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里捣制了一偏方生大黄生姜汁,专治跌

上周进山

看见爱丘山居的大管家宋姐

在厨房用凳子担着腿

一问她才知道

原来是在前两天山上骑车把腿给摔了

膝盖着地

当晚就青肿起来了

从膝盖处都青肿到了脚踝

这也难怪

上半个月的几场瓢泼大雨把北京浇了个透

宋姐就因为大雨天夜里骑车掉水坑里了

左腿摔成如此模样。

桌上摆着一堆治跌打损伤内服和外用的药

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

可见跌打损伤可没那么快能好利索

这让我回想起记忆惨痛的一件事

话说前几年单位组织大家

一起去郊外滑雪

怪我不自量力

一个新手偏跑到高级滑雪赛道嘚瑟

这一嘚瑟不要紧

速度太快没控制住

直接来了个大腚摔

右手的大拇指着地顿时见红挂了彩

伤筋动骨养了几个月虽然好利索了

但留下了大拇指长时间用力

就会酸痛难受的后遗症

我发誓这辈子都不滑雪了

还得再加一条以后没事少嘚瑟

伤筋动骨一是不易好且得养

二是恐留下一些后遗症

再看宋姐走路虽然一瘸一卦

但是走路还是没问题的

看来还好应该是没伤到骨头。

有一专治跌打损伤及跌闪手足青肿的偏方

方子也很简单

仅用到生大黄和生姜汁两味

之前进山时在路边见到过大黄

看来可以现采现用

等山里的雨停的差不多了

我们就沿着山路出发了。

鲜大黄的种穗与叶

大黄这药夏秋季特别好认

因为它叶杆上长着长长的土黄色穗穗

一眼就能认得出

有人说可以用大黄这些种穗做枕头

这次采药的时候恰巧遇到一村民大姐告诉我们

大黄的这个种穗特别容易招蚰蜒

这些种穗虽然手感不错跟荞麦皮似的

但用它做枕头看来真不太适合

不然晚上睡觉一睁眼

瞅见枕头边溜达着几只蚰蜒

也怪吓人的。

大黄主要是地下的根用于药

一般是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

洗净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段或片等炮制

经晒干即成为一位中药——“生大黄”

大雨过后山里的水蔓延了山路

脚淌着雨水走在山路上

寒气那是相当地逼人刺骨

所以我们就挖了两棵就打道回府了

大黄的根其实不是太难挖

因为它的根比较短且在土里长的也不深

可不像黄精的根在地下蔓延着那么老长。

挖出后用雨水洗净的大黄根

这一专治跌打损伤及闪跌手足青肿的偏方

在清朝的《验方新编》中有所记载:

用整块生大黄,加生姜汁磨融,敷之

一夜紫者转黑,黑者即白矣

一日一换,其效如神。

大黄味苦性寒无毒

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味泻下之药

内用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等

取生大黄和生姜汁研磨后外敷患处

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逐风祛湿痹

起到推陈致新之效。

生姜与生鲜大黄

大黄根是刚采下山的

已洗净在太阳下晒干

生姜厨房是现成的随用随取

山居的院子里有小石磨

但是大黄根的密度太高

用小石磨不好磨得动

故从厨房拿了一个大蒜臼子

万事具备只欠甩开膀子了

这就动手开工~

在蒜臼子中先捣生姜取汁

生姜味辛辣,大热

能通畅神明,避疫且助生发之气,能祛风邪

如有人偶受阴寒

出现手足厥逆、腹痛绕腹不可止的状况

可以用生姜捣碎炒热

热敷于腹部

以祛内之寒

捣生姜一点都不费劲

不到十分钟就把姜汁取好了

相比生姜

捣碎大黄根可费老劲了

大黄根密度太高

只有不停的在臼子中反复用力捣

看来要是按古医书中

采用磨制的方法效率会高很多

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终于把生大黄捣碎的差不了

再加入刚取得生姜汁继续使劲捣

汁液四溅

看着眼镜片上溅满的混合液体

不得不说

鲜大黄真的是很黄

搞了大半个下午

偏方终于捣制完成了

与生姜汁一起捣制后的大黄

虽然看着还是不那么细碎

但已经算是手工捣制的极限了

宋姐晚上忙完后

就用保鲜膜把制好的偏方敷在了患处

宋姐用保鲜膜固定这招

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

最后附一张宋姐敷药照片见上图

也希望她用上这偏方能早日康复吧。

致谢:

大军哥协助采药

以及好心山民指导

                庄严半隐山里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白癜风早期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cw/4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