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面瘫偏方-乌附星香汤
[组成]制川乌10g,制白附子10g,制胆南星10g,木香10g
[功效]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主治]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症等,属风邪阻络者。
[用法]水煎服,1日3次,饭后服。制川乌、制白附子、制胆南星应先煎1小时,待药液不麻口后再加其他药物煎10分钟即可。
[方解]方中制川乌、制白附子、制胆南星都是辛温之品,有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燥温化痰作用;木香以助理气通经。四药配伍,相得益彰。
[加减]血虚者,加当归、川芎、生地、白芍之四物汤以养血祛风;有瘀血阻滞者,加桃仁、红花、赤芍、丹皮以活血祛瘀;筋脉痉挛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蝉蜕、蜈蚣以熄风止痉;有热者,加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等以清热;有气虚者,加黄芪、潞党参、白术等以益气;头昏眩晕者,加钩藤、桑叶、菊花、草决明以清利头目;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以润肠通便。
[点评]本方是于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制方剂。
临床上广泛适用于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症等疾病,均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方所治疾病,其病因病机都是由于感受了风寒。故本方祛风散寒,通经活络而收良效。本方药性多燥烈,对寒痰血痹阻经络者有卓效,然燥烈之剂多伤正气,故对体质虚弱者不宜之。
肾阴虚兼肝郁脾湿牙痛治疗验方
肾虚牙痛汤。
生地20克丹皮10克枣皮(或用女贞子15克代)10克炒草果仁10克山药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地骨皮30克。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养肾阴,平虚火,理脾胃,除湿利水。
凡属阴虚火旺,脾胃虚弱兼湿热者,方中以生地、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枣皮温养肝肾;佐丹皮清肝泻火;山药收摄健脾;茯苓缓渗利湿;生地还有滋肾阴以泻肝火之功;泽泻宣泄肾浊;草果仁理脾化湿。本方肾肝脾并治,共奏养肾阴、平虚火、理脾胃、除湿利水之功。
肾阴虚兼肝郁脾湿牙痛。
犬齿痛,阴虚火旺者,加炒黄柏10克、知母12克;臼齿痛,脾胃失调者,加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2克、广藿香12克;牙龈红肿溃烂者,加贝母12克、天花粉18克。
屡试屡验,一般服此方一二剂可见显效,愈后(痛止)再进2~3剂,以巩固疗效
肺结核治疗方
①:熟地黄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白芥子10克白芨20克赤芍12克贝母10克鱼腥草20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发热,加地骨皮15克;纳差不香,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5克;盗汗,加山萸肉10克;气短,加五味子10克;咳甚,加杏仁12克;咳血,加三七2克(研末,分2次吞服)。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
②:鳖甲21克(先煎)青蒿15克石斛15克地骨皮15克全当归12克紫菀9克玄参15克知母9克川贝母9克柴胡9克丹皮9克秦艽9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加减:热势重,加芦根30克、竹叶9克,或酌加生地9克、麦冬9克;痰中带血,加白茅根30克、藕节30克;汗出多而不止,去生姜,加炙黄芪15克,浮小麦30克;纳差便溏,加山药9克、白术9克、茯苓9克。
上药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
注:本方适用于肺结核以潮热为主者。
③:党参30克麦冬30克黄芪30克浮小麦30克五味子9克当归15克炒枣仁15克大枣5枚
加减:自汗甚,加桂枝9克,炒白芍15克;纳差便溏,加炒白术15克、山药15克、麦芽2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注:本方适用于肺结核以盗汗为主者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分享给他人一篇充满智慧和正能量的文章就是在践行法布施,它可能挽救很多人,改变他们困惑的人生,从此朝着光明前行,感恩您的转发,让更多人受益。这里没有广告、谣言,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