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五加
北五加、羊奶藤、杠柳皮。
为萝摩科杠柳属杠柳的根皮。
落叶蔓性灌木,长可达2m,全株含白色乳汁。主根圆柱形,灰棕色。茎灰褐色,小枝通常对生,有细条纹和皮孔。叶对生,革质,有短柄;叶片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10cm,宽1-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聚伞花序腋生,着花一至数朵;花萼5深裂,裂片卵圆形;花冠淡紫红色,檐部5深裂,向外反卷,密生白绒毛;副花冠环状,10裂;雄蕊5,花药彼此粘边。蓇葖果双生,纺锤状长圆形,长7-12cm。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于平川沙质地或山坡林缘、沟岸河边等处。多见。
香五加材特性春季挖根。趁鲜敲打,除去木心,晒干。
根皮呈长圆筒状,少数呈槽状或碎片状,长6-16cm,直径1-2cm,厚2-3mm。外表皮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横长的皮孔,栓皮常成鳞片状剥离;内表面灰黄色或土棕色;质坚脆,断面略平坦。有浓郁的特异香气,久嗅令人头晕,味苦。
以条粗、皮厚、卷筒状、无本心、香气浓浊者为佳。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
香五加功效辛、苦,温。有毒。归肝、膀胱经。
祛风湿,强筋骨,止痛,利水消肿。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疼痛,痿软行迟,跌打肿痛,水肿,小便不利,痔疮。
煎汤3-6g;浸酒或入丸、散。
不可过量或久服,否则可致中毒,出现先震颤,麻痹、心悸,以致死亡。(其毒性反应与洋地黄类药物相似)。
香五加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疼痛,可单用本品,或与穿山龙、爬山虎等配伍。
2.用于筋骨痿软行迟,可与怀牛膝、木瓜、八月瓜配伍。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可单用本品;或与陈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配伍。
临床配伍1.跌打肿痛:香加皮10g,忍冬藤30g,鸡血藤30g,水煎,熏洗患处。(赵天全)
2.风湿性关节炎:香加皮10g,虎杖30g,海桐皮30g,海风藤30g,土牛膝30g,水煎,熏洗患处。(张志旭)
3.痔疮肿痛:香加皮30g,苦参30g,马兰30g,水煎,熏洗患处。(张志旭)
4.风湿痹痛,筋骨拘挛疼痛,香加皮10g,穿山龙15g,白鲜皮15g,泡酒服。(李德喜)
赞赏