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怎么给孩子养阳用好这4个方法

第期║.06.2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三月,天地之气相交合,万物化生充实。孩子体内的气血阴阳,经过春天的调养充盈,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正是给孩子补养阳气的最好时机。

然而,令很多家长纠结的是,夏季天热,人们在清热解暑时,一定会吃一些偏凉爽口的食物,但从养生保健的原则上来讲,又要求夏季养阳,这是不是很矛盾呢?

实际上一点也不矛盾!是大家没有正确理解,孩子体内的阴阳,是如何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的。

图片源自网络

夏至,是自然界的阳气充盈到极点的时间点,阳极必阴,夏至过后,自然界的阴阳开始发生转化,阴气始生,阳气开始敛藏,之后,大致就到了“长夏”,是暑邪最旺盛、气候最潮湿的时期,最容易夹湿伤人。

此时,孩子体内的阳气,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也处于“盛”的状态,由于阳气浮越的性质,所以,大多数孩子在夏天都很活跃,一活跃必然会出很多汗,汗是人体的津液,汗出过多,自然会损耗津液。

虽然此时阳气还很充足,但由于整个夏季,孩子的阳气总是浮越在外,体内的阳气是相对不足的。如果这时吃了寒凉的食物,再加上暑邪夹湿侵袭人体,就更容易加重体内的寒湿,中伤脾胃,相对而言,虚于内的情况就会更明显。

所以说,夏天要养阳,尤其是夏至过后,在即将到来的三伏天,如何让浮越于肌表的阳气收敛起来,避免压迫住上升的阴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补养、充实孩子体内偏虚的阳气。

图片源自网络

夏季怎么给孩子补阳?

孩子的阳气浮越在外时,皮肤表面的腠理是很疏松的,孔窍开放,体内的经络气血流通快,是运用中医传统疗法来帮助孩子养阳最好的时机。

在外,可以通过艾灸、小儿推拿来帮助孩子提升阳气,在内可以通过食疗来补养阳气。

1、艾灸

《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意思是说,艾叶本身性温,艾灸直接取火的温热度下传,可加快气血运行,使温热之力更快达到经络脏腑,达到治病的效果。

对于小孩来说,可通过艾灸足三里、中脘、背俞穴,补养胃气,加强水谷之海的功能,使气血化生有源,起到保健的作用;平时虚寒比较明显的孩子,可以加灸关元、神阙温补元阳,加强孩子藏精蓄血的功能。

足三里

中脘

背俞穴

关元

神阙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温馨提示

三伏天即将到来,贴天灸对于有适应证的孩子来说,是更加有针对性的补养阳气的方法,值得推荐。

2、小儿推拿

夏天在孩子没有伤暑的情况下做推拿,能够给身体一个信号,帮助孩子调动浮越于体表的阳气,汇聚、贮藏周身的阳气,从而达到补阳的作用。具体可用以下手法:

?背部工字擦:横擦项背部、脊柱、腰骶部,共透热2-3遍。项背部透热可加强肌表固摄作用,防止阳气外扩,收敛阳气;脊柱透热以加强督脉聚集周身阳气的作用;横擦腰骶部肾俞、命门处,以温补元阳,培元固本。

?捏脊:白天做上捏脊为主,取其温阳的效果,同时可以在脾胃区(脾俞与胃俞之间的区域)做提法加强刺激,以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达到保健的作用。

?按揉五脏背俞穴:调整五脏功能,以达五脏阴阳平衡。

背部工字擦

捏脊

按揉五脏背俞穴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3、晒太阳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是说,夏天,人不要讨厌太阳。

现在人们回避太阳的方式有很多:整天待在室内吹空调,出去一趟,不仅要涂几层防晒霜,还要戴上太阳帽、太阳镜,再撑一把太阳伞,恨不能与太阳隔绝。

但是,大自然的规律,决定了夏季就应该热,应该晒,否则到了秋天,植物就结不出好果子。孩子也是一样,要长高长大,就需要充足的阳气,而阳气是不会平白无故自己长出来的,需要从外界摄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界阳气的补充。

所以,适当晒太阳,对孩子至关重要!但是,孩子晒太阳也有一定的技巧,尤其是夏天,应该多以晒背部为主。

夏季是太阳、阳明经为主导,背部督脉是阳气之海,太阳经是六经中最表浅的经脉,主人体的卫表,而足太阳膀胱经又恰好分布在背部,所以,晒背能让孩子直接摄取自然界的阳气,再以此补养自己的阳气。

晒太阳最好是在早晨8点前,太阳还不猛烈的时候,并且注意以孩子微微出汗久可以了,以防伤暑耗津。

4、食疗

夏季是一年中孩子脾胃最容易损伤的季节,最常见的就是吃寒凉的食物,以及暑湿中伤脾胃。

夏至过后,在防伤暑的同时,可适当吃味甘、酸的食物。甘味入脾土,脾气虚弱需要甘味来滋养;酸性主收敛,可帮助固摄汗液,收敛浮越的阳气。性味甘入脾的食物有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粳米等;防止伤暑,可以适量吃清凉解暑的食物,比如西瓜翠衣、绿豆汤等。

山药

白扁豆

薏苡仁

粳米

西瓜翠衣

绿豆汤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到了三伏天,给孩子吃点儿性温而不躁热的食物,能很好的补养阳气,比如生姜茶或生姜黄糖水,都是不错的选择。生姜性温而不燥,有温中散寒,和胃降逆的功效,归于肺、脾经,可以直接温养中焦的脾阳。

温馨提示

煮姜茶时,不需要削皮,只要把表面的泥土清洗干净切片直接用。生姜皮性质偏凉,能很好的中和生姜的温热性质,更适合夏天。

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依季节、天气变化来调理孩子,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城市生活,让我们很难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更替和节气的变化,反而更容易在不当的时间,用不当的喂养方法,伤了孩子的身体。聪明的家长,更应该懂得这一点。

夏季养阳正当时,切莫辜负了大自然的好意!

-出汗过多-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带孩子外出玩耍,孩子们一路总喜欢跑跑跳跳,嬉笑打闹,很少能够让你牵着手规规矩矩走路,没一会儿功夫,额头背上都是汗。

可以说,爱出汗是孩子的共性。然而,有些孩子的出汗过多很可能就不正常了,一起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宝宝问题:

男孩,4岁,平时就容易出汗,夏天更加明显,上幼儿园每次一动就出一身汗,后背出汗最多,一天下来要换3、4条汗巾。平时不容易感冒,但咳嗽一直不断尾,尤其是玩耍之后很容易引起干咳。孩子吃饭胃口还不错,睡觉还算安稳,大便较干,小便正常。

问:大家认为案例中的孩子是否正常,有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调理呢?

欢迎在文末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答案将在明日公布!讨论本话题且获点赞数最多的家长,可获得平台任意价值1套课程或邵教授面诊机会1次!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jiangpi.com/spyo/5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