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来,由于救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具有味甜,且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
后来唐肃宗刚继位不久,太后突然昏迷过去,牙关紧闭。文武百官一筹莫展。肃宗十分焦急,忽然想起黄芪有益气之功,便对御医说:“太后既然口禁不能服药,宜把黄芪煮汤,用汤气治疗,药入皮肤,可望治好。”御医赶忙煮黄芪汤数斛,置于太后榻下。顿时满室药味弥漫,不多时,太后苏醒,病慢慢好了。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
甘,温。归肺、脾经。
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及糖尿病等。
黄芪外敷的功效与作用
1、消肿止痛
消肿止痛是黄芪外敷时最重要的功效,平时人们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以及口疮等外科疾病,是可以把黄芪延成细末,加入适量生大黄直接外敷,再出现肿痛的部位,每天用药2~3次能让肿痛尽快消退。
2、加快溃疡愈合
黄芪外敷还能加快溃疡愈合,特别是人们出现皮肤溃疡和口腔溃疡时,直接外敷黄芪,就能让症状好转,另外糖尿病患者出现逐步溃烂时,把黄芪研成细末直接外敷在患处,也能让症状减轻。
黄芪外敷的功效与作用
3、美容养颜
黄芪外敷皮肤还能起到美容养颜的重要作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黄芪延成粉末加适量蜂蜜调成面膜,在每次洗脸以后,直接把调好的面膜外敷在皮肤上,20分钟以后取消,用清水把脸洗净,再涂抹适量的爽肤水,就能滋养细嫩肌肤,而且能淡化皮肤表面的色斑。
4、止痛止痒
止痛止痒也是黄芪外敷最重要的功效,它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能消灭人类皮肤表面的敏感菌和真菌,平时人类皮肤表面出现皮炎和皮肤感染时,把黄芪外敷在患处,就能让皮肤上的敏感菌和真菌失去活性,能让人类皮肤的痛痒症状减轻或者消失。
黄芪有哪些功效呢
1益气固表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2补气养血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3降血压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的最常见的用法,就是泡水喝。但你知道这样喝有什么好处吗?
黄芪泡水放多少?黄芪泡水一次5到10克左右即可,开水泡10到20分钟就可以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如果是煎服的话,用30克左右即可,如果同时加15克枸杞一起煎水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好。一杯黄芪水,功效竟如此强大1.强壮身体,改善身体疲乏黄芪泡水有增强体质的功效,科学家曾用实验证明:服用黄芪水的动物,明显比未服用黄芪水的动物身体更强壮、寿命也更长。
在中医方面认为,日常多喝黄芪水,精神可以变得更好,气短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能够有效的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2.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胃炎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强壮身体之外,还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有效预防身体心脏血液循环出现衰竭的情况。
如果是患有慢性胃炎,那么日常多喝一些黄芪水,能够有效减轻症状,以及降低尿液中血球蛋白的含量。
3.防治高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
国医大师邓铁涛大师认为:
a、黄芪不仅能降血压,还能升血压,这个区别就在于黄芪的用量:一般而言,黄芪轻用则升血压(≤15克),重用则降血压(≥30克)。
b、同时,内热高血压、肝阳上亢、胀满、舌苔红等这种阴虚发热的情况,用黄芪会适得其反,一定要注意!
4.缓解缺铁性心脏病如果患者患有缺铁性心脏病,那么每天取出50克的黄芪用水煎煮,然后将药液分为三次服用,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健康,还能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5.改善糖尿病浮肿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可以经常喝黄芪加葛根泡水,消除浮肿、改善气血,让人气色红润;如果有出现溃疡的情况,那么再加上赤芍、丹参,消炎解毒、化脓止痒,效果更好。
6.缓解骨质疏松症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可以试一下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很好的缓解患者的腰背疼痛。黄芪桂枝五物汤还可以有效地治疗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有肢体麻木疼痛症状的疾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10~15克、桂枝10~15克、白芍10~15克、生姜20~30克、大枣12枚,水煎服,每日3次。
7.防治慢性鼻炎将黄芪和白术、防风一起煎水服用,或者直接购买中成药玉屏风颗粒服用,能够有效地治疗虚汗、盗汗、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还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8.改善脾虚喝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防治和改善脾气虚证。常见的脾气虚证主要有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症状。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可以补中益气、祛湿化痰,让人精神饱满。
?黄芪当归补血汤
黄芪、当归按照5:1的比例,一起泡茶饮用,气血双补。
这是个很有名,而且很实用的方剂,古代名医东垣老人的当归补血汤,药仅二味,其中一味是黄芪,另一味是当归。
这两味药以5:1的比例组合,补气生血功效很强大,这对气血不足、气血两虚的人,绝对是非常适用的一个可以常喝的保健方剂。
黄芪的服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黄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黄芪泡水也是有讲究的,最好选择那些刚刚烧开的开水,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浸泡出黄芪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
不过,泡水也仅仅只能够浸泡出黄芪大约十分之四左右的药效,想要利益最大化,那么放入干净的锅中熬煮才是最好的选择。
具体方法:
1、将黄芪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煎煮,然后代茶水饮用,能够很好的提高体质。
2、将黄芪和枸杞子按照2:1的比例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非常适合一些气血虚的患者服用。
3、将黄芪放入锅中煎汤,然后用药液进行熬粥,这样制作成为的黄芪粥不仅味道好,同时滋补身体的作用也是非常大。
4、在炖肉的时候加入少量的黄芪,例如鸭肉、鸡肉以及猪肉等等,这样也能够增加滋补功效。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脾为后天之本,补气诸药之最”,深得人们的喜爱,多汗的三伏天尤其适合用黄气泡水喝。黄芪的其他吃法1.黄芪养生:喝黄芪山楂茶黄芪20克,山楂10克。用冷开水冲洗后,放入保温杯用沸水毫升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但以冲泡两次为最佳哦。黄芪与山楂一起泡茶可以加强益气活血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虚型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为避免空腹服用生山楂引起胃石症,应选择在饭后饮用。2.黄芪养生:喝黄芪枸杞茶黄芪具有补肾气、抗疲劳的作用,再加上枸杞,两者一起适量食用,对于体力不好、精神不集中、长期疲劳、睡眠不好的人群有一定的疗效。爱生吃枸杞的人要注意,直接生吃枸杞很容易过量,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在生吃的时候,可以减少枸杞的食用量,一般来说,每天食用30克左右的量就可以了。3.黄芪养生:用黄芪煮粥烧菜黄芪煮粥:煮粥黄芪15克,党参10克,粳米克,大枣30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粳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黄芪烧菜:烹饪若平时喜欢吃烧肉、烧鸭等,可以放适量黄芪,味道更独特,还可以起到滋补作用,效果非常不错。黄芪不上火的吃法其实,对于阴虚火旺的体质来说,是不适合喝黄芪水的,喝了之后可能会有上火的现象。但是一些气虚或者是阳虚的人,是可以喝的。黄芪有很多“绝配”,搭配一起喝,不仅效果翻倍,还能改善上火的问题。1.金银花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与黄芪搭配在一起,正好起到中和的作用,平时喝一些,不仅能为身体祛除寒气,还能促进身体的排毒,对身体健康有益。方法:黄芪15g、金银花10g,两者放入杯中,加入开水闷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2.麦冬麦冬滋阴润肺,可清心除烦,对于肺燥咳嗽、失眠、便秘人群,经常饮用有助于改善。方法:黄芪、麦冬各15g,放入杯中,加开水闷泡10分钟左右即可,可反复冲泡多次。3.栀子栀子性寒,正好和黄芪一起泡水喝,能中和喝黄芪水上火的问题,这样两者搭配,还能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肠胃蠕动,对于改善便秘也是有帮助的。泡水放4~5个即可,栀子偏苦寒,不建议长期过量服用,以免导致肠胃不适。注意:以上只做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与10种药材的巧妙搭配,不但可以治疗百病,还能做成药膳,下面一起来看看黄芪的10款神奇妙用。黄芪配丹参1、胸痹心悸: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会感觉胸闷,呼吸欠畅,喝上几次黄芪丹参汤可以很好的缓解此症状。2、抑制增生:黄芪丹参一起使用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3、抗击血栓:肥胖人群及老人,很容易出现血栓,多喝丹参水,能清除血管壁垃圾,畅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黄芪配山药1、降低血糖:山药药性温和,也是滋补的药材,能健脾益气,而且能辅助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日久造成的脾肾衰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2、补气止血:气血是使我们保持年轻以及滋养皮肤的根本,也是女性美容很重要的物质,能够使得我们的皮肤颜色红润,如果气血足的话,那容颜难老。3、溃疡愈合:不小心摔伤碰上,可以用黄芪泡水喝,不仅能快速缓解疼痛,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黄芪配金银花1、清热解毒: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还有解表祛湿的功能。2、慢性肾病:黄芪与金银花在治疗各类肾脏疾病中,可以说是一对绝配药对3、皮肤瘙痒:常喝金银花水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黄芪配白术1、补充能量:如果感觉身体气虚无力,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劲,这是“气虚”的表现,连喝两天黄芪白术汤,你会发现整个人非常有活力。2、抗氧化作用:白术能减少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去除能力。黄芪配益母草1、活血化瘀:广东的客家人,喜欢用新鲜的益母草煮汤,给生完孩子的女士喝,可以调理身体,活血祛瘀。2、防衰老:益母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效抗衰防老、抗疲劳及抑制癌细胞的增生。黄芪配桑叶1、生发护发:常用桑叶洗头发的女性们头发长的都普遍快,适量喝点黄芪水,黄芪中的胆碱有利于促进头发生长。男生也可以喝。2、治黄褐斑:取冬桑叶g,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置后备用。每日取15g,沸水浸泡当茶饮。黄芪配当归1、调经止痛:许多女性经期不正常,出现痛经及各种妇科疾病,用黄芪泡当归喝,不仅能消除妇科炎症,还能让经期正常,减少痛苦。2、动脉硬化:当归还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硬化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促进血液中红血球的生长,补血养血。黄芪配葛根1、扩张血管: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同时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故可用于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症。2、失眠健忘:现在很多朋友受到失眠健忘的困扰,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整天迷迷糊糊,用黄芪配葛根连喝几次,就能明显见效。3、美容丰胸:葛根粉为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可以促进乳房的发育,保持身体年轻活力,嫩滑肌肤。黄芪配枸杞黄芪配枸杞,养肝益气
1、有效抗衰老:枸杞中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硒及黄酮类等,这些物质均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2、提高睡眠质量:枸杞一年四季均适合食用,经常饮用可以改善身体体质,对于睡眠质量不佳、难以入睡等睡眠问题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提高记忆:枸杞子被称为“智慧果”,配上黄芪不仅能改善大脑记忆力,还能提高学习能力,适合学生及上班族常喝。材料
黄芪50克,枸杞,菊花各25克,红枣15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四味药材用清水洗净,同时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煮沸后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功效
养肝明目,益气生津,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预防感冒,适宜于春季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急性炎症或高血压患者不宜饮用。
黄芪配麻黄1、降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2、支气管炎:麻黄对对慢性气管炎、百日咳、慢性咽炎都会有不错的缓解和改善。3、外感风寒:季节交替时容易引发流感,喝黄芪麻黄汤,能有效预防各种流感病毒,老人孩子更要常喝。黄芪配茯苓,补气除湿材料茯苓,黄芪各30克,大米克。做法
1、将茯苓烘干,打成细粉,黄芪洗净,切片,大米淘洗干净。
2、将大米放入锅中,加水0毫升,放入黄芪片,将锅放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放入茯苓粉,煮沸5分钟即可。
3、每日一次,早餐食用。
功效
补气除湿,适宜于辅助治疗高血压症状。
黄芪配枳壳山楂,补脾升阳
枳壳
材料
黄芪,枳壳各15克,山楂9克。
做法
将黄芪、枳壳、山楂一起浸泡半小时后,煎取汁液,共取汁两次,两次药液合并。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功效
补脾升阳,行气导滞,用于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
黄芪配乳鸽,补气定喘
材料
灸黄芪45克,乳鸽1只,料酒,姜末,葱花,精盐各适量。
做法
先将灸黄芪洗净切片,乳鸽宰杀后洗净,和黄芪片放入炖盅里,加入调料,隔水小火煨炖1.5小时,喝汤吃肉。
功效
补气定喘,适宜于肺气不足型支气管哮喘患者食用。
黄芪配牛肉强筋壮骨材料
牛肉克,黄芪25克,番茄2个,西兰花,土豆各1个,食盐一小匙。
做法
1、将牛肉切成大块,用沸水汆烫;土豆、番茄洗净切块;西兰花切小朵,洗净;
2、将牛肉、番茄、西兰花、土豆、黄芪一起放入锅中,用大火煮开,转用小火续煮30分钟,加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此汤具有强筋健骨、增强体力、益气养阳、调理气血的功效,能够提供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增强人体免疫力。
三种人群不宜服用黄芪
1、月经期间的女性
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不能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2、怀孕期间的女性
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3、肺结核的患者
如果是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那么我们也是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的。含黄芪的中成药有哪些1、当归丸
当归丸里主要成分是g黄芪和g当归,这两味药合用的效果主要有活血补血,并且有补脾益肺的功效,贫血患者吃当归丸疗效非常好。
2、参芪片
参芪片主要由黄芪党参两位药主城,其有着补中益气的功效,调理脾胃治疗食欲不振、呕吐等,并且还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的作用,在临床上用来恢复化疗后遗症的药效非常好。
3、艾附暖宫丸
艾附暖宫丸是治疗痛经有着调经的功效,其中艾叶、香附暖宫散寒,配伍黄芪益气健脾,帮助气血运化,调理月经周期。
4、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的君药是黄芪、白术,这个药配伍很多健脾胃祛湿的其他药物,黄芪本身就有着健脾的功效,配伍其他药材,人参健脾丸可以健脾和中,治疗腹泻,呕吐,以及食欲不振。
5、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中黄芪为君药,配伍党参白术有补中益气的功效,这个药可以升阳举陷,对于脾胃虚弱的朋友可以选择服用,并且补中益气丸还能治疗内脏下垂,脱肛和子宫外露。
6、归脾丸
归脾丸的药物成分主要是黄芪、龙眼配合使用,黄芪和龙眼都有着补脾气的作用,归脾丸有着益气健脾并且养血安神的作用。归脾丸主要用在心、脾双虚导致的病变。
7、阿胶补血口服液
阿胶补血口服液有着很好的滋阴补血,补中益气的作用,女性食用有着调理气血美容养颜的功效,其中黄芪只用了75g是为了和阿胶配伍使用升阳补阴。
8、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的功效主要是补气养血,调经止带常用在因为气血两虚导致的月经延迟,月经不调,还能治疗月经量多,崩漏。
9、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主要是有黄芪、党参、熟地这三味药配伍,它们有着补益养血的功效,十全大补丸主要治疗气血两虚导致的疾病。像面色苍白,无力说话气短,走两步就气喘吁吁,月经推迟都是气血两虚导致的。
10、人参养荣丸
人参养荣丸主要有滋阴补脾益气的功效,主要治疗因为心脾不足导致的气血两虚的病症,症状一般为食欲不振,恶心想吐。现代应用中人参养荣丸还能治疗癌症和白血病。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含黄芪的中成药有哪些,这10种含黄芪的中成药都是有着补气养脾的作用,希望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正确的选择合适的药物。
别忘了告诉身边人,让好东西传递下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