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泡生姜是一种养生的方法,醋泡生姜具有养胃、减肥、防脱发,防止慢性病,提升人体阳气的功效。
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离姜的习惯,在《论语·乡党》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说。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帮不撤。”在现存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里也有关于姜的记载:“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下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
生姜熬的汤还有一个别名叫“还魂汤”。在苏东坡的《杂证》中也曾记载,钱塘净慈寺的和尚,八十多岁,颜色如童子,问其故,“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民间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等说法。
客观功效
生姜是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等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生姜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醋泡生姜可除“老年斑”。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
生姜可防脱发、生发。用生姜浓缩萃取液或者直接用生姜涂抹头发,其中的姜辣素、姜烯油等成分,可以使头部皮肤血液循环正常化,促进头皮新陈代谢,活化毛囊组织,有效地防止脱发、白发,刺激新发生长,并可抑制头皮痒,强化发根。有人用生姜直接涂抹头部斑秃患处,连续几天,秃发处可生出新发。含有生姜成分的洗发水,有清洁头皮、祛除头屑、防治脱发等功效。特别在冬天,用来洗头并配合头皮按摩,感觉轻松暖和。
醋要用原生态发酵酿造醋(食醋因生产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原生态发酵酿造醋、发酵酿造醋,配制醋和勾兑醋。原生态发酵香醋是采用优质大米液态发酵,植物制曲,不添加盐、香精、色素、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发酵酿造醋(香醋、陈醋)是通过五谷杂粮酿造,但工艺过程中需添加食盐、制成成品需添加焦糖色素、香精和粘稠剂,长期保质还需添加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时间需要6至8个月发酵才能完成。配制醋是用部分发酵酿造醋与冰醋酸加香精色素勾兑而成。市面上大部分是配制醋,时间一天完成。勾兑醋就是直接用水加冰醋酸加香精色素搅拌而成,时间一天完成)。《本草纲目》中记载:“醋有数十种,只有陈酿2~3年的米醋方可入药,其它仅能食用,不可入药。米醋具有消痈肿、软坚散结、下气消食、杀鱼肉菜邪毒。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祛色斑、消除疲劳之功效”。由此可见,醋泡生姜要想有效果,还必需要用陈酿2年的米醋。
醋泡生姜的做法:
1.生姜洗净晾干水分;
2.把生姜切成薄片。最好使用鲜姜,鲜姜有非常好的药用功效,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姜片不用切得太厚,但一定要切得均匀;
3.醋要选用原生态发酵酿造醋。豫西一带用柿子醋泡姜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当地人虽生活条件很低,但是平均寿命较长。
4.把切好的姜放到瓶子里,随后把醋倒入瓶里,注意,这个瓶子一定要洗干净,瓶子里面不能有油,以免生姜变质;醋一定要没过姜片,不能让姜片露出来,随后把这瓶用醋泡的姜片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储存。一周以后就可以每天吃2~4片鲜姜,有非常好的降血脂、辅助治疗关节炎的作用。长期服用,到老了不受伤,而且还能益寿延年。
生姜的种类:
我国生姜栽培品种主要分为疏苗肉姜和密苗片姜两类,如以地名或根茎及姜芽的形状和色泽命名,有南姜、北姜之分。
嫩姜
又叫新姜、仔姜、子姜,是生姜还没成熟的个体,尖部发紫,又叫紫姜,皮薄肉嫩,水分多,纤维少,味淡薄,除做调料,还可加工成丝炒、凉拌、做姜糖,如淮扬菜拌干丝。
老姜
俗称姜母,即姜种,皮厚肉坚,味道辛辣,相比新姜,老姜的味道更浓香,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主要用在调味,一般用在火工菜中(如炖、焖、煨、烧、煮、扒等烹调方法),主要是取其味,而熟后要弃去姜,它附有姜芽(浇姜),可以作菜肴的配菜或酱腌,味道鲜美。
红爪姜
南方各地常用品种。因分枝节处呈浅紫红皮,外形肥大如爪而得名。又名大莲姜。株高70厘米左右,长势强,分枝数少,姜块皮色淡黄,肉质鲜黄,纤维少,辛味浓,品质佳;耐干旱,发病少,适应性强,产量高,单株重1.5~2千克。
黄爪姜
浙江省临乎一带农家品种。植株较矮,芽不带红色,姜块节间短而密,皮淡黄色,肉质微密,辛辣味浓。单株根茎重克左右。香辣,气味由淡转浓,肉质由松软变结实,水分小,香气比老姜还要重,是姜中上品。
安徽铜陵白姜
株高70~90厘米,生长势强,分枝多,一般15~20枝。嫩芽粗壮,深粉红色,根茎肥大,皮淡黄色,纤维少,肉质细嫩,香气浓郁,辛辣味浓,品质极佳。一般单株根茎重克左右。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属多功能食用产品。
竹根姜
四川省地方品种。株高一般在70厘米左右,叶色绿。根茎为不规则掌状,嫩姜表皮鳞芽紫红色,老姜表皮浅黄色,肉质细嫩,纤维少,品质佳。一般单株根茎重~克。
广东疏轮大肉姜
原产广州市郊,株高60~80厘米,生长势中等,分枝较疏,单层排列,姜块肥大,一般单株根茎重~克,皮、肉均呈淡黄色,纤维少,肉质嫩。
山东莱芜大姜
植株高大粗壮,生长势强,株高60~80厘米,叶片大而肥厚。每株可分株10~15枝,姜块肥大,黄皮黄肉,表皮光滑鲜亮,肉质细嫩,辛辣味较淡。一般单株根茎重克左右。
莱芜片姜
又名莱芜小姜,北纬36度山东省莱芜市独特地方品种,为山东省名特产蔬菜之一。一般株高80~90厘米,生长旺盛时可达1米以上。分枝性强,属于密苗型,通常每株具有15个分枝,生长旺盛的植株,可分生30个以上。根茎黄皮、黄肉,姜球数较多,排列紧密,节间短而密,姜球上部鳞片呈淡红色。根茎肉质细嫩,辣味较强,辛香味浓,纤维少,含水量低,品质优良,耐贮,耐运,丰产性好,一般单株根茎重克左右,重者可达克以上。
红芽姜
分布福建、湖南等省。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数多。根茎皮淡黄色,芽淡红色,根茎肉色蜡黄,纤维少,风味佳。单株根茎重可达克左右。
(相關資料部分來自網絡;分享是最好的學習,分享是快樂和美德,向原作者致敬!)
天熙掌櫃辑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好的東西總是值得過目不忘,若分享給也會喜歡的人就變得更加有意義。
歡迎點擊頁首“天熙生态农业”,或搜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