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在医药上的用途甚广,但因炮制方法不同,功用差别悬殊。
生姜
姜的新鲜根茎,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喘咳、胀满、泄泻等。此外,生姜还能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各地所产之姜皆可通用。
干姜
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功效。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的治疗。
干姜温热之性仅亚于附子,但较附子常用,干姜性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咽痛、咽干、大便秘结等热性者也不宜。
炮姜
为黄土中炒过之干姜。黄土研成细面,放铁锅中,加温至黄土沸腾,把干姜放入,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而成,性味苦、辛、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功效。
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如用于脾胃虚寒之腹痛、腹泻、霍乱转筋的附子理中丸,治脾胃虚寒便血的艾叶丸。
炮姜辛散之性大减,以温中散寒止泻之功为长,故临床广为用之。
总结来说,生姜走而不守,温中而解表;干姜能走能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炮姜守而不走,温里弱于干姜,而专于温经止血。《良方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