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祛白盛宴邀您约惠 https://m-mip.39.net/pf/mipso_5777822.html白癜风祛白盛宴邀您约惠 https://m-mip.39.net/pf/mipso_5777822.html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圆柱形或平圆柱形。表面黄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纵沟及侧根痕,有时可见网状纹理。气芳香浓烈而特异,味先甜后苦,稍刺舌。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云木香产于中国云南丽江地区;川木香主产于四川安县、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广木香过去曾由印度、缅甸等地经广州进口,故称"广木香"。需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以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或煨用。
木香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m。柱根粗壮,圆形,直径可达5cm,表面黄褐色,有稀疏侧根。茎直立,被有稀疏短柔毛。基生叶大型,具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苌三角形,长30-cm,宽15-20cm,基部心形或阔楔形,下延直达叶柄基部或一规则分裂的翅状,叶缘呈不规则浅裂或波状,疏生短刺,上面深绿色,被短毛,下面淡绿带褐色,被短毛;茎生叶较小,叶基翼状,下延抱茎。
头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通常2-3个丛生于花茎顶端,几无总花梗,腋生者单一,有长的总花梗;总苞片约10层,三角状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长9-25mm,外层较短,先端长锐尖如刺,疏被微柔毛;花全部管状,暗紫色,花冠管长1.5cm,先产央5裂;雄蕊5,花药联合,上端稍分离,有5尖齿;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之外,柱头2裂。瘦果线形,长端有2层黄色直立的羽状冠毛,桌熟时多脱落。花期5-8月,果期9-10月
木香片:将原生药放清水内洗净,捞出,闷润12-24小时使软,切片,晒干。煨木香:将木香片放在铁丝匾中,用一层草纸,一层木香间隔,平铺数层,置炉火旁或烘干室内,烘至木香中所含的挥发油渗透至纸上,取出放凉。有些地区将木香片1斤,麸皮4两,放锅内拌炒至黄色不焦为度,筛去麸皮,放凉。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汤液本草》:气热,味辛苦,无毒。
归经:归脾;大肠、三焦经。
①《本草衍义补遗》:行肝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经。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
2.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4.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本经》)
5.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气劣气不足,肌中偏寒,引药之精。(《别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9克;入丸散剂减半。
: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1.《本草经疏》:肺虚有热者,慎毋犯之。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者禁用。
2.《得配本草》:脏腑燥热,胃气虚弱者禁用。
①丁香、木香、当归(去芦.洗.焙)、肉豆蔻仁(炮)、甘草,各二十两;附子(去皮.脐.醋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十两;藿香叶(洗.焙)四十两,诃子皮十五两。
上为末。
治脾胃虚弱,内挟风冷,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脐下?h,腹中雷鸣,胸膈痞闷,胁肋虚胀。及积寒久利,肠滑不禁,肢体羸困,不进饮食。
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一个,同煎至六分,温服,空心,食前。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②木香15克人参22.5克(去芦头)芎劳22.5克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白术22.5克肉桂30克(去皱皮)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当归22.5克(锉,微炒)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热)草豆蔻5枚(去皮)高良姜30克(锉)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上药捣筛为散。
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或吐清水,不思饮食。
每服9克,以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太平圣惠方》卷五
③木香30克肉豆蔻20克(去壳)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60克(炮裂,去皮、脐)当归60克(锉,微炒)干姜30克(炮裂,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苍术60克(锉,炒)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药捣筛为粗末。
治脾脏虚冷,大肠泄痢,腹内疼痛,四肢乏力、饮食少思。
每服9克,以水毫升,入枣2枚,煎至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太平圣惠方》卷五
④木香破故纸高良姜砂仁厚扑(姜汁炙)各22.5克赤芍药陈橘红肉桂白术各15克胡椒吴茱萸(汤洗)各7.5克肉豆蔻4枚槟榔1个
上药为散。
治水泻冷痢。
每服9克,用不经水猪肝约克,去筋膜,劈为薄片,层层掺药,置锅中,加浆水毫升,醋10毫升煮肝熟,入盐3克,葱白3茎,生姜1小块,同煎至水欲尽,空腹时冷食。
《苏沈良方》卷四
⑤丁香木香当归(去芦,洗,焙)肉豆蔻(炮)甘草(爁)各克附子(去皮、脐,酣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克藿香叶(洗,焙)1.24千克诃子皮克
上药为末。
治脾胃虚弱,内挟风冷,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脐下疴痛,腹中雷鸣,胸脯痞闷,胁肋虚胀,及积寒久痢,肠滑不禁,肢体羸困,不进饮食。
每服3克,用水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1个,同煎至毫升,空腹时温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⑥木香15克(用黄连15,克,各锉,同炒)甘草30克(炙)罂粟壳15克(生姜15克,打碎同炒)
上研细末,加麝香少许研匀。
治诸痢。
每次6克,用陈米饮送下。
《普济本事方》卷四
亳州鑫绿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