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后吃好3样喝好3样清热消暑祛邪

窗台边上,蝉鸣声响,夏天的气息一天比一天浓烈。夏至过后,养生在吃喝上,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吃好3样

吃热:以热制热

夏天那么热,为何还要吃热?吃点凉快的食物降降暑气,不是比较好吗?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由内而外的散发出去,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可通过食用热性的食物,让体内的阴阳达到一个平衡。

反观食冷时,冷气侵入人体,身体就被冰镇住了,热气不好泄出来。而吃点热食、喝点热汤,能让温热之气驱动能量流转,通过出汗让热气更好的排出。

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微微出汗之后,常感到一种身心舒畅的微凉之感。

注意,这里的“热”说的是温热,食物过烫,容易损伤食道,久而久之,会增加食道癌的高发,不建议吃太烫的食物。

吃红:防心火、清燥热

《黄帝内经》载:五脏有五行,五行有五色,五色入五脏。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五色白青黑红黄,以及五脏肺肝肾心脾。

炎热天气,阳气最盛,心则是主阳气的脏器,“心与夏气相通应”,而红色食物五行属火、入心经,此时适当多吃些,可以防心火、清燥解热,让你安稳过暑天。

推荐大家可以吃西红柿、西瓜、胡萝卜、红豆等红色食物。

吃苦:除烦躁、消暑气

时常听人说,夏日吃苦,胜似进补。这话可没说错。

苦味食物能刺激胆汁、胃液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

此外,苦味的食物还能出邪热,能帮助除烦躁、消暑气,今夏吃点有补益。

生活中,可以吃点苦菜、苦瓜、莴笋等。

喝好3样

老鸭汤:养胃生津

中医云,暑伤气。天热时,肌肤腠理疏松,阳气外泄。所以,暑热的季节里,人多少会有些虚劳。怎么办?补为上!

但此时燥热仍在,补得太过容易上火,故而,补物的选择上,应是清补。

鸭子性味甘凉,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如是说,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所以鸭肉也成了夏日最好的进补品。

★老鸭冬瓜薏米汤

材料:老鸭肉半只、炒薏米50克、冬瓜克、生姜(带皮)5片、陈皮5克、盐适量、白胡椒粉少许。

做法:炒薏米提前用水浸泡30~60分钟,冬瓜洗净切块,老鸭切块焯水后与姜片同炒备用。所有材料放入汤锅,加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1.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胡椒粉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祛湿。

注意:此汤性稍寒凉,久病之人、脾胃虚寒、女性月经期及孕妇慎服。

姜枣茶:温阳散寒

夏天到,很多人喜欢吹空调、吃冷饮,易使得寒气入侵体内,长期以往,会使得寒气收敛,导致肌肉紧张,经络不畅通,影响全身气血运行,典型表现为手脚冰凉。

而这时若能喝点姜茶,能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生姜味辛、性温,有温阳散寒、温肺化痰和暖胃的作用,尤其适合在空调房里受寒的女性。

★姜枣茶

做法:生姜5~10克切片(约4~5片),红枣2~3个,掰开去核,锅中加水毫升,煮开后再煮约10分钟即可,趁热饮用。

觉得辣味太浓的,可以适当加红枣或水。

注意:本身有胃溃疡或出血性疾病,不宜饮用。

绿豆汤:清热降火

绿豆可是个好宝贝。尤其是在夏天,看着绿衣包裹的绿豆,就已经顿觉凉意。中医认为,绿豆性偏凉,能清热降火、消暑止渴、滋养脾胃、利尿下气等功效。

炎炎夏日,太阳炙烤着大地,也常让我们火气上头,出现目赤肿痛、牙龈咽喉痛、耳鸣或鼻出血等不适,此时若能喝上一碗绿豆汤,火气很快便能泻下去,浑身都舒坦。

★绿豆加一物,养生功效翻倍

绿豆+海带:消暑止咳、利尿润肤

绿豆+西瓜皮:消暑解渴、散热降温。适用于食少口渴、低热者。

绿豆+莲子:补益清热、健脾祛湿

绿豆+酸梅:生津止渴,能去痱子,适用于体质壮实者。

绿豆+菊花:利湿祛火,适用于胃火口臭者,症见口舌生疮、牙痛、小便黄等。

绿豆+百合:清热解毒。适用于夏日心烦、口干、出汗者。

注意:体质寒凉、脾胃虚寒(常四肢寒凉、腹泻、腹胀)之人,不宜多喝绿豆汤,每次最多半杯(约毫升)为上限,以免造成脾胃不适。经期女性,也尽量不喝,避免引起气滞血瘀、痛经等症状。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

右下角你点一个“在看”

小编工资涨5毛

编辑:SOLA

大家都在看点击图片即可阅读点个在看,健康度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sj/5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