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在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人们发现中医中药可用于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现就中医中药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
应用以健脾祛湿为主的中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例,具体方剂组成:柴胡、半夏、茯苓、白术、丹皮、泽泻、山楂、枳壳、大腹皮、薏仁,若临床见有郁热内积者加大黄、黄柏;肾虚气怯者加仙茅、补骨脂、杞子;气滞血瘀者加莪术、川芎、丹参》人组病例西药剂量一般不变,同时加服上述中药,每日2剂,3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若效果不显可续服一疗程,结果发现显效(体重减轻3kg/月)38例,有效(体重减轻1?2kg/月)56例,无效(体重减轻Ikg以下/月)26例,经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78.3%,其中显效率31.7%,人均体重下降1.8公斤/月。
2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
应用熟地克煎浓汁ml,每日晚顿服,连服3天,治疗例药源性便秘,结果有效例(93%),无效8例(7%)。
应用番泻叶治疗药源性便秘60例,取番泻叶克,加水ml,置电浴锅内加温至90°C持续60分钟,用纱布过滤去除药渣,加蒸馏水配成0ml,即得10%番泻叶液。每日上午9时服药ml,有效率为98%。
3药源性肠梗阻
应用自制通肠安消汤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肠梗阻3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安消汤由大黄l0g、枳实8g、郁李仁15g、番泻叶10g、厚朴10g、元明粉6g、黄芪20g、党参12g、当归15g、甘草5g组成。在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以安消汤保留灌肠,每次ml,保留3小时以上,2次/日。观察1天,如无效则改为3次/日,可重复使用。在保留灌肠的同时暂禁食、禁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结果:30例在灌肠24小时内排便,2例灌肠次数增至每日3次,均于48小时内排便。
在灌肠减压基础上加用电针及穴位注射治疗药源性肠梗阻22例,电针穴为肢体的天枢、中脘、大肠俞,常规消毒皮肤后快速刺入穴位0.8?1.0寸,得气后接通G-型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频率为次/分,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时间为20分,每日2次,2天为1疗程。穴位注射取足三里穴,用2ml注射器抽取丹参注射液2ml,消毒皮肤后刺人穴位,针尖向上,然后注射药液。每日2次,2天为1疗程。结果:痊愈19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
4氯氮平所致流涎
应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方用茯苓、桂芝、白术、半夏、生姜、熟地、甘草、泽泻、当归、黄芪等。以水0ml浸20分钟,浓煎至约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7天为一疗程。根据患者情况,最少的一个疗程,最多的三个疗程。治疗37例,结果流涎消失或明显减少23例,中度减少11例,轻度减少或不明显2例,未完成治疗1例,总有效率91.89%。
应用自制黄元散(生大黄烘干研细粉,取元明粉等量,与大黄粉混合分装,每包5克)每人次5?5克,每日2?3次冲服,可随病人每日排便次数适当增加或减少服药量,以大便控制在每日1次为宜。治疗氯氮平所致口涎增多31例,结果发现有明显疗效。
应用缩泉丸(由益智仁、乌药、山药组成,每味药的剂量相等研末、过筛,炼蜜为丸,每丸9g)每次1丸,3次/日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38例,并与多虑平治疗32例做对照,结果发现缩泉丸对轻中度流涎的有效率为%,对重度流涎的有效率为83%。
应用吴胆散外敷穴位治疗氯氮平流涎副反应8例,制剂配备:将吴萸子、胆南星以3:1的比例混合先研成细末,后加米醋,拌成泥状,密封在大瓶内备用。治疗方法:用吴胆散15克每晚病人睡眠前外敷一侧涌泉穴,用棚带固定,次晨解脱,每日一次,共治疗4周,治疗期间,氯氮平剂量维持不动。结果发现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率为%。
应用电针地仓、颊车、合谷三穴治疗氯氮平的流涎副反应例,治愈显效例、进步6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8.2%。
5精神药物所致遗尿
六味地黄丸治疗精神药物所致遗尿,早晚各2丸,治疗后遗尿7?15天消失者31例,16?30天消失者15例。
应用缩泉丸治疗氯氮平所致的遗尿3例,2例有效。
应用电针治疗氯氮平所致遗尿,取穴关元、三阴交为主穴,中极、肾俞、膀胱俞为配穴;常规消毒针刺穴位后,应用国产DX—1治疗仪治疗,调整输出量,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每日治疗一次,每次15分钟,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周,酌情继续治疗。结果显效35例(77.78%),进步8例(17.78%),无效2例(4.0%)。取上穴治疗氯氮平所致遗尿的依据为补关元、肾俞有充益肾气、固摄下元的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会穴,取其调补脾肾。又因本病为膀胱失约,故取膀胱募穴中极和膀胱俞,属俞募配穴,用以振奋膀胱功能。
应用电针结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药源性遗尿症84例,结果发现有效率为98%。
6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14例,剂量4g/d,疗程2周,并与VitB4、利血生治疗8例做对照,以白细胞回升至4.0x/L以上,且增加数在0.5x/L以上为有效,否则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有效11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2例,无效6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目前认为,精神药物使白细胞减少系变态反应或对骨髓造血机制的抑制,黄芪扶正升阳,可抗过敏,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又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升髙白细胞。
应用复方阿胶浆治疗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症20例,剂量60ml/d,并与鲨肝醇、VitB4治疗20例做对照,治疗6周,结果复方阿胶浆组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7%,而对照组分别为12例、5例、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方阿胶浆以补气养血,扶正为本,方中人参、党参、山楂补气健脾益胃,以滋生化,对造血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改善骨髓微循环,促进血细胞核糖核酸合成和多能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具有明显增高白细胞的作用。阿胶、熟地滋阴补血,能使白细胞增高,诸药合用可提高整个机体的免疫能力,改善造血功能。
应用电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18例,取穴双足三里,直刺2寸,双三阴交,直刺1.5寸,膻中平刺0.5寸,关元直刺1.5寸。针刺得气后,用上海医疗器械厂产治疗仪通电。选疏密波段,80c/m,电量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度。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每周6次,3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原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不加用任何升白细胞药物。治疗第2周白细胞开始上升,3周后平均恢复至5.0x/L,4?5周白细胞总数保持在5.6x/L范围。
7药源性闭经
应用健脾除湿、理气化痰之法治疗药源性闭经3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30例中气滞血淤型5例,痰湿内阻型19例,肝肾虚损型2例,气血亏损型4例。根据中医辨证处方,患者每日煎服汤药两次,早晚各温服一次,连续服用四周,观察期为三个月。结果发现经用苍附导痰丸加减处方痰湿内阻型有效率为68.42%,治愈率为57.89%,明显优于其它类型。
8精神药物所致口渴
应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63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口渴,剂量3g,每日3次,共用4周时间,其中3例脱落,治疗后口渴显著改善13例(21.6%),改善20例(33.3%),稍改善15例(25.0%),无效12例(20.0%)。此外,除皮肤瘙痒外,手足及身体发热、口苦、出汗增多、多尿等自觉症状也有改善。
9药源性口苦
应用龙胆泻肝丸(方药组成:龙胆草、柴胡、黄岑、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木通、甘草)治疗药源性口苦30例,并与安慰剂治疗29例做对照,结果发现口苦症状消失27例(90%),减轻3例,有效率为%,而安慰剂组有效率为20.7%。龙胆泻肝丸治疗口苦的机制尚待探讨。内经记载,“……数谋虑不决,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宜龙胆泻肝汤(丸)。
10精神药物所致肝损害
应用小柴胡汤浸膏颗粒,每日5?7.5g,疗程12周治疗精神药物所致肝损害81例。疗效评定:根据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分为4级,以GOT、GPT、7-GTP的变化为主并参考其他检査值。显效:3项以上改善;有效:1?2项改善;无效:没有变化或有的项目改善,有的一度恶化;恶化:1项以上恶化。结果显效39例(48.1%)、有效20例(24.7%)、无效15例(18.5%)、恶化7例(8.6%),总有效率72.8%。应用降酶灵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异常50例,用法:2粒,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降酶灵主要含五味子木脂素、皂甙、五仁醇等,每粒含五味子果仁的乙醇浸出物0.15g,该药对肝微粒药酶有诱导作用,能明显促进滑面内质网增生,使细胞色素P-、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氨基比林胶甲基酶的活性以及微粒体蛋白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降低GPT作用。
11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疹
应用参白汤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疹15例,方剂组成:苦参30g,白藓皮20g,大青叶15g,蒲公英15g,丹皮12g,生地15g,白茅根20g,生甘草6g。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加减:口干、舌红绛、小便短赤者加车前子、淡竹叶;热盛者加生石膏、知母;瘙痒剧烈者加地跋子、蒸百部;浮肿、脂水淋漓者加泽泻、茵陈;便秘者加生大黄、川厚朴。外治:病情较重,水肿、渗液、糜烂者,用内服药第三煎,放凉后湿敷患处。全部病例用药2?6剂后症状好转,一般3?15天痊愈,用药最多的1例为剥脱性皮炎,服药21剂治愈,有2例治愈后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复发,用参白汤再次治愈。
12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异常
应用地奥心血康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异常例,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服用地奥心血康0.2,每日三次,7天为一疗程,共3疗程,结果83%的异常心电图获得改善,各种异常的改善率为T波改善89%,S-T段改善85%,右束支传导阻滞80%,I0传导阻滞64%,II0传导阻滞57%。其治疗作用可能与该药减慢心率,减少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又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血流量,改善末梢循环有关。
13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水肿
应用地奥心血康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水肿3例,男2例,女1例,年龄17?36岁,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例服氯丙嗪?mg/d约20?25天后出现颜面及眼睑水肿,1例服氯氮平?mg/cU约30天后出现颜面浮肿及腹胀,加服地奥心血康?mg/d,2?3天浮肿消失。
14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症状
应用加味逍遥散加减治疗3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症状取得较好疗效。加味逍遥散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主治肝郁血虚影响脾气不和的征候。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主;当归、白勺补肝养血,助其柴胡的作用;三芍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伍入脾之茯苓白术为辅,以达补中理脾之效;炙甘草健脾并调和诸药。上述配合有养肝血柔筋脉及缓解紧张的作用,故对锥体外系症状有效》另外,肝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血虚不能濡养筋脉,也会出现筋脉拘急,肌肉震颤等,加上丹皮、梔子,清除三焦之火则火熄,筋脉得养,症状改善。
15利培酮所致男子乳房女性化
利培酮所致男子乳房女性化,在不停换利培酮的情况下,采用口服生麦芽30克煎剂1?2周后此副反应消失,其中有1例还加大利培酮之用量仍无此副反应复发。其治疗机制尚待探讨,从中医角度来看,生麦芽入肝、脾、胃三经,除有健脾消食作用外,尚有舒肝回乳之功效。
16小结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开始尝试将中医中药用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白细胞减少症、心电图异常、药疹、锥体外系症状、水肿,精神药物所致便秘、肠梗阻、遗尿、闭经、口渴、口苦、肝损害,氯氮平所致流涎,利培酮所致男子乳房女性化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多数为开放性研究,没有设立对照组,有些仅为病案报道,因此,研究结果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前瞻、随机、双盲、对照和大样本研究的验证。今后若能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则有可能为许多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白癜风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