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生秋风,其华亦灼灼。
桂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名花,分为银桂、金桂、丹桂等,距今已有年的历史了。
闽北山城浦城县,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桂花文化的历史古邑,年被授予“中国丹桂之乡”。浦城丹桂系中国桂花优良品种之一,当地俗称红木樨,属木樨科木樨属丹桂品种群,主要品种为大叶丹桂。其可考历史可追溯到年以上,渊源流长。
南朝宋元徽二年(年),江淹被贬为吴兴(浦城旧名)令,在任3年酷爱县内山水,留下诗赋10余篇,其中多首吟及桂花,颇多佳句。江淹在骚《杂词·悦曲池》中吟道:“桐之叶兮蔽日,桂之枝兮刺天”。在《杂词·爱远山》中云:“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在《青苔赋》中云:“假青条兮总翠,借黄花兮舒金”。
明清时期的浦城,丹桂的种植已相当普遍,城里的房前屋后,乡下的田头地尾,野外的山麓河畔,都有丹桂的常绿树姿,金秋飘香,几乎达到遍山漫野的地步。
浦城丹桂,花色朱红如丹霞,故又称红木樨、状元红,其花瓣大、肉厚、留香持久,是所有桂花品种中唯一可闻、可赏、可品、可食的品种。
浦城人以桂花为尊,以桂花为荣,以桂为贵,崇尚桂花树,向往富贵。浦城自古就有一个特有风俗,家喻户晓,但外地绝无仅有,连相邻县市也没有,那就是制作丹桂茶待客。家中,正月每逢客人,或平日有来访的远客、稀客、贵客,主人都要敬献一盅丹桂茶,用早在秋天精制封藏的桂花蜜茶冲下开水,杯中绽开艳丽如丹的花瓣,散发出沁人心腑的芬芳。
浦城当地加工使用桂花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就开始自制丹桂茶。乡间丹桂加工一直是浦城的传统技艺,丹桂茶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这个神秘的丹桂茶是怎么制作的?又该如何品喝呢?…
初秋时节,海亮伯乡土特产开发团队一行慕名来到这个闽浙交界的山城。走进浦城县山村,到处飘溢着桂花的清香。这里就是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吟唱的原中央苏区县,如今的“中国丹桂之乡”。
沿着曲折的山道,路上路下,漫山遍野,花层层,嫩舒笑红脸。秋风徐来,桂花淅淅沥沥地缓慢落下,像是下一场细细的红花雨,落在头上、肩上、脸上,也仿佛落在了心上,真乃“桂花香动万山秋”…
在当地食品达人刘伟的向导下,我们走街串巷,一一慕名寻访当地手工古法制作丹桂茶的名手。在寻访过程中,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那深入浦城人骨子里的桂花文化,家家种桂花,户户品桂香,他们血液里流淌着桂花韵。
这个丹桂茶不是茶叶加桂花的制品,也不是简单地将桂花晒干泡茶。与其说它是茶,不如说它是花酱。在下面的销售产品中,我们一律称为“浦城丹桂花酱“。它的制作过程很有讲究,分为打桂花、挑桂花、洗桂花、杀青、拌糖(拌蜜)、封罐等六道工艺,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费工费时。
(1)打桂花
中秋时节,桂花已如繁星绽放挂满枝头。乡里的男人在树下铺上竹席,用竹竿打落每一簇桂花。这时便下起了“桂花雨”。桂花粒小,如同密密的雨丝纷纷下落,轻轻打在竹席上。待一树花落尽,将桂花粒儿归拢,细筛一番,剔出树叶枯枝,挑上扁担往家送。
(2)挑桂花
接下来便是女人的活计。她们用柔软的双手,将桂花一捧捧放在桌上,围坐四边,开始精挑细选。她们各划一捧桂花到眼前,执一尾鹅毛,将每个饱满的花粒儿分拣出来,剔除残叶、次花、花梗、黑壳等杂质。朴实的浦城人也许是太热爱桂花了,所以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希望喝进嘴里的每个桂花都是完美的,这也是他们待客的诚意。
这是一道繁复却不繁重的工序,在女人的说笑间就完成了。可不是么,她们手中流淌着的,是一丝丝软柔的雨丝;眼中看到的,是珊珊可爱的粒粒红;鼻中充溢着的,是天赐的芳香。满心都是丹桂,连梦中都是甜的。
(3)洗桂花
用清水多次漂洗
(4)杀青
这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全凭经验,时间长短的拿捏,决定着丹桂茶的味道好坏。花粒儿会被放入沸水中焯熟,然后迅速倒入冷开水静置数小时。
(5)拌糖(拌蜜)
沥干水分后捞到大钵中,加入白糖,反复搅拌。
(6)封罐
待花粒儿与糖粒儿匀到一块儿,再分入罐中密封保存。要不了几日,白糖一化,花粒儿便泡在糖汁中,如同蜂蜜一般,丹桂茶就做好了。
取一勺丹桂茶,放入玻璃杯中,再往杯中注入开水。只见杯底水流裹挟着桂花四散,俄而杯口腾起水雾,花香登时可闻。再用一柄银勺细细搅动,一则使糖汁充分溶解,二则使茶水降温。待茶水微凉,饮上一口,便是一线香甜的暖流流过全身。这是何等的享受!这线暖流中,有桂花天然的芬芳,有蜜汁般的甜润,有桂花雨的浪漫,有男人的汗水,有女人的欢笑…
丹桂茶也会留待正月。亲友来家做客,主人一定会捧茶待客。每人一杯茶水,一柄小勺。桂花香里,亲情更加浓郁,友谊更加醇厚。正月十五煮元宵,也要放入一勺桂花茶,细糯的皮儿,浓香的芝麻馅儿,配以清甜的桂花汤汁,妙不可言。
什么是永恒?什么是咫尺?桂花花开花落,斗转星移。何曾想过,这片盛大而悠久的桂花香竟穿越了两千多年,忽而又近在咫尺,在口齿间流淌...
正如Duras所说的那样:你年輕的時候很美麗……不過跟那時相比,我更喜歡現在你經歷了滄桑的容顏。鲜嫩怒放的桂花,漂落红尘中,历经杀青、蜜练、醇化,终化为一段馥郁飘香的岁月...
海亮伯乡土特产优选三款丹桂产品,精选浦城大叶朱砂丹桂老树鲜花为原料,纯天然,零添加,原汁原味,秉承千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让我们一道来领略那古老而悠久的丹桂香韵。
(一)桂花酸枣糕
浦城制作酸枣糕和别处有很大不同,第一是遵循古法纯酸枣果肉制作,第二是添加丹桂花,或许是他们太热爱桂花了。
深秋+野酸枣+新鲜桂花=桂花酸枣糕,这就是浦城特色的酸枣糕。先酸后甜,酸甜中带有淡淡桂花香,有点特别,有点秋天…
(二)糖渍小野金桔
小野金桔也是浦城的野生果品,很小,还没有拇指大,味道也和广泛栽培的金桔不一样。糖渍小野金桔做法和糖渍丹桂一样,桔子味中带有一种花香,吃起来有种桔子加生姜的味道。
浦城人在春节和元宵等传统佳节,喜欢用桂花加上金桔泡茶,寓意“富贵吉利”,这也是咱们国人心中最朴实最真挚的心愿吧。
(三)九月采摘制作的丹桂干花新鲜出炉
花开这般好怎忍花落去
敲花古道旁制得丹桂花
换来整年香
桂花虽香,制作不易呀!
一株中等丹桂树,可以敲一斤到两斤鲜花。鲜花,手工逐朵挑选,剔除残枝、黑梗、次花,成品鲜花10斤才能制作1斤干花。且吃且珍惜!
图文/海亮伯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