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万能药或引发皮肤不良反应

黄体酮注射液有“保胎万能药”之称,因其具有价格低廉、吸收迅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目前,该药主要应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和经前期综合征的治疗。

年11月21日,基于近年来收集的不良反应数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进行修订。

新增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修订内容公布如下:

“不良反应”一项,增加“注射部位皮疹、瘙痒、疼痛、刺激、红肿,可形成局部硬结,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无菌脓肿,也有人工性脂膜炎的病例报告”。

“注意事项”一项,增加“本品如长期大剂量应用增加局部硬结风险,偶有发生局部无菌脓肿、人工性脂膜炎等严重的局部反应;通常形成的局部硬结、无菌脓肿的吸收恢复需较长时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临床医生应当仔细阅读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及风险分析。黄体酮注射液为处方药,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的新修订内容。

为何局部不良反应多发

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赵成龙指出,此次新增的内容均与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可能引起局部刺激相关。

那么,引起黄体酮注射液局部不良反应多发的原因是什么?赵成龙说,这还要先从黄体酮注射液的性质说起。

黄体酮注射液属于高脂溶性药物,不溶于水。其注射液的辅料为注射用油,因此黄体酮注射液为油性液体。而需要使用黄体酮注射液的患者多需要长期治疗。以早孕女性为例,她们可能需要用至孕3个月,甚至4个月。

长期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对注射部位进行连续、反复的刺激,会导致局部皮肤发生红肿、瘙痒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果注射深度不足,注射的药物仅能够达到脂肪层而无法进入肌肉层,药物吸收效果较差。药物长时间停留在脂肪层,会在脂肪层中产生刺激作用,还会引发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硬结。

另外,大多数接受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局部血流量减少也会引起药物吸收减少、减慢,这可能会对治疗造成负面影响。

发生率较低的人工性脂膜炎是指患者用药后股外侧、腰部和注射部位的皮肤出现结节、斑块、大面积红肿等。另外,此种脂膜炎浸润程度较深,皮肤温度升高,并伴有较为显著的疼痛感。

土豆片贴敷缓解不良反应

赵成龙说,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采用热敷或土豆片贴敷的方法。热敷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与消散,避免因药物吸收缓慢而形成硬结或囊腔。土豆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缓气止痛作用,外用有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

如果皮肤不良反应实在无法耐受,患者还可以换用黄体酮缓释凝胶,阴道给药即可,避免臀部长期用药引起不适。

总之,广大患者应局部注射黄体酮注射液潜在的皮肤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医院就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com/spyo/1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