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年2月2日星期日晴气温6-18℃
NO.33伏翼
伏翼,味咸,平。主目瞑,明目,夜视有精光。久服,令人喜乐,媚好无忧。一名蝙蝠。生川谷。
《吴普》曰:伏翼,或生人家屋间,立夏后,阴干。治目冥,令人夜视有光。
《名医》曰:生太山,及人家屋间,立夏后采,阴干。
案《说文》云:蝙、蝙蝠也,蝠、蝙蝠,服翼也。《广雅》云,伏翼,飞鼠,仙鼠,也。《尔雅》云:蝙蝠服翼。方言云:蝙蝠,自关而东,谓之伏翼,或谓之飞鼠,或谓之老鼠,或谓之仙鼠,自关而西,秦陇之间,谓之蝙蝠,北燕谓之,李当之云:即天鼠。
摘自《本草纲目》
[时珍曰]《本经》中品有伏翼条,又有天鼠屎,今依《李当之本草》合而为一
蝙蝠(音编福)、天鼠《本经》、仙鼠《唐本》、飞鼠《宋本》、夜燕。
[恭曰]伏翼者,以其昼伏有翼也。[时珍曰]伏翼,《尔雅》作服翼,齐人呼为仙鼠,《仙经》列为肉芝。[别录曰]伏翼生太山川谷,及人家屋间。立夏后采,阴干。天鼠屎生合浦山谷。十一月、十二月采
[弘景曰]伏翼非白色倒悬者,不可服。
[恭曰]伏翼即仙鼠也,在山孔中食诸乳石精汁,皆千岁,纯白如雪,头上有冠,大如鸠鹊,阴干服之,食之令人肥健,寿千岁。(看官,别急,事实并非如此)其大如鹑,未白者已百岁,而并倒悬。其石孔中屎,皆白如大鼠屎。下条天鼠屎,当用此也。其脑重也。其屎皆白色,入药当用此屎。
[颂曰]恭说乃仙经所谓肉芝者。然今蝙蝠多生古屋中,白而大者盖稀。其屎亦有白色,料其出乳石孔者,当应如此耳。
[宗奭曰]伏翼白日亦能飞,但畏鸷鸟不敢出耳。此物善服气,故能寿。冬月不食,可知矣。
[时珍曰]伏翼形似鼠,灰黑色。有薄肉翅,连合四足及尾如一。夏出冬蛰,日伏夜飞,食蚊蚋。自能生育,或云鼍[tuó](扬子鳄)虱化蝠,鼠亦化蝠,蝠又化魁蛤,恐不尽然。生乳穴者甚大。或云燕避戊己,蝠伏庚申,此理之不可晓者也。若夫白色者,自有此种尔。仙经以为千百岁,服之令人不死者,乃方士诳言也。陶氏、苏氏从而信之,迂矣。按∶李石续博物志云∶唐.陈子真得白蝙蝠大如鸦,服之,一夕大泄而死。又宋.刘亮得白蝙蝠、白蟾蜍合仙丹,服之立死。呜呼!书此足以破惑矣。其说始载于抱朴子书,葛洪误世之罪,通乎天下(看官,李时珍在此非常愤怒指出葛洪之罪)。又《唐书》云∶吐番有天鼠,状如雀鼠,其大如猫,皮可为裘。此则别是一种鼠,非此天鼠也。
伏翼
[修治][斅曰]凡使要重一斤者。先拭去肉上毛,及去爪、肠,留肉、翅并嘴、好酒浸一宿,取出以黄精自然汁五两,涂炙至尽,炙干用。(作为药用的蝙蝠,中药炮制鼻祖雷斅对于蝙蝠的炮制也是要求极高的)
[时珍曰]近世用者,多煅存性耳。[气味]咸,平,无毒。
[甄权曰]微热,有毒。
[之才曰]苋实、云实为之使。(这里的苋实可能是指苋菜,白苋)
[主治]目瞑痒痛,明目,夜视有精光。久服令人喜乐媚好无忧《本经》。
[日华曰]久服解愁。疗五淋,利水道。别录:主女人生子余疾,带下病,无子。苏恭:久咳上气,久疟瘰疬,金疮内漏,小儿鬾[jì](传说中的小儿鬼)病惊风(时珍)。
藏器曰∶五月五日,取倒悬者晒干,和桂心、薰陆香烧烟,辟蚊子。夜明砂、鳖甲为末,烧烟,亦辟蚊)。
[发明]
[时珍曰]蝙蝠]性能泻人,故陈子真等服之皆致死。观后治金疮方,皆致下利,其毒可知。本经谓其无毒,久服喜乐无忧,日华云久服解愁者,皆误后世之言。适足以增忧益愁而已。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此处李时珍指出蝙蝠的毒性,神农本草经和日华子本草的表述误导后世)
[附方]旧二,新九。
1.仙乳丸∶治上焦热,昼常好瞑。用伏翼(五两重)一枚(连肠胃炙燥),云实(微炒)五两,威灵仙三两,牵牛(炒)、苋实各二两,丹砂、雌黄、铅丹各一两,腻粉半两,为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七丸,木通汤下,以知为度。《普济》
2.久咳上气十年、二十年,诸药不效。用蝙蝠除翅、足,烧焦研末。米饮服之。《百一方》
3.久疟不止范汪方:蝙蝠七个,去头、翅、足,捣千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清汤下。鸡鸣时一丸,禺中一丸。久疟不止伏翼丸∶用蝙蝠一枚(炙),蛇蜕皮一条(烧),蜘蛛五枚(去足,研如膏),鳖甲一枚(醋炙),麝香半钱,为末。五月五日午时研匀,以蜘蛛膏入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温酒下五丸。《圣惠方》
4.小儿惊痫用入蛰蝙蝠一个,入成块朱砂三钱在腹内,以新瓦合,煅存性,候冷为末。空心分四服(儿小,分五服),白汤下。《医学集成》
5.小儿慢惊返魂丹∶治小儿慢惊,及天吊夜啼。用蝙蝠一枚(去肠、翅,炙黄焦),人中白、干蝎(焙)、麝香各一分,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乳汁下三丸。《圣惠方》
6.多年瘰疬不愈∶神效方∶用蝙蝠一个,猫头一个,俱撒上黑豆,烧至骨化,为末掺之(干即油调敷),内服连翘汤。《集要》
7.金疮出血不止,成内漏。用蝙蝠二枚,烧末。水服方寸匕,当下水而血消也。《鬼遗方》
8.腋下狐臭用蝙蝠一个,以赤石脂末半两涂遍,黄泥包固,晒干煅存性。以田螺水调涂腋下,待毒瓦斯上冲,急服下药,行一二次妙。《乾坤秘韫》干血气痛蝙蝠一个,烧存性。每酒服一钱,即愈。《生生编》
9.妇人断产∶蝙蝠一个烧研,以五朝酒浮调下。《摘玄方》
脑[主治]涂面,去女子面。服之,令人不忘(苏恭)。
血及胆[主治]滴目,令人不睡,夜中见物(藏器)。弘景曰∶伏翼目及胆,术家用为洞视法。
天鼠屎(本经)
[释名]鼠法(本经)、石肝(同上)、夜明砂(日华)、黑砂星。弘景曰∶方家不用,俗不识也。李当之曰∶即伏翼屎也,方言名天鼠尔。
[修治][时珍曰]凡采得,以水淘去灰土恶气,取细砂晒干焙用。其砂乃蚊蚋眼也。
[气味]辛,寒,无毒。
[之才曰]恶白蔹、白薇。
[主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血气,破寒热积聚,除惊悸《本经》。
去面上黑皯[gǎn](皮肤黧黑枯槁)《别录》。
烧灰,酒服方寸匕,下死胎(苏恭)。
炒服,治瘰疬。《日华》
治马扑损痛,以三枚投热酒一升,取清服立止,数服便瘥(苏颂。出《续传信方》。
熬捣为末,拌饭与一岁至两岁小儿食之,治无辜病,甚验。慎微治疳有效。宗奭治目盲障翳,明目除疟(时珍)。
[发明][时珍曰]夜明砂及蝙蝠,皆厥阴肝经血分药也,能活血消积。故所治目翳盲障,疟鬾疳惊,淋带,瘰疬痈肿,皆厥阴之病也。按类说云∶定海徐道亨患赤眼,食蟹遂成内障。五年忽梦一僧,以药水洗之,令服羊肝丸。求其方。僧曰∶用洗净夜明砂、当归、蝉蜕、木贼(去节)各一两,为末。黑羊肝四两,水煮烂和,丸梧桐子大。食后熟水下五十丸。如法服之,遂复明也。
[附方]旧一,新十三。
1.内外障翳:夜明砂末,化入猪肝内,煮食饮汁,效。《直指方》
2.青盲不见∶夜明砂(糯米炒黄)一两,柏叶(微炙)一两。为末,牛胆汁和,丸梧桐子大。每夜卧时,竹叶汤下二十丸;至五更,米饮下二十丸,瘥乃止。《圣惠》
3.小儿雀目∶夜明砂一两,微炒细研,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每米饮下五丸。一方∶加黄芩等分为末。米泔煮猪肝,取汁调服半钱。《并圣惠》
4.五疟不止简要济众∶用夜明砂末,每冷茶服一钱,立效。
5.圣惠∶治疟发作无时,经久不瘥。用蝙蝠粪五十粒,朱砂半两,麝香一钱,为末,糯米饭丸小豆大。未发时,白汤下十丸
6.胎前疟疾∶夜明砂末三钱,空心温酒服。《经验秘方》
7.咳嗽不止∶蝙蝠去翅足,烧焦为末。一钱,食后白汤下。《寿域神方》
8.小儿鬾病∶以红纱袋盛夜明砂,佩之。《直指方》
9.一切疳毒∶夜明砂五钱,入瓦瓶内,以精猪肉三两薄切,入瓶内,水煮熟了。午前以肉与儿食,饮其汁,取下腹中胎毒。次用生姜四两,和皮切炒,同黄连末一两,煮面糊丸黍米大。食前米饮服,日三次。《全幼心鉴》
10.耵耳出汁∶夜明砂二钱,麝香一字,为末。拭净掺之。《圣济》
11.溃肿排脓∶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为末,入干砂糖半两。井水调敷。《直指方》
12.腋下狐臭∶夜明砂末,豉汁调敷。同上
13.风虫中(?字)牙痛∶夜明砂(炒)、吴茱萸(汤泡,炒)等分为末,蟾酥和,丸麻子大。绵裹二丸含之,吐涎。《普济方》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资料显示,蝙蝠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万年,几乎与恐龙同时代,但恐龙灭绝了,蝙蝠却存活至今。当前,全球共有种蝙蝠,约占所有哺乳动物种类的1/5,如此多的种类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了极为寒冷的南北极、极偏僻的海岛之外,从亚寒带到热带,从大陆到海岛,都有蝙蝠的身影。它们高度适应多种环境,即使在青藏高原或是西伯利亚,人们仍然能发现蝙蝠的出没。这些,恰恰反映出蝙蝠在生物演进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功。
蝙蝠堪称动物界的奇葩,它小小的身躯里容纳着超过种病毒,其中不乏SARS、埃博拉等大名鼎鼎的病毒品类,俨然一个“移动的病毒库”。这些病毒,单拎出来任何一种,都足以令人闻风丧胆,却能与蝙蝠“和谐共处”,着实令人称奇。
究其原因,由于长期处于飞行状态,蝙蝠的新陈代谢水平要远远高于一般的哺乳动物;超快的新陈代谢速度会让蝙蝠体温升高,以超过40度的体温到处乱飞已是家常便饭;而这又潜移默化地造就了蝙蝠无比强大的免疫系统,其“百毒不侵”也就在情理之中。
也正是这种“移动病毒库”的身份,又赋予了蝙蝠极大的医学价值。与其疫情爆发时抱佛脚,倒不如率先对蝙蝠体内的病毒进行充分研究,这样才能把潜在的健康风险降到最低,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或预防。
然而,就是这样特殊的蝙蝠,却偏偏与人类历史上的多次疫病扯上关系。
从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马尔堡病毒、欧洲蝙蝠丽沙病毒、梅那哥病毒、埃博拉病毒,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乃至当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nCoV),这些令人胆寒、给人类带来巨大麻烦和损失的病毒,追根溯源都能找到蝙蝠头上来。大概这便是不少人对蝙蝠深恶痛绝的原因吧。
可是,“锅”真的应该让蝙蝠来背吗?
平心而论,由于特殊的生活习性使然,蝙蝠及其所携带的病毒并不会主动找上人类,即便是人们已经感染上的病毒,大多也是通过果子狸等“中间宿主”,而非直接来自蝙蝠。
问题就在于,包括蝙蝠和那些“中间宿主”在内的一系列野生动物,都作为野味被端上了人类的餐桌。
就像这个调侃蝙蝠的段子所言:
“凭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昼伏夜出,努力扮演一个孤独的潘多拉盒子,而且长得真的是一张死神脸,万万没想到……还是扛不住被吃……这生生世世的努力,终究还是错付了……”
原本可以人畜无害的蝙蝠,却鬼使神差地成了“万恶之源”,这究竟是谁的错?
请看一只蝙蝠的自述:
我已经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