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广播电视金牌主持人郭力和您聊健康
郭力导读: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一直以来,关于姜的传言和问题还真不少——晚上不能吃姜,毒似砒霜!发芽的生姜不能吃,有害健康!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啊?......搞不清楚根本没法安心吃姜!生姜到底有啥功效?如何科学吃生姜?别急,今天就给大家说清楚,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1、降温提神增进食欲
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病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50克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
2、抗菌防病治疗肠炎
试验证实,生姜干粉可缓解晕动病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效率达90%左右,且药效可持续4小时以上。民间用吃生姜的办法防止晕车、晕船,有的用生姜片贴内关穴,有明显的防晕效果。
盛夏季节,细菌生长繁殖异常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肠胃炎,此时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茶用沸水冲泡后饮用,能起到防治作用。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生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
3、开胃健脾防暑救急
夏天,人们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对着吹,很容易受寒,引起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将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中医认为生姜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脑。夏季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时,用姜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过来。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及胸闷恶心的病人,适当吃点生姜汤大有裨益。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里面就含有生姜的成分,目的就是驱风健胃和提神醒脑。
早晨吃生姜3大养生功效
民间俗语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这是为什么呢?生姜之所以不宜在夜间食用,是因为生姜含有姜酚,姜酚能够刺激肠道蠕动,白天可以增强脾胃作用,夜晚则成了影响睡眠伤及肠道的一大问题,故夜晚不宜食用。
早在春秋末期,先师孔子就已认识到食用生姜能抗衰老。他晚年时常说“每食必姜”、“不撒姜食,不多食。”意指一年四季食不离姜,但每次不宜多吃。在饱尝战祸、颠沛流离,人平均寿命很低的时代,孔子能活到73岁,与重视食用生姜不无关系。
晚上吃姜,毒似砒霜?
众所周知,砒霜是剧毒,吃了会要命。很多人做晚餐的时候都会用到姜,如果晚上吃姜真的毒似砒霜,那多少人早已一命归西了。总之,“毒似砒霜”就太夸张了,如果把这句话理解为“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姜有害”,大家就更好理解。
中医认为,夜里是阳气收敛之时,天地之气都闭合了,人需要静养。而姜性温味辛主发散,如果摄入过多,则会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白天吃姜有益,晚上不宜吃姜。此外,晚上能不能吃姜,得看体质。就每一个个体而言,体质有寒热之别——
热盛的人,经常感到身体有各种热的表现,这类人无论白天、晚上都不宜吃姜,而应该多吃寒凉的食物;
寒气大的人,经常感到全身有各种冷或怕冷的表现,晚上如果能有姜汤驱寒,则身暖眠安,平时可以多吃温热的食物。
发芽的生姜,还能不能吃?
能吃!
发芽的生姜没有毒,只是姜本身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就会慢慢减少,姜也会变得干瘪粗糙,风味下降。
需要提醒的是,发芽的姜比较容易腐烂变质,“烂姜”就不能吃了。
保存贴士:生姜不宜放冰箱保存,放在阴凉通风处就行了。温度太低或太高,生姜都容易腐烂。
吃姜要不要去皮?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去不去皮,可是有差别的呢!姜肉与姜皮的作用并不相同:姜肉性温,可发表健胃、止呕解毒;姜皮性凉,能够行水、消肿。皮的去还是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去皮的情况:
①一般做菜,为了保持姜的药性平衡,建议留姜皮,但做寒凉性菜肴时,要用姜来调和寒性,就要去皮。
②姜皮“利水”,用来治疗水肿时就要用带皮姜。
③如果水肿患者体内有热,比如有口腔溃疡、口臭、便秘等症状,最好只用姜皮,不用姜肉,以免热上加热、火上浇油。
去皮的情况:
用姜治疗风寒感冒时,最好去皮,因为姜皮性凉且能止汗,不利于解表发汗;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也应去掉姜皮。
郭力ng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