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经很热了,为什么还要吃姜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http://www.ytysbz.com/

生姜味辛性温,有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的作用,中医称之为“呕家圣药”。

谁都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可是想想,好像不对啊,姜是热性的,夏天已经很热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吃姜呢?

听首医院老年科主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原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的解释。

张国英

左小霞

人的体温是恒定的,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6.5℃左右。

而18.9℃到23.9℃,也就是20℃左右的气温,是人体最舒适的温度。

大自然当然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温度,毕竟人也不是生活在恒温箱里的,身体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

夏季白天的温度高过体温,体表散热,身体的气血就集中到体表,内脏和大脑气血相对会少,因此温度就会降低。如果这时候吃凉的食物,则体内更寒,致使脾胃不舒服,所以夏季要吃一些姜,让内脏的温度增加一些。

反之,我们的身体冬天体表凉,脏腑热,人反而容易生内火,所以冬天要吃萝卜。

此外,我们在夏天消化液减少,食物不振,姜的成分能够提高食欲,夏天吃姜有杀菌,增香,解腻,保护胃肠道,健脾胃的功效。

夏天吹空调,吃冷饮,胃肠道容易受寒凉。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早上用点生姜可以暖胃,对预防和治疗感冒非常有效。

老话说,“上床萝卜,下床姜”?上床指的是晚上,下床指的是早上。萝卜下气消食,晚上吃点萝卜,有利于消食解腻,清虚润燥。至于早上吃姜,当然也是顺应人体的自然需要。

一年分四季,一天也分四季,早上相当于春季、下午相当于秋季,早上升发,晚上下降。姜是助阳的,在早上吃,有利于阳气升发,既暖了脏腑,又不至于生热。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我们要养阴,再吃阳性的食物就会伤阴。

当然,凡事都是有度的,晚上也不是绝对不能吃,做菜时少量放姜可以刺激我们的食欲,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但晚上不能空腹吃姜,晚上空腹吃姜容易扰动阳气,导致体温上升,心跳加快,不利于睡眠。

如果身体着凉了,临睡前喝一碗姜糖水,发发汗,把寒气驱除出去,或可让您避免一场感冒。

夏天怎么吃姜才能不上火?

首先,姜是好东西,姜可吃,但不可多吃,过度吃姜很容易上火。特别本身有实热上火症状的人,更不适合吃姜。

眼睛红,大便干燥,干咳,有浓痰,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就不要吃姜了。

生姜的温性是体现在肉里,生姜皮是凉性的。吃姜的时候不要削皮,整个姜洗干净一块儿吃就不那么容易上火。

中医认为,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

夏天姜怎么吃更好?

煮姜粥,泡姜茶都很好,只要记得是早上吃,晚上尽量少吃就好啦。

夏天吃海鲜,要配姜醋汁来中和海鲜的寒凉。

姜丝红糖水,红糖富寒铁、矿物质和维生素,早上喝一碗,暖胃又营养,对女生来说,预防痛经也很有效。可乐煮姜丝,也可以代替红糖水,又好喝又能帮助预防感冒。

顺便提醒一句,吃姜的同时,糖是要控制量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糖不要超过50克,其实医生的建议是最好不超过25克。

姜怎么吃都可以,原则就是生吃姜解毒提鲜,营养素保留的比较多,但刺激也会比较大;熟吃姜营养素会有损失,刺激性减少,如果受凉需要发汗驱寒的话,把姜煮熟喝姜水效果会更好。

“烂姜不烂味”不可信!

记住,姜如果稍微有点烂就不能吃了。烂姜会产生毒性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会导致肝细胞癌变,对肝脏损害最大。长期吃烂姜,会加重肝脏解毒的负担,大大增加患肝癌风险。

为您

推荐

医师辟谣:胸痛急救这4招是错的!关于“救命药”,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打鼾的人,你的身体正在经历“器官缺氧”……

夏天出汗正常?注意了!这些部位爱出汗,是身体在警示!附最全出汗健康对照表

图文来源:张翕健康日记

编辑:张翕//责编:杨滢//监制:汪群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cw/5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