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白殿风 https://m-mip.39.net/nk/mip_4693375.html

今日小暑。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民间有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两个节气有紧密的关系,小暑可以说是炎热的开始,而大暑则到达一年中炎热的顶点。从大暑的后期,炎热逐渐减弱。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丨昨天还不算太热,今日的风就有点儿烫。

二候蟋蟀居宇丨由于炎热,蟋蟀逃离了田野,躲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

三候鹰始鸷丨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翱翔。

—小暑习俗—

●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食新

据说“食新”乃“食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故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吃三宝

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晒伏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

小暑前后,日照时间最长,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小暑追凉—

小暑,也不是一无是处。

炎夏吃好瓜,也是整个夏天的幸事,每一次的大快朵颐,当是倍觉豪情迈迈。

文天祥在《西瓜吟》中这样描述吃瓜场景,堪称是最酣畅淋漓的吃瓜群众。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有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一个“斫”(zhuo4)字,生猛形象,清脆爽朗的瓜裂声,有如探秘桃花源那般兴奋:

初极狭——均匀裂缝里的宝石红隐隐若现;豁然开朗——成片的红瓤夺人眼球,早已顾不上那么多。

怕是端庄淑雅的林黛玉见了这粉硕多汁的果肉,也会吃得满嘴红渣。

夏天晴雨不定,若天气好时,没什么要急着做的事,也没有特别想见的人。

此时最宜于坐在家中,或独自一人,或邀请几位好友,喝茶聊天。

《牡丹亭》里唱:有风有雅,宜室宜家。

泡茶可随心随性,饮茶也变得无拘无束。配上几曲悦耳丝竹,就着精致可口的各式茶点,感受这个盛夏里的丝丝清凉。

正脉君谈养生

小暑养生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暴晒和露宿,清淡饮食,少食冷饮,下面和正脉君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01

小暑时节多晒霉

六月六,晒红绿”的民谚流传甚广。这一天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乡村人家多会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好好消毒一番,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乡间还有“晒水”的习俗,将暴晒热的水给小孩洗澡,说对皮肤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02

保持心态平和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03

忌烈日下运动

运动时间尽量调整在清晨或是晚上,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使人容易莫名地感到心情烦躁,食欲下降,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这个时候如果还在大白天曝晒容易引起外邪侵袭和中暑。

04

外出注意防暑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05

饮食宜清淡适量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

06

充足的睡眠

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定时起睡最好,可保护生物钟不受影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且要保持午休的习惯。

07

不坐湿板凳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里的木料,如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在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所以在小暑节气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头上。

08

少吃冷饮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但是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09

避免在外露宿

小暑节气由于天气炎热难以入睡,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不好。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腹痛、头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小暑节气吃什么1西瓜番茄汁

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2凉拌西瓜皮

鲜荷叶l张,白扁豆30克,西瓜翠衣(即西瓜皮去掉红瓤和绿皮的部分)克。

将上述原料洗净后加水煮至豆熟,加冰糖适量即可食用。

清热利尿,生津解渴,健脾和胃。对口渴、烦躁、食欲不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3生姜冬瓜鲜虾汤

营养美味

生姜、冬瓜、鲜虾、盐、麻油。将生姜、冬瓜去皮切片,与鲜虾一起放在锅里炖熟即可,还可将冬瓜皮用纱布包好也一同放入,熟后取出弃之。生姜冬瓜鲜虾汤做成加入少许盐和麻油即可。

促食欲、发汗、驱寒并利尿。

4冬瓜苡米煲水鸭

冬瓜克,苡米30克,水鸭克,生姜2片。水鸭洗净斩块,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苡米、生姜一起放入砂锅,加水0ml。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为文火,再煮60~9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清热利尿解暑。

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苡米即薏苡仁,其味甘淡,性凉,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利水的功能。水鸭性平凉而味甘,有补中益气、养阴利水的功效。这款汤利尿解暑,味道鲜美,简单易做,老少咸宜,是一道很适合夏天喝的汤水。

薏米要洗净后,在冷水时入煲,这样煮出来的薏米就易;冬瓜必须连皮煮,因为冬瓜清热祛暑的功效主要集中在瓜皮而并非瓜肉。

5番茄土豆排骨汤

番茄克,土豆克,排骨克

先将排骨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切块的土豆一起放入砂锅,加水0ml,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为文火,煮40分钟后,加入番茄,再煮2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健胃消食,生津止渴。

适应症:番茄味甘、酸,性凉,微寒,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和增进食欲的功效;土豆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痛,通利大便。此汤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尤其适宜天气炎热,胃纳不佳者食用。

6苦瓜黄豆排骨煲

苦瓜克,黄豆克,排骨克。

先将排骨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切块的苦瓜和浸泡好的黄豆一起放入砂锅,加水0ml,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为文火,再焖煮6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清热解暑,除烦止渴

苦瓜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黄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益血补虚,解毒。若见口干口苦,尿黄,烦热等热症明显者均可服用。

苦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太多。

7节瓜蚝豉煲猪踭

节瓜克,蚝豉50克,猪踭肉克。

先将猪踭肉洗净,飞飞水与切块的节瓜及蚝豉一起放入砂锅,加水0ml。先用武火煮15~20分钟后改用文火煲1~1.5个小时。

滋阴清热,消暑渗湿。

节瓜性平味甘,能健脾渗湿,有清热消暑、利尿消肿等功效,节瓜不寒不热,相较于冬瓜的寒凉,很具“正气”。是炎热夏季的理想蔬菜。蚝豉肉味咸、涩,性微寒,具有滋阴,养血,补五脏,活血,充肌之功效。此汤具有滋阴清热,消暑渗湿的功效,老少皆宜。

8太子参瘦肉汤

太子参15克,瘦肉克

先将洗干净后的太子参放入煲里,加水ml,煮开后调成小火,大约煮30分钟后,下瘦肉,一起用小火煮15分钟后即可食用。

益气生津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温,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之效。此汤有益气养阴生津的作用,男女老少皆宜,尤适用于虚不受补者。

9冰糖炖木瓜

木瓜(小者一个,大者半个)。

将木瓜去皮去核切件,放入炖盅内,加进适量冰糖,隔水炖1小时。润肺止咳解渴。

木瓜性平、微寒,味甘,能消暑解渴、润肺止咳。冰糖味甘、性平,具有润肺、止咳、清痰、去火的作用。此汤老少咸宜,尤适宜烟酒过多,熬夜,久咳者服用。

10番薯红糖水

番薯克,红糖50克。

将番薯切小块,加水煮20分钟,加红糖,放凉后吃薯喝糖水。

健脾胃,和血通便

番薯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胃、补虚乏、益气力及润肠通便等功效;红糖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等作用。该糖水健脾胃,润肠通便,适宜夏季炎热,胃纳欠佳者食用。

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xz/5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