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普罗大众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上升。在日子一点点变好的同时,大家更加注重自身的调养,而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种养生方式,便是泡脚。
泡脚能够疏通气血,帮助阳气生发,因而在大多数人看来,其对人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受到这种看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了泡脚养生的行列,方式也花样百出,比如用白醋水泡脚能够杀菌去味,治疗脚臭;用生姜水泡脚,可以暖脾胃,祛湿邪等等。
但这时不免有一个疑问冒了出来,真的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吗?其实不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泡脚的优缺点,并知晓哪些群体不适合泡脚吧。
01泡脚的好处
1、缓解压力
对大多数人来说,维持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工作,但这也导致心中的压力日渐堆积,严重时往往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在忙碌一天过后,回到家里用温水泡泡脚无疑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泡脚既可以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能更好地入睡,同时也可以调节五脏六腑的功效,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2、驱除足寒
我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即寒从脚起。人的足部距离心脏最远,最易受到寒邪侵袭。因此,足部保暖很重要,而用温水泡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驱除自身的寒意,促进了人体的新陈代谢循环,从而起到了养生保健的作用,令·身体保持正常的运转。
3、治疗脚臭
在经历了一天的颠簸之后,被禁锢的双脚才得以从憋闷的鞋子里解放出来,可此时由于汗液和脏物的堆积,往往会散发出一股恶臭。此时用温水泡泡脚,能够起到清除足部异味的效用,不仅保持了个人的干净卫生,又可以软化足部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角质,使其变得光滑而更有弹性,对于女性朋友而言是个不错的护肤选择。
02泡脚的坏处
一般来说,泡脚的水温以37至40℃左右为宜。若是水温过高,不仅容易烫伤皮肤,更会使足底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造成汗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同时,泡脚水的温度也不宜过低,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绝对不能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选择用凉水泡脚,否则会增加风寒的感染率,极易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泡脚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5至30分钟,不应该太短,更不应该过长。这是因为长时间泡脚容易导致皮肤变得褶皱,对肌肤纹理的发展造成阻碍。而泡脚时间太短,则无法达到预期的养生效果,因此泡脚时不建议过早结束。
03不宜泡脚的人群
泡脚虽有着不少的益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血糖、血压偏高或过低,有过外伤感染的患者,以及处在发育期的儿童,都不建议把泡脚作为常规的养生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一部分人群为什么不适合泡脚。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心脏与血管本身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一旦用热水泡脚,在高温的推动下,足部的血液流动速度会变得更快,很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过度的负荷,从而加重病情,影响其生命健康。
当然了,虽说此类人群不适合泡脚,但也不意味着碰都不能碰,偶尔泡一泡还是可以的,还能起到舒缓经络、缓解疲劳的效果。只是在泡脚时一定要注意水温不能过高,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2、糖尿病患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则是最好不要用泡脚。部分患者由于存在糖尿病足的缘故,在长时间的泡脚下容易造成足底皮肤的溃烂,导致细菌透过溃烂部位侵入皮肤,造成更严重的感染。
因此,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泡脚的方式应当是,每天用温水冲洗几分钟即可,水温也不要超过37℃,避免因为高温烫伤足部,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3、发育期儿童
对于处在发育期的儿童而言,在泡脚时最好不要用成年人的评判标准去界定所谓的“适宜温度”。这是因为儿童的承受能力普遍不如成年人,即便后者觉得合适的水温,对于儿童而言也可能是难以承受的,容易烫伤足部。
因此,当家长为儿童准备泡脚水时,水温应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控制在更加温和的范畴中。除此之外,孩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若是太过频繁地泡脚容易导致扁平足的问题,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正常发展。
总得来说,泡脚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泡脚方式,就能避免大部分的负面影响。届时不仅仅可以放松我们的双腿,消除体内积攒的疲劳,更是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循环,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
#泡脚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