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大叔一本洪应明菜根谭打天下,卖

粥绝配“洪应明菜根”的创始人,他特别喜欢读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菜根谭》。他几乎从当当网和淘宝网上买遍了各种版本的《菜根谭》,没事就抽出一本,细细品读。

很多朋友都嘲笑他,读这古书有什么用?

他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大家都笑话他,说他死脑筋,穷书生。与其读这样的书,还不如读《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有用,来钱快。从年开始,他用洪应明的《菜根谭》为依托,用菜根文化赋能济南莱芜的生姜,截止年年末,年入千万元,净利润可达多万元。

他一手倡议并策划的“菜根谭+生姜”的文化创意产品模式,改动了几十年来传统的营销模式,他的“洪应明菜根”系列“醋泡姜”产品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

最近这位这位50岁的创业者,讲述了本人乡村创业史:

我老家是寿光的,寿光是蔬菜之乡,上学的那会儿,生活不富裕,咸菜是家常便饭,高中毕业时,我就有做咸菜生意的想法。我学的是工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济南工作。在原单位工作两年后,就出来创业了,中间做过很多创业项目,但内心中一直有咸菜的情结,中间也曾为此反复试销。

济南莱芜是中国生姜之乡,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同时,也是中国生姜出口的重要基地。虽然有历史和国外认可的背书,但是,在当地并没有产生一个有全国性影响的生姜品牌。年,我就发誓,假如8年以后,莱芜的生姜还没有走向全国,我本人将完成这个梦想。

除了榨菜,人们需要更多咸菜你有没有发现,超市中可供选择的咸菜,品种少得可怜。除了榨菜,几乎找不到我们北方常见的咸菜品种。象洋姜、生姜、芥菜疙瘩、大蒜等等,这些人们日常经常食用的品种,散见于销售环境非常不友好的小商店中,在一个角落中呆着,落满了灰尘。这些无品牌的咸菜在中国很难卖上价格,在农贸市场里,二三块钱(一斤)算是顶天了。经过多年的随机调查和我的亲身观察,现在的人生活吃穿不愁,他们希望市场上不仅只有榨菜一种,他们希望出现更多品质更好的咸菜可供选择?榨菜虽然是市场的老大,但是人们天天吃一种东西,也觉得有点厌了,榨菜虽有开胃的作用,人如果总是吃榨菜,也是很难有胃口的。乌江榨菜再好,总有吃厌的那一刻。咸菜配粥,是中国人的标配,不想吃榨菜,我还可以有其它选择吗?生姜虽小,但大有可为我那时以为,济南莱芜的生姜如此有名,有这么好的基础,我虽然不是生在济南,但是在此成家生子立业,对济南很是熟悉,假如不做,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遇了。这里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做生姜?咸菜品种是很多的,比如洋姜、生姜、辣疙瘩、萝卜、桔梗,但是对我这样没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市场新手,是万万不能全品类推向市场的,我必须从这些菜根品类中,找出一种品质更优越的选手。这个过程,一选就又是三年。最初,我将眼睛盯着我最熟悉的辣疙瘩,辣疙瘩这个品种我们北方人是非常熟悉的,推这个品种,应该来说更易为消费者接受。在这三年中,为了找到辣疙瘩一种好吃的方法,我找了四个大学的专家,三个食品工厂的工程师,来给我研究配方,结果是,都没有通过我嘴巴的验证,一会儿信心百倍,一会儿忽坠冰窑,整个三年,人都倍受煎奥,有无数次,我都要放弃了。现在你看到了,我选择了生姜。其实,我们轻视了生姜,生姜的脆度是远超过榨菜的。在养生价值上,生姜也让我大吃一惊的。《论语》中记载:孔子每餐“不撤姜食”。也就是说,孔子每餐都吃姜。年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曾播出一期节目,讲了国医大师路志正吃“醋泡姜”的故事,节目影响很大。

有人说,生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菜根,只是生于地下而已,是的,说得不错。但是在民间的习惯认知上,生姜就是一种根,它生于地下,生命力极强,只要有土就能生根发芽,在我心目中,它是一种真正的菜根。用洪应明《菜根谭》为生姜赋能我很早就认识到,在满足消费者基本功能同时,必须深挖产品背后的文化、精神和内涵,与消费者建立起联结。这样产品才能有灵魂和温度,风格和个性。这就要说到“洪应明菜根”这个名字的由来。在研究咸菜品种的过程中,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们吃的咸菜多数是菜根或根状茎,象洋姜、生姜、大蒜、辣疙瘩、萝卜、桔梗等等,而“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菜根文化更是影响深远。我从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菜根谭》得到启发,为什么不用洪应明菜根文化为这些菜根咸菜来赋能呢?榨菜因产地涪陵而生,菜根因人物洪应明而兴。当想说这句广告语时,我兴奋的要死,我对自已说,我要再造一个和“涪陵榨菜”一样有影响的咸菜品类——洪应明菜根。洪应明菜根,卖的就不仅是农产品,而是菜根文化。

我的使命就是以生姜为主要原料制作“洪应明菜根”咸菜,通过持续不断与消费者沟通“洪应明菜根”文化,赋于品牌独特的文化内涵。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洪应明是中国菜根咸菜祖师爷,当年他制作菜根咸菜,用的是生姜吗?这的确无法考证了,但是生姜是中国原生的植物,孔子每餐都吃姜,后世的学者学习孔子的养生之道,也吃生姜,这是完全可能的。正是这份洪应明菜根文化,使粥绝配品牌有了完全区别于“乌江榨菜”文化的内涵和个性。我们卖的是咸菜,更是《菜根谭》文化,市场反应很好,每瓶“洪应明菜根”可以卖到近30元。管好原料确保供给链有了销路和口碑,就要管好生姜的供给链。我们用的生姜是一种特别的姜——强仕姜。这个名字与孔子有点关系,《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意思是说:四十岁叫做强,这时候就该做官了。当地为了纪念孔子,就将这种生姜名为“强仕姜”。强仕姜块大皮薄、色泽鲜亮、丝少肉细、辣浓味美、营养极为丰富。我们常见的姜芽,是老姜在地窖中发芽的产物,而老姜中的丝太粗太多,不适合食用,真正可以用来作为“洪应明菜根”的一定是强仕姜。粥绝配“洪应明菜根”系列中的醋泡生姜和爽脆三辣,都使用的是强仕姜。

为了保证强仕姜的品质,我把把村里的农人组织起来。除包管产量,我们还要包管质量,质量是品牌的性命。农人,你只需让他挣到钱,他就情愿依照我们的要求种植。我们粥绝配品牌的“洪应明菜根”虽然体量很小,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也有苔米的梦想: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的愿景是:南有涪陵榨菜,北有洪应明菜根。当大家看到榨菜时,能想起我们的“洪应明菜根”,她也是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zz/12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