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里也有“大学问”,一样的菜,不同的人可能买到的菜质量也不同。
你知道怎么选菜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绝对实用~
茄子:选“眼睛”大的
茄子老嫩对于品质影响极大。判断茄子老嫩有一个可靠方法,就是看茄子“眼睛”大小。
茄子“眼睛”长在茄子的萼片与果实连接的地方,那里有一白色略带淡绿色的带状环,菜农管它叫茄子“眼睛”。
“眼睛”越大,表示茄子越嫩;越小,表示茄子越老。
同时,嫩茄子手握有粘滞感,发硬的茄子是老茄子。
茄子外观亮泽表示新鲜程度高,表皮皱缩、光泽黯淡,说明已经不新鲜了。
辣椒:直的不辣弯的辣
辣椒果实形状与其味道的辣、甜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性。
尖辣椒外形越弯则果肉越薄,辣味越重;相反,长得比较直的辣度稍微低一些。
柿子形的圆椒多为甜椒,果肉越厚越甜脆。半辣味椒介于两者之间。如果比较重视营养,可买红椒吃,因为红椒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比青椒多。
黄瓜:硬实的才新鲜
黄瓜条较硬,失水后才变软,所以软黄瓜必定失鲜。
需要注意的是,手感硬梆梆的不一定都新鲜。因为把变软的黄瓜浸在水里,或者在其表面喷水,都可以使之变硬。不过这种黄瓜脐部仍较软,且瓜面无光泽,花冠几乎已经掉光。
冬瓜:选黑皮的肉厚好吃
冬瓜主要分青皮、黑皮、白皮3个类型。
黑皮冬瓜肉厚,可食率高;白皮冬瓜肉薄,质松,易入味;青皮冬瓜介于两者之间。
选购时以黑皮冬瓜为佳。这种冬瓜果形如炮弹(长棒形),肉厚、瓤少,挑选时可挑瓜条匀称、无热斑(日光伤斑)的。
挑选时可以用手指压冬瓜果肉,捡肉质致密的买,因为这种冬瓜口感好;肉质松软的煮熟后变成“一锅水”,口感差。冬瓜虽耐贮藏,但食用品质仍以鲜品为上。
番茄:熟吃选大红生吃选粉红
买番茄要明确是生吃还是熟吃,生吃买粉红的,这种番茄酸味淡;熟吃,买大红的,这种番茄味浓郁,烧汤和炒食风味都好。
番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红番茄,糖、酸含量都高,味浓;另一类是粉红番茄,糖、酸含量都低,味淡。
萝卜:选表皮光滑手感沉的
市场上常见的萝卜可分为长萝卜、圆萝卜、小红萝卜3种。
不管哪种萝卜,以根形圆整、表皮光滑为佳。因为表皮光滑的肉质一般较细。
再就是份量较重,掂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样可以避免买到空心萝卜(即糠心萝卜)。
另外,买萝卜不能贪大,以中型偏小的为上。
花菜:选花球未散开的
选购花菜时,主要看两条:
一是花球的成熟度,以花球周边未散开的最好;
二是花球的洁白度,以花球洁白微黄、无异色、无毛花的为佳品。
花菜烹调前不宜用刀将花球切开,因为如果用刀将花球切开,就造成花球粉碎散落不成形,影响观感和口感。
卷心菜:选包得紧实的
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卷心菜。不管什么季节、什么品种。
选购卷心菜的标准是:叶球要坚硬、紧实,松散的表示包心不紧,不要买(尖顶卷心菜吃的是时鲜,松点也无妨)。
叶球坚实,但顶部隆起,表示球内开始挑薹,中心柱过高,食用风味变差,也不要买。
茼蒿:别选抽薹的
尖叶的叶片小,口感有粳性,但香味浓;圆叶种叶宽大,口感软糯。
茼蒿又叫蓬蒿,有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春季茼蒿易抽薹,不要买抽薹的。茼蒿病虫害少,农药污染轻,3、4月为最佳消费期。
芹菜:选叶身平直的
芹菜主要有4个类型:青芹、黄心芹、白芹和美芹。
青芹味浓;黄心芹味浓,嫩;白芹味淡,不脆;美芹味淡,口感脆。
不管哪种类型的芹菜,叶色浓绿的均不宜买。因为叶子“墨黑”,说明缺水,生长迟缓,粗纤维多,口感老。
芹菜新鲜不新鲜,主要看叶身是否平直,新鲜的芹菜是平直的。存放时间较长的芹菜,叶子尖端易翘起,叶子软,甚至发黄起锈斑。
此外,菜市场上有几种菜最好少买,很可能都有问题,大家多长一个心眼没错的~
01
两面黑的木耳
很可能是被硫酸镁浸泡过的。
挑选黑木耳并不是越黑越好,而且正常的黑木耳应该是正面偏黑褐色,背面偏灰白色,并不是两面均黑。
02
发红的紫菜
很可能是有霉斑,吃了损害身体健康。
03
有黑点的红薯
黑板可能是黑斑病菌,它不易被高温杀死,并且会产生番薯酮和番薯酮醇毒素,此类毒素主要损伤人体的肝脏,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出血、休克。
04
色泽光鲜的生姜
用硫磺熏制的生姜色泽光鲜,呈浅黄色,摸起来表皮比较湿润。
而正常生姜颜色发暗,表皮发干,用手揉搓,姜皮不易剥落。凑近闻一下,有异味和硫磺味的就有问题。另外,遇到姜味不浓或味道改变时要慎买。
鼙~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