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医饮食观及如何减肥附牛奶药性

漫谈中医饮食观及如何减肥(附牛奶药性)

自从艺成博士毕业,下山入社会工作以来,本打算退出江湖,逍遥山水,不再动刀笔。

奈何近来舆论之中,于饮食养生一道,邪说怪论颇出,百姓受其戕害者甚众,因思及药王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序》云:“伏羲氏作,因之而画八卦、立庖厨,滋味既兴,瘵萌起。大圣神农氏悯黎元之多疾,遂尝百药以救疗之,犹未尽善。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与方士岐伯、雷公之伦,备论经脉,旁通问难,详究义理,以为经论,故后世可得根据而畅焉。”余心有戚戚焉,补偏救弊,匡谬正俗,使凡百姓,保其遐年,跻于寿域,我辈杏林中人,责无旁贷,不得已再操刀笔,案牍劳形。

一、中医饮食观

中医自古就有“食医”这一门学问,中医对饮食的研究至少是几千年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早在《周礼·天官篇》中就有记载把医师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四大类。食医就是周代掌管宫廷饮食医官,他们要懂得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寒热温凉四气的搭配运用,还要根据季节不同进行变化等等。

中医的饮食观,涉及的方面很多,考虑的因素也很多,比如:

1.因时制宜。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不同,选取不同四气五味的饮食。

2.因地制宜。根据地域气候水土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适应当地情况的饮食。

3.因人制宜。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饮食也会相应的有所不同。

.特殊人群的饮食,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怀孕期间,产后坐月子,月经期间及其前后,还有老人、小孩等等,都有所不同。

5.如果发生疾病了,不同疾病的饮食调理也是不同的,有些甚至差别极大。

6.有些人为了高品质的生活,追求健康,中医还有专门的药膳这一门学问。

上面这些只是个大概,估计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觉得,这个好难,确实如此。

当然,这些在本文中就不做重点探讨了,本文重点探讨一餐饭当中,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搭配原则。

先引用一段《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四时五臓,病随五味所宜也。”

五谷在古代的文献记载略有出入,大体上包括豆、大米、麦、黄米及各种谷类等;五果是李、杏、枣、桃、栗等;五畜是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五菜是葵、藿、薤、葱、韭等。

“气味”指的是“四气”寒热温凉,“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

从上面可以大致看出几点:

1.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在一餐饭当中占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2.五谷为养,五谷是根本是主食。

3.五果、五畜、五菜对人体有辅助和补益的作用。

下面逐条分析:

(一)五谷为养

在《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有相关论述,谨将原论分成两段摘出,并附以分析。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元精次第采补法》:“人聚五行之精而生,必藉五行所化而养。人身之有元精,如五谷中之有稻米。种于春,长于夏,结实于秋,得纯阳之气,又根养于水,花扬于午,藉水火既济而生,炼以三伏烈日之气而成,所以养人之物,稻米为上,足补人身阴阳结成之元精。至五行所化青黄赤白黑,咸苦酸辛甘之物,五行所属东西南北中之产,皆非纯阴纯阳。辅助元精则可,生养元精则不能。可用以治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之病,不能补元阳真阴之不足。”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稻米最能养人,能够生养元精,能够补人体元阳真阴。其他的食物则不具有这个功效,但是可以用来辅助元精,并且可以治疗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的疾病。

人身三宝精气神,现在很多女孩子为了减肥不吃五谷主食,这个是很不好的饮食习惯,因为不吃五谷主食,则会导致人体的“精”化生不足,久而久之,身体亏虚,会引发各种疾病,比如临床上常见的就是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元精次第采补法》:“元精未曾炼到蒸之为液,敛之为髓,散之为体,浸之为血,化之为气,用之为神时候,正宜努力加餐,必待元精充实,始减去五味,每日素餐。渐至元精凝结,可撤去菜蔬,专食熟饭。久久元精灵活,渐有生发,即可炼精。熟米凉水淘净,瓦器盛贮,瓦盖紧覆,毋使出气,弥封笋缝,下以柴火熏之,浅水烘干,每食以胡麻、松子下之。先熟食,后冷餐,渐渐生食,渐渐减食,渐渐专食胡麻、松子,渐渐减食胡麻、松子,渐渐不食,方能辟谷,服气不食。若有麦无稻,先调和后,净面先荤食,后素食,先菜下,后胡麻、松子下。减食、熟食、熟食、冷食、不食次第同。功夫至此,已到中乘,

到底不懈,足登上乘。世人一念于道,动欲辟谷,即求代餐,致生怪疾,是循末忘本之故也。”

这段话比较长,一般人不会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本来不打算引用,但是现在社会貌似兴起一股参加“辟谷”班的风气,所以这里就稍作分析。

“辟谷”在古代有不同的种类,比如,有的是为了在饥荒年份度过灾荒,有的是道家为了修炼之用等等。“辟谷”目的不同,采取的“辟谷”方法自然也就不同。

文中所述是道家修炼的方法,具体操作对普通人来说不必细究,但是里面蕴含的思想,值得借鉴。

文中所述道家修炼“辟谷”的路径是:先“努力加餐”,然后通过锻炼,待到元精充盛时候,才开始后续的“减食、熟食、熟食、冷食、直至辟谷不食”等程序,如果不遵照这个程序,一开始就辟谷不食,是循末忘本,容易产生一些奇怪的疾病。

当然,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整天吃的脑满肠肥的,这种人,参加“辟谷”班,饿上一两顿,空空肠胃,或许有好处吧?(未经验证,待考,慎重)

(二)五果为助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五果是李、杏、枣、桃、栗这五种,前面四种是水果,板栗算是干果吧。

这些水果除了李子之外,性味都偏于温热,李子在古代本草书中记载是平、或者小冷。没有大寒之物。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大家日常能吃到的水果,比古代多的多了。那么,吃这些有什么原则呢?

1.不能把水果当主食,五果为助,只是辅助之用,不是主角。很多女生为了减肥,往往用水果来替代五谷主食,由于没有五谷的滋养,导致人体精血化生不足,这种做法是以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消瘦”、“枯瘦”,而非正常健康的“苗条”。

2.不知何时起,苹果、香蕉成为了大家常吃的水果。下面来探究一下这两种常吃的水果的性味。

苹果,古代到底是何物,没有查到明确的说法(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愿高明有以教我),从文献分析大概和“柰”或“林檎”有点相似,我们逐一分析。

林檎: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味酸、苦、平、涩、无毒。止渴、好唾。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食疗本草》:“止消渴。”《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柰子: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味酸、苦、寒、涩、无毒。耐饥、益心气。不可多食,令人胪胀。久病患食之,病尤甚。”

从上述文献看,“柰”和“林檎”对人体有功效,但是貌似有不能多吃(不过,什么东西都不能多吃,米饭吃多了也会撑着)。

“柰”和“林檎”从文献记载看,两者的功效貌似有点相反,“林檎”偏平能止渴;“柰”偏寒,吃多了会腹胀。

那苹果到底是“柰”还是“林檎”?还是别的什么?这个就有待考证了。

不论是“柰”还是“林檎”,偶尔吃吃,只要不是当饭吃,那是没问题的。

至于那个传说中的一天吃一个苹果的,算不算多?这个就不知道了,反正看完上面的文献,我是不敢一天一个的了,更不敢拿苹果当饭吃了。

下面再看香蕉

香蕉

《本草纲目》:“甘,大寒,无毒。”

《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金疮,解酒毒;干者解肌热烦渴。”

《纲目》:“除小儿客热。”

《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洒,清脾滑肠;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泻止痢。”

从上面文献看,香蕉性寒凉,倒是和酒很搭配。当然这里的酒,指的是白酒黄酒等偏温热的酒,啤酒偏寒凉就不搭了。体内实火旺的人也合适,但是虚火的人不合适。

香蕉性寒凉,这个肯定不适合常吃,更不能当饭吃,尤其是脾胃偏弱的人。

这里就以这两种水果来举例,其他的水果,大家可以网上自己查阅每种水果的中医药性归类。

总之,吃水果,要先分辨自己属于什么体质,然后选择性的吃。比如北方人,体质壮实的,内火旺的,可以吃一些凉性的水果;南方人,脾胃弱的,可以吃一些药性温热的水果。

人体以“阳气”为用,一般来说,偏“平”、偏“温”的水果,可以常吃,偏于偏“寒”、偏“凉”的水果,除非是体内有火热,不然不宜常吃多吃。

(三)五畜为益

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就简单的谈三点:

1.猪肉,《本草纲目》:“凡猪肉能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病人金疮者尤甚。”这里指的估计是猪的肥肉,不包括什么猪里脊、猪肾、猪肚之类的。反正要想减肥就别多吃猪肥肉了,猪肥肉能够助湿生痰,容易变胖。

2.各种肉类,也分寒热,也要根据体质来食用。比如羊肉味甘,大热,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治疗女性虚寒型痛经,以后吃羊肉火锅时候可以自备当归生姜,当归要后面放进去,别久煎;螃蟹,味咸,气寒,蟹爪主破胞堕胎。

3.肉类虽然也有偏温热的,但是终归属于重浊滋腻之品,所以,一般会添加一些辛温的调料,以阳化阴,更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长胖,比如可以加入葱、姜、酒、或者茴香、孜然等等辛香料。

(四)五菜为益

这个就不做介绍了。

下面重点介绍,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来指导减肥。

二、中医减肥方法

关于减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首先是要认清自己的体质类型,其次是如何来减肥。

(一)分辨膏人、肉人、脂人

首先还是引用一段经典原文。《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第五十九》:“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黄帝内经》把与众不同的三种体积比一般人大的人,单独进行了论述。

肉人,就是古代武将那种体型,比如张飞。又或者,动物界的罴熊。

脂人,就是那种丰满体型,比如唐代的杨玉环杨贵妃。

膏人,就是现代社会很多中年油腻大叔,大肚子体型。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要主意区分“肉人”和现在的健美先生那种肌肉男,中医所说的“肉人”,虽然体型庞大,但是气血宣畅,所以孔武有力,可以成为绝世武将类型的。而那些健美先生肌肉男,很多是外壮而内伤,那种肌肉往往是死的肌肉,经脉瘀滞的,于身体无益有害。

(二)膏人、肉人、脂人减肥策略

如果发现自己体质是肉人,那就认命吧!肉人就不用减了,肉人就应该体型壮大彪悍的,世界是多元化的,当一个像张飞那样的绝世武将也挺好的。如果硬要把张飞减成林黛玉,那是不健康的,是病态的。

如果发现自己是脂人,可以减,也可以不减,就像薛宝钗那样也挺好的。毕竟,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如果发现自己是膏人,那建议减肥,不然长久下去,会引发各种疾病。

(三)减肥方法

限于篇幅,以及加上写了快半个晚上了,该睡觉了,就长话短说,直接甩干货,写好早点睡觉。

1.戒糖

戒糖,比如加糖的粥、比如加糖的奶茶,加糖的咖啡,比如饼干,比如甜点蛋糕,比如等等等等,现代医学也是发现糖类过度的摄入对身体有多种危害。具体可以自行百度。

如果实在想吃糖,可以吃天然的甜的水果、干果,比如大枣、桂圆、枸杞、桑葚干等等。

2.断奶

这里的断奶,指的是牛奶制品。

牛奶,《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味甘,微寒,无毒。”

①《本草拾遗》:“与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癥结。”

②《本草经疏》:“脾湿作泄者不得服。”

③《本草汇言》:“膈中有冷痰积饮者,忌之。”

体型偏胖的人,有偏虚寒的,也有偏实热的。但是,不论是寒还是热,一般都有痰浊在体内,所以,化痰浊,在减肥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

牛奶微寒,容易伤脾胃,助湿生痰。尤其是对于平常脾胃偏弱的人,或者那种喝口水都能长胖的人,这种人基本都是脾胃虚弱的,就更要断奶。

当然,好像在广东有一道美食叫做“姜撞奶”。

这个就很好,生姜汁性辛温,可以中和牛奶的寒凉之性。

当然,想减肥的人,还是先别吃了。

《本草拾遗》:“与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癥结。”这句话,颇令人寻味。

牛奶“与酸物相反”,令人想到了酸奶。“令人腹中癥结”,这个“癥结”指的就是体内的包块、囊肿、肿瘤等等,反正就是有东西结聚在体内,这就令人不由的遐想万千啊……不过,没有具体的研究证据,姑且存留待考吧!反正是不敢吃了!

3.可以尝试一日两餐

古人把辰时(早上7点到9点),叫做“食时”。

古人把申时(下午3点到5点)叫做“哺食”。

古人(现在也有些地方),有实行一日两餐的制度,从医学角度来分析还是很合理的。

早上辰时吃早餐,中医子午流注里面,辰时胃经当令,消化吸收好。

晚餐放在申时,是因为“日暮而阳气已虚”,人体吃进去的东西,是需要体内的“气”来消化吸收的,所以,需要选择在“气”旺的时候进餐才好。

一日两餐,要保证营养搭配的充足和均衡,可以放心的吃(当然不能吃撑了)。

一日两餐,对于没有重体力劳动的人,是适合的,当然,如果遇到重体力劳动了,比如打篮球、跑五公里等等,那可以灵活的加餐。

如果,中间觉得饿,可以吃点干果、平性温性的水果等等,但是别吃那些加工的零食,恐怕里面添加的糖量高。

当然,现在社会,和古典的农耕社会不同了,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很难做到。

如果没有条件一日两餐,那么可以变通一下,也可以是一日三餐,但是晚餐这一顿要做到三个点“早、少、清淡”。

晚餐要吃的早,最好是5点左右就吃好,尽量别在7点以后,因为这时候阳气已经虚弱了,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吸收不好,容易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容易长胖。

晚餐要吃的少,也是因为晚上阳气偏虚,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所以吃少一点。

晚餐要吃的清淡,也是因为晚上阳气偏虚,油腻的食物很难消化。

.早睡。

子时一阳生,一定要在十一点之前睡着,一般十点半躺下,做睡眠的准备。

5.晚上七点之后,要严格禁食。是在忍不住,就洗洗睡吧。

这点需要有毅力,慢慢习惯就好了。那种晚上睡前一杯牛奶的,想减肥的人就免了吧。

6.运动

减肥,并不需要挥汗如雨的剧烈运动。

挥汗如雨的运动,年轻气盛时候,生机勃勃,可能不觉得什么。

但是,女生过了四七二十八岁之后(为什么是这个年龄,可以参看《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就尽量少做这种剧烈的挥汗如雨的运动。

尤其是不能在晚上做这种挥汗如雨的运动。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正确操作是,饭后百步走,当然是指慢慢的散步,不是快走。边走边轻轻的揉腹按摩,以助脾胃运化。晚上的话,由于阳气偏虚,可以千步走,慢慢散步即可。

运动有两个标准:“口中产生甘甜津液”“微微出汗”

“口中产生甘甜津液”这个代表人体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征兆,然后咽下,以意送入丹田,存想两三分钟即可。(具体百度“叩齿咽津功”)

“微微出汗”是气血宣通的征兆,古代华佗五禽戏有详细论述,可自行查阅。

运动如果达到这两个标准,那表示对人体有益。如果口干舌燥的话,比如夜跑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徒然耗伤气血,对人体并无益。

当然,如果是那种坐办公室一天都不动,气血瘀滞的胖人,夜跑可以宣通气血,但是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就不知道了。

推荐运动,比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八部金刚功等等。

最后送大家一个福利——古代道家补血气术

取带皮干红枣三枚,入口一枚,食尽,枣核不吐,含在口中,以舌搅动做游龙戏珠状,口中自然生津,津液满,吞津而下,意想玉津直入丹田,如此九次,约一刻钟,方可吐出枣核废弃。

早中晚各一次,可生津养颜,补血益气,滋阴补阳,化解体内之煞气。

注意,最好在吃大枣之前,用剪刀把大枣的两头的尖尖角给减掉,然后别选特别大的枣核,以免万一误吞进去,万一万一卡在胃肠道就不好了。如果减掉尖角的话,就算误吞进去,应该会好点,能够排出来。

申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业余创作,不代表任何组织、团体、单位的立场观点,一切毁誉皆由本人一力承当,无关其他。

水边公子

师友学生三教流,未达小康者皆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yo/5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