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自主健康
圆满养生
同有健康
前言:
刘力红老师在《疫情时期,喝好(糙)米粥》一文中介绍了(糙)米粥的益处。在这次网上义诊咨询中,几张粥方也获得了不错的反馈,在这里稍作整理,分享给大家。饮食之道,五谷为养,一碗好粥,调和阴阳。祝大家开工大吉,粥到健康。
熬出米油的小米粥
做法
水毫升,大火煮开,放入小米一把,约50-80g。
调整火力,保持沸而不腾,煮15-20分钟。
划重点:米汤翻滚又不扑出来
中途最好不要离开人,10分钟后小米煮开花,米香扑鼻的时候,米汤的表面会出现一层油,此时就可以关火了。
待温度稍降,米汤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如同牛奶加热后的奶皮子),那就是米油。
糙米在现代家庭中还未实现普及,小米粥基本常备,且操作简单,若掌握好火候,熬出米油,营养是极好的。
李时珍说“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清代医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说“米油可代参汤”。现代研究也观察到米油营养价值全面均衡,早产儿用米油喂养,可以达到与正常产儿生长发育的同等水准。相比各种配方奶粉,有哺乳期宝宝的父母们,可以自行选择尝试。
“糜粥自养”也是疾病过程中传统饮食的参考标准。在《伤寒论》中,桂枝汤服后要“啜热稀粥,覆被”,让患者微微出汗。因为一般的外感疾病,患者的消化功能普遍较弱,所以要禁止“生冷粘滑肉面”类的食物,减轻脾胃负担。与此同时,人需要“谷气”,从食物摄取营养,以增强正气,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所以,对外感病的饮食养护上,粥,尤其是稀粥,是此时两全其美的选择。
葱姜粥(又名“神仙粥”)
做法
糯米(白米也可)一把(约60克),生姜5片,连根须葱白七段(约30克),醋一小勺(5毫升)。
先煮米粥。
粥煮开后,放入葱姜。
小火煮10分钟盛出,加醋即可。
趁热吃,可以发汗。服后谨避风寒。(出处:清,朱彝尊《食宪鸿秘》)
最近,几位医生在群里讨论时分别探析了神仙粥的作用原理。
上周经常流鼻涕,比如出门换乘走路有点热就会流鼻涕,在家没事,平时不动也没事,正好义诊知道了这个神仙粥,推荐给患者的同时,自己也实践了。不过没有按规矩煮粥,有时候用来煮面,但是一周之后,因为工作必须出门,发现自己不流鼻涕了。个人经验,遇到那种怕冷容易流清涕、容易打喷嚏、咳嗽的,可以推荐连吃一周。
——郭欣欣医生
此粥材料放的顺序也很讲究,先放米,取其味,养胃气;后放葱姜,取其气,以发散。葱姜辛甘化阳,加醋酸甘化阴,另一个版本的桂枝汤。
——王凯强医生
还可以加点新鲜苏叶。
——郁晓兰医生
另外,咱们三和用的小黄姜味道比较好,超市买的老姜比较呛、辣,小黄姜比较香,内力深厚的感觉。
——郭欣欣医生
神仙粥确实有桂枝汤一般的功效。今年一月初,一位朋友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