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在考研方剂学中的考点提要

21考研准备要上岸了,我们来谈下"水下陷阱"......

开篇先引用一下99岁“国医大师”路正志老先生的养生秘籍之一:坚持每天早上吃几片醋泡生姜。路老早年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有一些肠胃不适的现象,坚持吃醋泡姜以后,现在已经99岁了。可见,厨房里不起眼的生姜,其实用途多,作用大。但是要用好生姜,里头门路不少,所以不要觉得生姜好,就胡乱用。东西好不代表能驾驭好。所以不推荐乱用生姜治病保健,而是要先深入学习。现在入正题,今天单独拎生姜讲不仅是强调生姜在考研方剂学中的重要性,而且希望从生姜切入,启发同学们如何去掌握一类考点以及一类题目的解法,学会举一反三。

中诊解题策略提要

遇事不决看真题

医学人文复习思路点拨

医学人文大纲8道样题

方剂复习策略提要

从中诊相兼脉浅谈中综灵活分析思考能力重要性

药真题各科真题考点精讲(-年)

直接考组成

在方剂学中,各种姜容易混淆,也是考试喜欢考察的对象。生姜、干姜、炮姜和高良姜。复习之初愿意踏实背诵方歌,默写组成,核对教材的孩子,最后是受益颇多的。下面看例题(历年真题很多相关真题,以下为举例)

1.(A43)天台乌药散的组成药物是:

A.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干姜、槟榔、川楝子

B.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煨姜、槟榔、川楝子

C.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炮姜、香附、川楝子

D.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生姜、香附、川楝子

E.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高良姜、槟榔、川楝子

2.(A47)下列方剂中,用炮姜的是:

A.温经汤

B.半夏泻心汤

C.血府逐瘀汤

D.生化汤

E.失笑散

A.生附子、干姜

B.炮附子、生姜

C.生附子、生姜

D.炮附子、炮姜

3.(B94)真武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4.(B95)四逆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第1题:这个题本身难度不大,结合方歌“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此方”。但这道题的重点在于,方歌里的字眼只能排除掉CD两个选项,ABE三个选项无法进行判断。这里就凸显药真题一直强调的,背完方歌一定要写药物并且进行核对。这道题的点在于,姜是谁?天台乌药散的姜,是治疗胃痛效果非常好的高良姜。抓住高良姜这一个点,甚至可以不用方歌就能迅速确定这道题的答案。

第2题:炮姜是具有一定迷惑性的药,生化汤中为“炮干姜”,阳和汤则是“姜炭”,实际上也是炮姜,它是姜的根茎的炮制品,同样是辛热的,能温经止血,温中止痛。A选项温经汤中用生姜;B选项半夏泻心汤用干姜;C选项血府逐瘀汤,E选项失笑散(五灵脂+蒲黄)中不用姜。

第3、4题:要牢牢把握住真武汤中用的是炮附子,生姜这两个重要药物。考纲个方剂中,只有四逆汤用到了生附子。

答案:1.E;2.D;3.B;4.A。

方剂方解

方剂不仅自身紧密联系,也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

5.(A50)下述是对逍遥散配伍意义的分析,其中不妥当的是:

A.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B.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C.薄荷助柴胡疏肝,兼散肝郁所生之热

D.煨生姜和胃止呕

E.炙甘草益气和中,兼缓肝急

A.防止拒药

B.振奋胃气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6.(C)服用新加黄龙汤冲服参汁的用意是:

7.(C)服用新加黄龙汤冲服姜汁的用意是:

8.(X)新加黄龙汤原方用法中“姜汁二匙顿服”,其用意是:

A.防止拒药

B.引经

C.振奋胃气

D.佐制

9.(X)旋覆代赭汤中生姜的作用是:

A.温中和胃,增强降逆止呕之功效

B.宣散水气以助消痰祛浊之力

C.与甘草辛甘合化,以复脾胃之阳气

D.制约赭石之沉寒,使其镇逆不伐胃

10.(X)真武汤中生姜的配伍意义是:

A.合附子以温阳祛寒

B.合茯苓以温散水气

C.合白术以扶脾益气

D.合白芍以散寒止痛

第5题:B有人会有疑问,其实说茯苓、白术在这里是健脾祛湿,问题不大;如果是茯苓、白术、甘草,那应该说健脾益气比较准确。单选选最佳,D明显脱离此方的方义。生姜在逍遥散的配伍意义:温运和中,辛散达郁。

第6、7、8题:三承气汤那里已经讲了,调胃承气汤主要是泻热作用,说明新加黄龙汤是温热邪盛,伤津耗气了,导致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攻补两难,照顾胃气就显得尤为重要,故方中的参汁和姜汁意义深远。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记住了,新加黄龙汤的病情已经很重了,稍有不慎,人命呜呼哀哉。面对如此重的病情,服药方法也有所特殊。其中“冲服姜汁”的用意:①防止拒药,有反佐意义,但不是佐制,不要搞混反佐和佐制药的区别了;佐药分为三种:(1)佐助药:①配合君、臣;②直接治疗次要兼证。(2)佐制药:①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②制约君、臣药峻烈。(3)反佐药:病重防止药病格拒。②振奋胃气。里热阴竭,胃气已大虚。这类阳明腑实证,因下失下以后气阴两伤,往往伴有这种胃气上逆,下面不通,所以用药下去,容易药病格拒,用姜汁少量偏温,在全方起到防止药病格拒作用,是反佐用法。既是佐助药,振奋胃气,又有反佐意义,防止药病格拒。它的性味和全方的偏凉性,又有不同,它偏温,符合反佐的含义。当然姜汁自身也有和胃降逆作用。冲服“参汁“的用意:振奋胃气。

第9题:旋覆代赭汤配伍“生姜”的用意(重用,五两):①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②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③制约赭石寒凉之性,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旋覆代赭汤证并无脾胃阳虚的病机,故C选项排除。生姜配伍甘草是辛甘化阳,这个本身没有毛病,但是并不符合题意和本方的意思。什么时候需要辛甘化阳?除了考生熟悉的桂枝汤,这里再提示一首方:四逆汤,用生附子回阳救逆,故方中的炙甘草一能解生附子之毒,二能缓其峻烈之性而持续药力,三能合姜、附辛甘化阳、益气和中,四能调和诸药。四逆汤都回阳救逆了,这里阳气没那么衰弱,故辛甘化阳用在这里不合情理。要认真审题,不要觉得选项本身的意思没错就一定符合题意。有时候,题目往往设置一些本身没毛病的、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去干扰考生,希望考生擦亮眼睛,认真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第10题:生姜的作用书本也有:合附子温里散寒,合茯苓温散水气,本身是呕家圣药还可以降逆止呕。真题里给了两点。

答案:5.D;6.B;7.C;8.AC;9.ABD;10.AB。

生姜配伍意义

生姜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常见有以下几种:

解表散寒宣肺(eg:败毒散);

调和脾胃(eg:归脾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营卫(eg:桂枝汤、再造散、藿香正气散);

温中降逆止呕(eg: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吴茱萸汤、旋覆代赭汤、真武汤、橘皮竹茹汤、二陈汤);

宣散水气(eg:真武汤、五皮散)。

特殊一点就是逍遥散的生姜了:温运和中,辛散达郁。再造散的生姜还能温胃。

吴茱萸汤重用生姜六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方歌也有说“重用生姜温胃好”,生姜在吴茱萸汤的作用还没被考查,需要重视。

温经汤的生姜既温胃气以助生化,又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

举例和总结不是为了让同学们拼命刷真题记住答案和死记硬背知识点,事实上,很多时候,方解题目的问法稍微会有点灵活,学会看真题的同学可以自行领悟的。而且一味中药在某个方剂中的配伍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需要我们结合方剂整体去判断。

总而言之,注意审题以及平时复习要注意知识点,注意结合真题总结一类题目一类解题方法。不要把方剂组成和后面的几种知识点孤立记忆,而是要有机结合,更高效记忆和解题。

今天是平安夜,希望同学们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一战成硕!喜欢本文和药真题的同学们可以文末右下角点赞和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我们将及时处理。

药真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sj/7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