如髋关节、膝关节、以这个为治疗目的,我们泡脚的水位可以高一点。一般普通泡脚,水位到脚踝部一横掌的距离,即三阴交的位置即可。

中药足浴能不能一副药一盆水泡全家?

用中药包足浴主要的好处就是针对个人有自主平衡纳药的作用。同时也会通过经络把身体内的寒湿等杂质排泄出去。如果一盆中药泡脚汤多人使用,一是不能保证药力针对个人是否纯粹。另外是否在纳药过程有别人排出的杂质混入。因此不建议一副药泡全家。如果想一包泡多人建议把药材足浴包熬5-10分钟,在将药液分到不同人的洗脚盆中。

听众

Qustions

问答

Answers

今年38,慢性荨麻疹已经10多年了,请问中医有什么好的治疗的方法吗?

中医讲“肺主皮毛”“大肠和肺相表里”。荨麻疹本身表现在皮肤上,但实际是肺和大肠排泄的一个方式。肺和大肠是维持身体免疫力比较重要的脏器。荨麻疹经常被认为是过敏性的,其实这是免疫力过低的表现。因此我们治疗荨麻疹不能只停留在抗过敏的阶段,应该以肺、肠、脾、胃为对象入手调整身体免疫力。因此建议您找中医门诊调一下整体的免疫力。

特别提醒,进入冬季,鱼、虾、辛辣、羊肉、烧烤都会刺激到敏感皮肤的食物,可能成为荨麻疹的诱发因素。因此尽量避免或少吃。

为什么随着年纪和每年的不同,过敏源会发生变化?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喻成皮筋,年轻的时候“皮筋”的弹性比较好,当身体处在免疫力失衡的状态,身体还可以靠“弹性”来调整。当我们长期熬夜或辛劳的时候,还有当年岁逐渐变大的时候,身体的“弹性”就会下降,身体免疫力的调节功能就会变差,这时身体的失衡状态会更容易显现出来,一些过去没有的过敏症状就会出现。

两岁半的女宝宝,晚上睡觉总哼唧感觉挺难受的,一晚上好多次一次有个3~5秒,已经持续一周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最近在临床比较常见。我们说过今年的寒气比往年都要重,当寒气伤了胃肠,使胃肠的运转不顺畅,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体的其他器官休息了,但是胃肠仍然在运转,如果胃肠运行不畅,孩子会有磨牙哼唧的表现。建议晚上睡觉前给孩子捏捏脊。

另外还可以搓一搓手心。看看孩子早起时,舌苔厚不厚,是否嘴里有异味。晚上的时候看看手掌大小鱼际处是否特别红。

如果有以上症状,可以在孩子掌心劳宫穴,按顺时针3下,逆时针1下,揉揉手掌心。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胃肠在睡觉前有一个预热的过程。

最近给孩子喝了冬瓜白萝卜香菜水,大概两周,孩子有口气的状况改善不大,为什么?

用冬瓜白萝卜香菜水,清除身体内胃和三焦中的湿热造成的口气异味,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口腔异味。另外我们常推荐大家在节气前后期间使用,缓解这个期间胃和三焦的压力。如果平时持续有口气这种情况,可能不止是胃和三焦的问题,肠、小肠的吸收功能不好造成积食,也会产生口腔异味。

像冬瓜白萝卜香菜水这种保健方是在免疫力释放没有那么差的情况下,可以对于症状有适当缓解的作用。如果经常出现,我建议还是从根本上用中药去调理一下。

为什么总感觉中医吃中药治病慢?

中医看病是以调整阴阳平衡为依据的。看中医的时候每个大夫调整平衡的方法和角度不一样。经常一个病人生病找不同的中医大夫看病,每个大夫对病的判断都不一样,用的药也不一样,但往往都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把人体当做一个被子,日常套被套的时候,被套就是阳,被子就是阴,如何把被套和被子套的平顺那?看病如同把被套和被子抹平顺了。有的医生可能调这个角,另一大夫从另一个角扽。因此不同的医生得的结论是否相同并不重要,这只是他们选择入位点不同。只要跟着调整一个周期就可以,这个周期跟大夫的不同就会有快有慢。

再举个扶树的例子,树现在歪了,有的人可能去扶树枝、有的人可能去扶树干、有的人可能去调整树根。这中间的不同造成发挥的效果及疗程有很大差异。所以不能简单说中医治什么病是快是慢,如果是从根上治疗效果应该很快。

如果一副中药吃了5、6天症状没有改善,是不是要换方子?

日常看中医的时候,看一个大夫应该跟一段时间。建议大家至少复诊三次,不要频繁换医生。因为每个大夫的入位点不一样,效果是否能很快显现都不一样。但是调三次左右,大夫对你身体进行调整的效果或多或少都会显现的。

两岁三个月的女宝宝,近一周身上总长大疙瘩,不像湿疹那种连片,就是偶尔冒出一两个比较大,类似于像蚊子咬完之后的大包,有点痒,这是不是消化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呢?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毛囊的炎症,说明这个孩子有郁热,内热比较重。主要的问题可能在胃火上。两岁左右的儿童也不要用药,多喝点水,注意观察观察。可以用生姜大枣水(点击链接看详细内容),拿一片生姜一个大枣,每天晚上5点钟给他稍微调一调胃气就可以了。

另一种情况就是丘疹性荨麻疹,是一些小虫子的叮咬产生的一种皮肤的过敏反应。家长还要注意一下病史。

两岁多的孩子口水很多,而且不停,有什么好的办法。

口水很多不停的情况说明这个孩子脾肾的精气不是很足。可以用芡实,适当的打点粉,放入日常吃的食物中。两三天吃一次,吃2~3个星期,看看能不能缓解。

另外两岁多还可能还在长牙,一定要观察一下孩子的实际情况。

图文转载自

中医点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sj/6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