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冰封,是冬眠蛰伏还是另辟蹊径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温州眼镜四月份出口同比下滑超4成,至5月底50%眼镜企业订单枯竭,外贸形势异常严峻,以外贸为主的温州眼镜行业在这初夏之际面临冰封。好在全球多国逐步解封,经济似在慢慢恢复。5月,部分眼镜企业订单开始有所回升,让人期待,却也很快要进入欧美传统的暑假,大部分买家即将放假,这又让人揪心。

疫情下,温州眼镜业靠外贸一条腿走路的弊端尽现。

随势冬眠,减损失、练内功,静待繁华复还?

还是趁机切入国内市场?做内贸订单?做品牌?抑或跨入终端市场?

或者在资产价格低估之时,收揽国际品牌、渠道,开展深度合作?

相信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定位。但未来行业的路该怎么走?也许,这一刻的停滞,是到了让我们好好思考的时间。

1温州眼镜四月份出口同比下滑超4成

欧美等温州眼镜主要出口市场因疫情经济停摆,致使温州眼镜行业生产出口受到很大冲击。除护目镜等防疫产品外,温州眼镜外贸出口急剧下滑。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温州眼镜外贸出口交货值19.27亿元,同比下降24.29%,4月份更是同比下降40.94%。

2《年1-5月温州眼镜行业形势调查报告》

为使企业充分了解行业形势,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温州市眼镜商会于日前开展了一次大规模行业形势调查,93家眼镜企业参与调查,主要内容如下。

1、1-4月份产值(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比例

参与调查的93家企业,今年1-4月份产值(出口交货人民币值)与去年同期比,零下降和10%以下各2家(各2%)、下降10%-30%的19家(21%)、下降30%以上70家(75%),几乎全部企业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且下降比例很高。

2、4月份以来接到订单货值同比下降比例

参与调查的93家企业,今年4月份以来接到订单货值与去年同比下降:20%以下9家(10%)、下降20%-50%的11家(12%)、下降50%-80%的26家(28%)、下降80%以上47家(50%),企业接单均不理想,且同比下降比例偏高。

3、截至目前企业手头订单货值还余多少?

参与调查的93家企业,截至目前手头订单货值剩余情况:零订单16家(17%)、万元以下42家(45%)、-万元20家(22%)、万元以上15家(16%),企业订单存量剩余均较少,维系艰难。

4、截至目前企业手头剩余订单预计能生产到几月份?

参与调查的93家企业,截至目前手头剩余订单预计能生产到:已无生产13家(14%)、5月底34家(36%)、6月底38家(41%)、7-8月8家(9%),调查显示,到5月底一半企业没有订单了,企业生产安排难以为继,急需新的外贸订单接入。

5、截至目前企业产能率与去年同期相比

参与调查的93家企业,截至目前与去年同比产能率10%以下10家(11%)、10%-30%的18家(19%)、30%-50%的34家(36%)、50%-80%的21家(23%)、80%以上10家(11%),企业产能情况相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温州眼镜企业外贸正历寒冬,若近期再无新单注入,行业似临冰封。订单断崖下滑,生产难以为继。行业踏空的产能向何处宣泄?制造、外贸之外,是否有路可寻?

3温州眼镜业靠外贸一条腿走路的弊端尽现

年全球金融危机曾让温州眼镜业遭受了一次外贸冲击。之后的十多年来,温州眼镜业精英们痛定思痛,聚焦主业,致力于温州制造眼镜档次、品质的提升和企业服务能力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温州眼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大量国际代工订单从广东涌向温州,温州成为了全球众多高端眼镜品牌商与主流连锁店的主要采购地。

这几年外贸订单的规模、结算信用将温州眼镜业主要的产能牢牢地吸在外贸订单上。虽然温州也有一批自主品牌或给国内市场代工的企业,但温州主要企业主流企业全都走上了外贸快车道。除瑞安马屿还有50%产能服务于国内市场外,温州市区有做国内市场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企业规模偏小。长期的外贸代工模式,使温州眼镜业外贸强大的同时,离国内眼镜市场却越来越远了。

长期的外贸代工模式,让温州只是停留在产业链加工端,并且让温州眼镜企业对国外眼镜订单显得过于依赖。此次国外疫情蔓延,欧美经济停摆,国外需求减少,温州眼镜业就立即随之陷入了外贸订单急速减少的窘境,关联反应可谓非常大且迅速。疫情影响是如此,贸易摩擦也是如此,所以国外一有风吹草动,温州眼镜企业家就感觉压力山大。

美国市场是温州眼镜外贸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但近两年出口形势都欠佳。年温州眼镜外贸出口冠军、东田进出口余晓平董事长认为,疫情重创了美国零售市场,保守估计要1年半至2年才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她建议眼镜企业要注重区域拓展,适时调整出口对象,挖掘新的蓝海市场。朗盛国际林绍豹董事长认为,如果依然固守传统欧美市场,仅靠外销一条腿走路,企业发展后劲将难以持续;如何进行布局,既能填补短期的部分产能,又能兼顾中长期的转型发展,开拓内需及其他市场已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而圣蓝工贸杨钰峰董事长也认为,疫情恐短时难以结束,或将会是温州眼镜出口的最高年份,即使疫情过后,国际客户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也会分散采购,同时温州眼镜企业与主要竞争的广东眼镜企业的成本比较优势已日渐削弱,产品性价比竞争力落差已很小。

温州眼镜产业急需在代工、外贸出口之外,寻求新的突破,有效弥补温州眼镜的短板。如何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这已成为当下温州眼镜面临的一个急切问题。

4国内市场商机众多,可否尝试稳外拓内?

1、国内市场巨大,代工外转内或是时机。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3亿中产阶层,国内市场商机无限。除电商兴起之外,传统的市场如中大型连锁店、快时尚及医疗视光系统,都在快速扩张。

除台湾宝岛之外,目前国内头部连锁店基本上还只有三五百家,与Fielmann、Specsavers、GrandVision等国际眼镜连锁店巨头比,自有品牌采购规模尚小,但随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有着与国际连锁店丰富合作经验的温州眼镜企业试水国内连锁店,或是时机。

除连锁店外,国内眼镜品牌企业经多年发展,已具相当规模,为国内品牌代工也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温州高尚眼镜、温州尚真光学等就是给国内高端眼镜品牌代工的典范,企业近期均显逆势增长。

2、产品特色创品牌,掌握市场主动权。

国内中高档的眼镜,无论代工贴牌还是自主品牌方式,温州都是最佳的生产基地。打造内销中高档眼镜的产业集群,实现内外销双轮驱动,将为温州下一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销市场虽然竞争也是激烈,但只要产品定位精准、品质优越、拥有高超的性价比,眼镜企业仍能赢得一席之地。温州昭亮眼镜依靠一款多焦点渐进老花镜在国内市场打开了销路,上半年在内贸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较好地弥补了外贸业务下滑带来的困扰。冠豪SECG眼镜,经多年耕耘,已占国内儿童眼镜市场鳌头,双轮驱动使其在市场上处于主动。温州眼镜长于制造,基于产品功能特色优点来创牌或可创出一片蓝海。

3、直面C端,电商微商直播等新模式皆可试水。

疫情期间,国内眼镜电商业务发展迅猛,有企业抓住防蓝光这个突出卖点,销售额增长一倍;太阳镜线上销售通过网红+直播+电商,卖得也比较好;国际巨头霞飞诺SAFILO第一季度销售下降12%,但线上销售却增长25%,占比由4%提升至6%,这得益于去年高价收购了2家电商公司。

眼镜工厂从生产直接切入市场,电商或是一条路子。而今年,微商、直播带货等新电商快速崛起,也给制造商提供了机会。温州盛裕眼镜就通过产品自己生产,微商城+直播+互联网进行销售,已取得初步成效。拓展M-C模式、发展电商销售,直接掌控终端市场,或是温州眼镜企业切入市场的捷径。

4、改变订单思路,拓展现货供应。

现货交易以“交期快”、“数量选择自由”、“易出爆款”等诸多便利因素,成为众多商家日益青睐的交易方式,过去在各大展会上咨询现货的客户也越来越多。温州睿盟光学、SUNNYDESIGN、森瑟光学、斯锐光学、喜爱普眼镜都因丰富的现货为业界所熟知。电商对需要符合市场的现货产品需求更旺,现货市场具有很大潜力。

5海外办厂,跨国合作,国际市场可否深触?

1、并购整合,与海外客户深化合作,共谋国际市场未来。

对外实施并购,整合有利资源,让全球要素为我所用,是温州眼镜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只有通过全球资源优化整合,加强国内外合作,未来温州眼镜才会更有希望。蓝道集团林加乾董事长提出,“过去我们一直停留在加工市场。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发现不能靠原来传统的外贸一条腿走路,我们必须要改变,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去做……我们还可以尝试跟海外的产业链进行合作或对其并购。中国是最重要的产业链,但产业链这一块不单在中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留下来的一些眼镜产业链资源也都是不错的。那我们能不能进行一些产业链的整合。我们不一定收购在国外很大的品牌,但可以并购某些区域的一些小品牌,或者我们可以与客户一起共同去做。眼镜行业要真正做大做强,产业链与品牌资源的整合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2、解决买家供应链风险之虞,降低生产成本,拓展海外生产基地。

长期以来,温州眼镜业一直在向前追赶广东,不断进取,奋力拼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可以明显看到近年来温州的生产成本有所提高,地域成本优势正在降低,这不能不引起温州眼镜企业重视。与国内比,东南亚国家则表现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便宜的低价优势,星辉、华明、亚东、拓开、雅俊、新溢等大型港资台资外资眼镜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均有所布局,国内眼镜企业也不乏通过东南亚进行转口贸易的单子。从另一个角度看,疫情及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势必造成国外客户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考虑,将订单从中国分散出去,这也是欧美高端眼镜品牌及连锁店可能会走的一步棋。那么利用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土地等优势,走出国门去建立新的生产基地,从“世界工厂”变身为“到世界开厂”,似已到了当前温州眼镜业精英们可以考虑的一个时间点。

未来已来,一切皆有可能。被动改革不如主动变革,温州眼镜行业要改变当前窘境,需要抛弃旧的思维,确立多方立体思维,需要重新进行新的定位和布局,最大程度提升自身全球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yy/8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