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园的最全感官开发游戏清单

白癜风好冶吗 http://www.zherpaint.com/bzlf/dbyh/m/829.html
德国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感官开发,几乎所有活动和游戏都围绕感官(包括手脚和身体)开发来进行。前不久,我就收到幼儿园发的一张感官游戏清单,老师提醒我们:孩子快5岁了,今年9月份将成为“聪明狐狸”(指学前儿童),上小学前必须达到的能力可以按照清单上的游戏来培养。我太喜欢这张清单了,虽说从悠悠出生起我就很注重她的感官开发,也带着她接触了不少感官游戏,但幼儿园提供的这张清单可以让我更加全面地掌握感官开发方法,查漏补缺,把平时有所欠缺和没有玩到的游戏都玩起来,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关于感官开发,我其实有很多话想说。我发现很多成年人,包括我自己,感官都非常迟钝。有时候吃个水果糖,闻起来气味很熟悉,却说不上来是什么口味,给悠悠一闻,她竟能轻而易举地准确说出名字。出去玩时悠悠要上厕所了,我在街上找啊找,正准备厚着脸皮问一家餐厅能不能借用他们的卫生间时,悠悠拉着我说:“妈妈,刚才路过的地方有卫生间。”我走回去一看,真的发现街边一个门里面有卫生间的标志,还是免费的!我怎么就没看见呢?!小悠悠的“眼尖”屡屡让我佩服不已。有次回国,我的烹饪达人嫂子给我老公煲了鸡汤,嫂嫂是时髦的人,知道欧洲人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所以她在把汤端出来之前,就把里面的生姜、桂皮、月桂叶等等各种作料都挑出来了,碗里面只有纯汤和几块肉。我那感官“像狗一样灵敏”的老公一边喝汤一边品论着:“嗯,你在里面加了月桂叶,还有和XX的味道,非常好喝,谢谢你!”我在旁边跟听天书似的,一脸崇拜,明明喝的是同样的汤,我怎么就喝不出来这么多调料的细微差别呢?我只喝得出鸡的味道。。。北极熊的鼻子可以隔着冰层闻到30公里以外海狮的气味,人类的感官虽说没有动物那么发达,但感官和大脑一样,都属于用进废退,开发和不开发,区别还是挺大的!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强调从小开发感官感知力的重要性。因为感官是孩子接受外界信息和学习的“传感器”,传感器不够灵敏,大脑对信息的接收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相当于降低了学习效率,表面看上去在学习,其实根本没学进去...下面进入正题,篇幅有限,今天这篇我先写开发视觉感知的游戏,后面会接着写听觉和触觉的游戏。视觉感知很多人非常粗心,动不动打错字,自己读了几遍都检查不出来;考试经常“看错题”,填答题卡填错行,都在于小时候视觉感知开发不到位,视觉上对事物的捕捉和察觉不够灵敏,表现为常说的“眼不够尖”。要培养“眼尖”的孩子其实不难,且视觉感知常常与手指的精细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手眼协调来完成。下面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视觉感知能力:记忆配对找不同(在两张看似相同的图片中找出细节上的不同)多米诺连线(Domino)Domino连线游戏特别适合低幼宝宝,一岁半以上就能玩——在一堆卡片中,找到两个相同的图案,将他们连起来排列。影子配对影子配对游戏几乎遍布德国所有的教具类玩具,是认识形状和轮廓,锻炼幼儿视觉感知力的最常见游戏之一。逻辑狗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题目,我以前推荐的一岁以上就可以玩的手抓板拼图也是同样的原理。形状拼图拼图也分为几种,有的是依靠拼图上的图案来拼,有的则是主要依靠拼图块本身的形状来拼。在德国非常流行马赛克拼图,类似于七巧板的玩法,但难度比七巧板小,核心理念即依靠辨识形状来拼搭不同图形。寻找隐藏物品类书籍一般专注力训练类的绘本书籍中都会有寻找隐藏物品的游戏,在密密麻麻的画面中要找到目标物品不是件容易的事,对孩子的眼力、专注力和耐心都是非常好的锻炼。这类游戏中,我最推荐,悠悠也最爱玩的莫过于HighFive杂志中的HiddenPictures了。少了什么?和宝宝一起先记好眼前摆放的几件物品,然后让宝宝闭上眼睛,大人拿走其中一件物品,再让宝宝睁开眼睛,说一说妈妈刚才拿走了哪一样东西?这个游戏随时都能玩,不局限于任何物品。既锻炼视觉观察能力,又训练了短期记忆力。我以前陪一岁多的悠悠玩手抓板拼图时,玩完了拼图就会顺便把拼图块都倒出来玩一玩“少了什么?”的游戏。经常玩的话,一岁多的孩子就已经很厉害了。我看到了XX,你看到了吗?这个游戏特别适合在路上玩。不需要任何玩具和材料。在加纳利群岛徒步下山时,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悠悠显得很无聊,我们就和她玩起了这个游戏:我说:“我看到了一个白色的东西。”悠悠和她爸爸开始搜寻周围一切白色的东西。他们要猜我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是那扇门吗?”“不是”,“是这些花吗?”“不是”,“是天上的云吗?”“猜对啦!”。当然不一定总是用颜色,也可以用形状、软硬度来代替。模仿动物、角色表情模仿动物的肢体语言、职业特征或绘本人物中的表情,甚至做鬼脸都对孩子的视觉开发非常有好处。我最喜欢的好莱坞女演员JenniferLawrence就是个表情Queen~悠悠非常爱模仿,所以我们经常在家玩“猜猜我是什么/谁”的游戏,她模仿一种动物或者一个人/角色,我来猜她模仿的是谁。每次她模仿她奶奶、外婆和爸爸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都把我笑晕!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其实折射出了他们很强的观察能力,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事物特征的敏锐捕捉,是不可能模仿得像的。因此,经常鼓励孩子模仿肢体动作和表情,也是在促进孩子多观察和用心思考总结。同时也促进了孩子的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力。视觉反应类游戏后来,我又在悠悠幼儿园发现了一款经典德国桌游“HalliGalli”,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玩得热火朝天,国内据说已经在引进了。玩法是每个玩家轮流翻一张牌,牌上画的是长相比较相似,但有颜色、配饰和表情区分的小丑,当桌上出现两张一模一样的牌时,玩家就要用力拍桌子中间的铃铛,谁快谁赢!当然,拍错了也要受惩罚哦,不能光图速度,还要讲究正确率!HalliGalli按照不同年龄有几个版本,最简单的小丑版本适合三四岁以上孩子玩。针对五六岁以上的水果版本,还要用上心算能力,如果出现两张一样的水果牌,且水果总数加起来等于5才能拍铃铛。对照图纸搭建关于搭建类玩具,对照图纸搭建和自由搭建锻炼的是两种不同能力,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孩子有想法的时候就让TA自由发挥不做限制,当孩子无从下手或缺乏创意时,也可以引导TA按照图纸来搭建。我一直觉得读图纸能力非常重要,也很注重培养悠悠这方面能力。无论是看地图,还是看着图纸搭建,都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在大脑中将视觉接收的二维图形转化为3D立体图形。当然,在读图纸的过程中,孩子的视觉感知力也不知不觉得到了锻炼。这种算比较简单的:下面这种更抽象的,拼起来也难度更大:UNO纸牌游戏UNO纸牌游戏在全世界都很流行,很多人觉得它是成人玩的扑克牌游戏。其实不是啦,在德国,3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玩UNO,幼儿园也会提供纸牌游戏给3岁以上的孩子玩。UNO纸牌游戏涉及到数字和颜色,还有一定的战略。每出一张牌,下一个玩家要么出颜色一样,要么出数字一样的牌,如果手上没有对应的牌了,就要另起牌。当手上还剩一张牌时要大喊UNO,最快将手上的牌打完的人胜出。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用UNO游戏来增强对颜色和数字的认识,玩法比较简单。对于四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加入带策略的玩法了,思考如何尽快打完手上的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yo/11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