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姜会增加患肝癌风险生姜这样用,堪比小

本期导视

姜是中国人的重要调味品,也被很多人所钟爱,从“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等俗语可见一般。

生姜虽好,可总有一些问题困扰我们:吃生姜该不该去皮?怎么吃效果好?甚至网传研究发现,食用生姜有增加患肝癌的风险,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咨询热线

--

01

吃生姜会增加患肝癌风险?

据了解,这个传言的出现主要是源于美国FDA的一份研究。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一种叫做黄樟素的致癌物质,易溶于乙醇,是许多食用天然精油的主要成分。我国年实施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也将黄樟素列为易制毒化学品。

“吃姜可能导致肝癌”这个传言是有一定依据和道理的。但是,一般情况下,鲜姜黄樟素的含量很少,适量吃姜和癌症没有太大的关系,并不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如果因此就拒绝吃姜,那也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但要注意,吃坏姜或过度吃姜就是另外一回事!

坏姜产生的黄樟素等有害物质将会迅速增加,长期食用将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如果发现姜心变黑,受热变质会生出白毛,受冻后则会产生毒素,轻轻一捏就会流出汁液,这样的“异常姜”也不要选购食用。

02

吃生姜该不该去皮?

去皮or不去皮差别大,别搞错

中医认为,生姜肉味辛、性温,具有散寒解表、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等功效;而生姜皮则是凉性的,具有利水消肿的效果。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区分不同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去皮:

1、这三种情况建议去皮

部分脾胃虚寒的人群,建议吃姜要去皮,因为生姜皮性凉,食用了可能会引起脾胃不适;

日常喜食寒凉食品,如苦瓜、芹菜以及海鲜等,在食用生姜时最好去皮,好中和食物中的凉性成分;

风寒感冒的患者,吃姜也建议去皮,以免驱寒解表的功效大大降低。

2、这三种情况,则不建议去皮

一般做菜用姜,都要是带皮吃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而且可以避免上火;

身体水肿时,吃生姜不去皮,因为姜皮有利水作用;

如果有便秘、口臭等,最好单独用生姜皮。

提醒:不管生姜去不去皮,有几类人都不适合多吃,像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胃溃疡、肝炎、胆囊炎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人,都应严格控制生姜的摄入量。

03

生姜加一物,堪比小药铺

1、生姜+大枣,养心又健脾

姜枣茶

做法:生姜2-3片,大枣3枚。生姜洗净切片,大枣掰开,加水煮20分钟。如果不方便煮水,也可以直接放入杯中,倒入开水盖盖冲泡。

作用:生姜辛温散寒、健胃止呕;红枣甘温,健脾养心、补血安神。搭配使用,补而不滞,散而不郁。

2、生姜+醋,开胃、助消化

醋泡姜是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路老的养生法宝之一,他每天早上都会吃1~3片,坚持了有二三十年,原来消化不好、胃胀等问题在常吃醋泡姜后都有了缓解。

醋泡姜

食材:生姜、醋、盐。

做法:生姜洗净晾干,切片,撒少许盐腌制12小时。将腌好的姜片放入干净密封的容器中,倒入足够量的醋没过姜片。最后用保鲜膜和瓶盖密封,放置4天以上即可食用。

3、生姜+蒲公英+乌梅,消食化湿

对于痰湿体质,日常容易疲劳、早起眼睛肿、舌苔粘腻、大便不成型等现象的人,可以试试这款“姜蒲茶”。

姜蒲茶

做法:

①生姜切丝,乌梅切碎拌匀;

②用家庭烘干箱把它们烘干,去除姜丝的辛辣气;

③最后把烘干的姜丝和乌梅,加入蒲公英根一起泡水喝。

作用:生姜,温散痰湿;蒲公英根,清热解毒、化湿消肿、利尿、护肝;乌梅,缓解生姜的热性,调和口感。

4、生姜+花椒、葱白,缓解关节疼痛

很多人关节一受凉,或一变天,就容易出现不适症状,而生姜、葱白、花椒都有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可以用它们热敷,辅助缓解关节疼痛。

自制缓解关节痛包

做法:取70克花椒、10片生姜片、10根小葱葱白切碎,混合均匀后装入布包中。将布包放在疼痛处,再加一个热水袋,热敷30分钟左右。

5、生姜皮+陈皮,辅助降尿酸

这是经典的“二皮饮”配组,适合尿酸高、有痛风的人作为日常代茶饮。

做法:陈皮5-10克、生姜皮5-10克,泡水代茶饮。

作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皮行气消肿。这两味搭配在一起,有利于尿酸的排泄。每天一杯,有助于预防痛风发作。

备注:节目音频来源于广播!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路护航,护您一生平安!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拨打--,也可以添加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zz/10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